1、学完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同学们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保障社会规则实现。
②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违法所得、驱逐出境)。
③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④我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2023年6月,周某在某公寓32楼楼顶天台向地面人群投掷砖头,砸中楼下行人娄某,致其死亡。经法院审理判决周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此案例启示我们( )
①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②刑罚是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③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④要认清犯罪危害, 自觉远离违法犯罪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图示法是厘清概念间关系的有效方法。下列概念关系可以用图表示的是( )
A.①法律②规则
B.①民事诉讼②行政诉讼
C.①罚金②主刑
D.①国家利益②国家主权
4、如果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
A.先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评估
B.要根据回报的大小来决定是否承担责任
C.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定是否要做
D.把它们视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予以承担
5、社会生活需要维护秩序,人们才能感受岁月静好,维护秩序靠( )
A.规则
B.道德
C.纪律
D.法律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下列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有( )
①社会大局稳定 ②文化利益
③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 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新时代好少年”李月空乐于助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配合驻村工作队向乡亲们宣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用稚嫩的肩膀为山乡扛起了一份责任。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
A.坚持集体主义,放弃个人利益
B.培养亲社会行为,勇担社会责任
C.消耗全部精力,投入公益活动
D.参加社会实践,收获个人名和利
8、2023年“齐鲁最美乡村振兴人”高中强,在担任山东省脱贫攻坚专家指导组成员和“第一书记”科技扶贫特派员期间,先后60多次赴帮扶村,指导上万个贫困户种植大棚蔬菜。他的行为是( )
①积极担责、乐于奉献的表现②传递社会正能量、舍小家为大家的表现
③只有精神回报、没有物质回报的表现④虚度青春、追求个人主义的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对下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①志愿者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②志愿者的行为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③每个人都是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我们要主动融入社会,承担起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和最终的途径是( )
A.向政府部门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B.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合法权益
C.通过公证和法律援助部门的调解
D.通过劳动部门的宣传和仲裁解决争议
11、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 )
①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②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④文化利益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下边表述与“亲社会行为”意思相一致的是( )
A.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B.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C.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
D.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13、“心中有家国,笔底有天下”“国兴我荣,国衰我耻”。我们要有家国情怀,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③只有否定个人利益才能维护国家利益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总是不能兼顾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有国才有家,国家好,大家才能好”。下列事件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A.土耳其连续地震,中国民间公益救援队及时救援
B.美国“拱火”俄乌冲突,使欧洲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C.苏丹局势突变后,我国强势撤离在苏丹的中国公民
D.为庆祝儿童节,“中非携手暖童心”活动在非洲多国举行
15、漫画《处处受限》警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
A.学会运用诚信智慧
B.完善个人惩戒机制
C.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D.树立诚信意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16、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某校设计了下图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有利于学生( )
道德与法治寒假作业清单 作业一:为家人制作一顿晚餐 作业二:到博物馆做志愿讲解员 作业三:调研社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建议 |
①获得他人接纳认可,收获物质回报
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③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塑造健康人格
④体验多彩社会生活,积极融入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下图漫画提醒我们青少年要( )
A.增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B.学会信息节食,防止沉迷网络
C.完善相关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D.认清网络弊端,拒绝使用网络
18、双十一期间,小符爸爸在网上购买的商品与实际到货的商品不符,但商家却拒绝退货,他为此气恼不已,家人纷纷出谋划策,以下建议合理的是( )
A.小符爷爷:“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次我们就自认倒霉吧。”
B.小符妈妈:“商家最注重用户的评价,找水军在评论里多刷差评。”
C.小符叔叔:“曝光商家的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对其实施网络暴力。”
D.小符:“可以先找平台介入处理,处理未果再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19、下面与“信任”有关的名言警句是( )
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②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当前,我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众多青年学生成为志愿者,走入社区打扫清洁卫生,走上街头协助维持交通秩序,走进福利院帮扶老弱病残……青年志愿者在服务社会中获得成长,展现了青春的风采和力量。这说明( )
①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爱
②主动服务社会,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④通过社会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融入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张鹏程是周口市太康县清集镇二郎庙小学校长。任教数年间,他履职尽责,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学校: 带领师生修缮楼顶、硬化操场,改善校园环境;为让学生吃得好,他三点起床买菜,用自己工资补贴学生餐费……短短三年,“80后”张校长的青丝就早早变为华发。有人问:这么难,为什么还要坚持?张校长回答道 “农村的孩子,总要有人来陪。”
张校长的事迹引发同学们对承担责任的思考,请你辨析以下观点:
请辨析观点。
22、请你辨析
运用所学知识辨析以上观点。
23、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必需品。自从有了网络,人们便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可以在各种网络空间、论坛上畅所欲言。
有人认为我们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24、(关爱与奉献)
关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关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1)关爱他人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门艺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
2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24日,浙江省宁波市十大诚信好人标兵评选揭晓。当选的“十大诚信好人标兵”都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从事生产活动坚持质量至上,从事经营活动坚持信守契约,从事服务工作坚持优质规范,在合作者和服务对象中享有高度信誉。
材料二:市民王先生准备出国,发现自己被列入“阻止出境”的黑名单。原来,王先生因偷税被税务部门列入黑名单,并受到国税、公安等多个部门的联合惩戒,“真是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王先生十分后悔。
(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讲诚信的重要性。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诚信的品质?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校园的建设,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某校正在开展“建设诚信校园”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列举一些与诚信有关的典故或名人名言。
(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诚实的人?
27、材料一:权利,是一个美好的字眼,令人向往,终身相随。每天早上,小刚都按时去上学,认真学习。他曾不幸患心脏病,治病的大部分费用,得到了国家的医疗报销。他有一个笔友,二人经常写信交流学习和思想。
材料二:某学校女生王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学生张某,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张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张某,给张某造成很大的痛苦。
“权利伴终身”社会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中,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小刚的哪些权利得到了正确行使?张某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两个方面即可)
(2)请你给材料二中的张某维权支招。
(3)人的一生,权利相随。青少年应怎样对待权力,成就美好未来?(两个方面即可)
28、为积极宣传“12·4”国家宪法日和贯彻实施法制宣传日活动,增强学生宪法意识,某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宪法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准备在学校升旗仪式上进行宪法宣讲,重点宣传宪法地位、作用,请你提前列出宣讲的提纲。
(2)为了保证宣传效果,同学们还可以采取哪些宣传方式。
(3)请你围绕“增强宪法意识”发出两条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