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一份职业,都有一份责任。教师教书育人、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由此推知( )
①公交司机无偿献血 ②医护人员救死扶伤
③交通警察严格执法 ④环卫工人拾金不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某校设计了下图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有利于学生( )
道德与法治寒假作业清单 作业一:为家人制作一顿晚餐 作业二:到博物馆做志愿讲解员 作业三:调研社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建议 |
①获得他人接纳认可,收获物质回报
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③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塑造健康人格
④体验多彩社会生活,积极融入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民至上”这一执政理念,这说明在我国( )
①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③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④个人利益要高于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北京某餐馆发出的一则通告在网络刷屏,温暖了无数人。套餐A带给人温暖,是因为餐馆经营者( )
《暗号:套餐A!》 |
出门在外遇到困难是难免的 本店免费提供晚餐,不求回报,只希望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他人。 提示:只要告诉店员要套餐A,找地方坐,吃完直接走就行。 |
A.能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B.关爱他人时,能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
C.承担国家责任,积极投身国家扶贫工作
D.努力践行了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雷锋在日记里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这说明( )
A.个人的衣食住行必须依赖集体
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D.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其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6、“书生意气,年少轻狂的我,如何变成钢铁锋芒?”时代的回答是:投身军营,把青春推上枪膛,用自己的汗水、智慧和付出,壮大中国力量。由此我们感悟到( )
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
③青年一代要和祖国、时代共同奋斗④参军最能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今年,3.76万名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小青荷”为远道而来的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志愿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风尚,打造了最美的中国名片。其“美”包括( )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②无私奉献,履行法定义务
③关爱他人,注重方法策略④文明有礼,弘扬中华美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近年来,行人、电动车闯红灯现象屡禁不绝,甚至还出现“中国式闯红灯”的怪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种现象,某市交警出新招,在多地安装了带有高清人脸识别功能的自动抓拍系统,一旦信号灯变红,系统马上进行自动抓拍。施行一段时间后,该市闯红灯现象逐渐减少。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
A.遵守规则全靠他律来实现
B.遵守规则需要敬畏规则
C.遵守规则全靠自觉来实现
D.特殊情况可以不遵守规则
9、下列四个案件的维权途径正确的是( )
①邻居收养流浪狗,每晚不停叫,影响大家休息——给法院打电话
②某商家沿街促销,围观群众占道导致交通阻塞——向城管部门举报
③赵某与贾某因占座发生矛盾,将贾某打成重伤——向公安局报警
④某培训机构未经高考状元同意将其照片作宣传——向检察院起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克雷尔特说:“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这启示我们要学会( )
A.发现闪光点,欣赏他人
B.学会合作,共同进步
C.与他人共处,积极向上
D.肯定所有,平等待人
11、金钱、地位、智力、体力、相貌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的平等。这要求我们做到( )
①平等待人②诚实守信③尊重他人④爱岗敬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2、漫画《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中的做法,有利于( )
①失信人受到刑罚处罚②引导人们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③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④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引发众多关注。其中,康师傅等企业老坛酸菜供应商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被点名曝光,称内销的老坛酸菜包里的酸菜是从外面收购来的“土坑酸菜”,引发全网热议。各大超市、电商平台纷纷下架相关产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②赚钱是商人的目的,追求效益理当先
③企业、商家的生产经营要白律,诚信至上是必须
④该企业的做法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违背了民法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从法律角度分析,“孝敬父母”的依据是( )
A.父母赋予子女生命,教育我们成人
B.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C.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D.我们要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15、关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风筝说,自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这说明( )
A.自由和规则毫无关系
B.规则是对自由的束缚
C.规则是对自由的保障
D.自由和规则相互冲突
16、小明的舅舅兴致勃勃的说着前一天晚上看过的电影。小明却不感兴趣。此时小明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
①耐心倾听舅舅的谈话 ②态度谦和,不冷落,不忽视舅舅
③给予舅舅应有的、适当的关注 ④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全国劳动模范李志强拼搏奉献勇担当,尽责守职做贡献,在工作中他努力钻研、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练就了过硬的技能,成为行业的能工巧匠。李志强的事迹说明服务和奉献社会要( )
A.善于学习,从关心时事做起
B.规范自己的言行,遵守社会公德
C.热爱劳动,爱岗敬业,追求卓越
D.从实际出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18、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志愿者用阳光、活力的面貌和专业、敬业的服务为本届盛会注入温暖与感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一代的风采。这告诉我们( )
A.文明有礼体现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B.文明有礼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C.文明有礼需要时时处处谦和忍让不计较
D.做文明有礼的人只需在学校生活中学习和思考
19、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1948年,当他有机会重返美国工作时,面对签证申请表上的“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一栏,他毫不犹豫地填上“否”,放弃了赴美机会。这启示我们( )
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
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③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我们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截至2023年12月5日,深圳已有注册志愿者381万人,意味着约每5个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如今,越来越多的深圳青少年也穿上了“红马甲”,无私奉献精神代代相传,让城市文明之花绽放最美“志愿红”。结合材料,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B.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各种关系
21、 在城市的道路上,我们经常发现有个别人在道路中间翻越护栏,这种行为不仅拉低了我们大都城的“颜值”,更是制造交通事故的“元凶”。除此,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道、电动车在道路上逆行等等,这些漠视规则的不文明行为,大家普遍比较反感。为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多部门,突出抓好文明城市创建重点,强化交通环境整治工作措施,开展声势浩大的全警联动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全面遏制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对此,有人认为:翻越栏杆让我方便,美好生活应该随我愿,规则与我有何关系呢?和谐有序的生活就是仅靠自觉。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2、近几年,短视频APP异常火爆。一时间,炫富、骂脏话、虐待动物、无底线的恶搞、宣扬早恋等段子比比皆是。接触这些短视频后,一些青少年乐此不疲,有的因模仿视频行为而发生危险情形。
阅读上述材料,围绕网络生活的相关问题,上面两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23、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作弊笔”。这种笔在纸上写字看上去没有痕迹,但按住笔帽一照,字迹就显示出来了。有些学生为了获得较多的考试分数就去买这种笔,在考试时用来作弊。
(1)八年级学生小林听说有个地方有作弊笔卖,就想去买一支。她的同桌小燕劝她不要去买,可小林说:“考试不作弊就会吃亏。”小林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2)你打算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24、材料:2017年1月23日,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辽宁省凤城市原市委书记王某某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对王某某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人民币90万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犯罪,犯罪的三大基本特征是什么?
(2)王某某受到的刑罚处罚中,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
25、(在社会中成长)
阅读下图漫画,回答问题:
(1)你知道开展志愿者活动属于什么行为吗?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26、2018年3月17日上午,10时38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0时54分,习近平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习近平主席成为第一位进行宪法宣誓的共和国领导人。某班同学就《人民领袖为全国人民“领誓”》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应问题。
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
(1)为什么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1条即可)
(2)国家主席面对宪法庄严宣誓,说明宪法具有怎样的地位?
(3)人民领袖为全国人民“领誓”,彰显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哪几类?(2个即可)
(5)号召着全国人民增强宪法意识,国家的举措是什么?(2个即可)
(6)作为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宪法?(1条即可)
27、材料一:近日,部分省市正式出台高考新政,在高考加分项目中,体育、奥赛等项大幅度缩减,“见义勇为”成为新增加分项,最高可加20分。这一格外抢眼的高考新政,不仅是对考生“见义勇为”行为的政策认可,也是对当下道德滑坡、正义淡漠现象的制度“挽救”,更是对考生一种最实惠的倡导和鼓励。
材料二:2014年11月28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条例》。条例规定:见义勇为行为人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死亡或者致残造成生活困难的,其子女在入公办幼儿园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优先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在农村寄宿学校就读的,纳入国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助范围;在报考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时,给予适当降分录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以上人员统筹纳入国家教育资助体系,优先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各级见义勇为专项资金应当对以上人员给予适当资助。鼓励公办高中阶段学校和省属及以下高等学校免收以上人员就读期间的学费。
(1)见义勇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谈谈你对高考中“见义勇为”加分的看法。
(3)你觉得“见义勇为”立法有哪些重要意义?
28、 材料:2018年5月20日,在第二十八个“全国助残日”这天,某中学八年级(9)班的师生及学生家长一行17人利用课余休息时间,带着从班里募集的文具、玩具、书籍等慰问品,来到一家特教康复学校,开展了主题为“爱心点滴,快乐传递,共建文明”的关爱残障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有的志愿者坐到孩子们中间,教他们读书、写字、折纸,帮助孩子们提高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有的志愿者用精美的彩纸和孩子们一起布置班级文化墙,让孩子们感受到墙壁文化、汉字文化的魅力。
(1)开展关爱残障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说说中学生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2)联系你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