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潜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这说明关爱他人要(     

    A.心怀善意

    B.尽己所能

    C.讲究策略

    D.排忧解难

  • 2、如果给下面三幅图片添加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助人为乐无小事,提高修养显魅力

    B.“行己有耻”知荣辱,爱护公物展风貌

    C.尊老爱幼美德传,法定义务需履行

    D.文明有礼树新风,关爱他人显真情

  • 3、有了网络,行车导航路线智能畅通;有了网络,淘宝购物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有了网络,休闲旅游攻略特色鲜明;有了网络,在线学习私人定制无忧无虑。总而言之,网络让我们的生活(     

    A.没有时空的限制

    B.可以超越现实

    C.丰富多彩,更加便利

    D.应接不暇,无所适从

  • 4、据统计,在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在学校时无心求学、纪律意识淡薄,其中一部分青少年由于好奇而坠入了毒品的深渊,一部分青少年由于沉溺于色情网站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说明(   

    ①在学校如果不遵守纪律、不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会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②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③青少年只要不犯大错,小错可以忽略不计

    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2023年10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发布,自2024年1月2日起正式对违反通告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依法予以处罚。以政府通告的形式促使人们遵守社会规则,这是(     

    A.惩治

    B.自律

    C.他律

    D.敬畏

  • 6、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改变以往儿童票以身高划分的规定,实行“双轨制”,即按年龄或身高标准进行售票。结合材料,请回答下列小题。

    【1】实行“双轨制”表明(     

    ①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能保障儿童的一切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新规的实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系秩序。下列有关规则和秩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7、11月29日,位于西安高新区的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监控拍下了感人的一幕,一位正在住院收费处排队的女士礼让孕妇,随后,其它排队群众纷纷依照排队次序礼让。小细节彰显大文明,为他们点赞!网友纷纷点赞的理由是(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礼让之人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

    ③文明有礼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④文明程度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 8、漫画《失信黑名单》启示我们(     

    ①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②诚信需要进究智慧

    ③失信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④要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2022年3月9日下午,随着从乌克兰最后一批集中撤离的中国留学生抵达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火车站,中国驻乌克兰大使范先荣宣布从乌克兰集中撤离中国同胞的任务至此圆满成功!对此你最想表达的是(       

    A.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B.我自豪,中国最强大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 10、合肥高铁南站曾发生女子扒门阻拦高铁发车事件。一女子以等老公为由,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造成高铁晚点。你作为乘客应该劝诫她(     )

    ①树立规则意识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品质

    ②这种行为扰乱了交通运营秩序

    ③损害了他人利益

    ④要增强权利意识,要依法维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下列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的是(     

    A.某摄影店未经允许将王某的照片摆放在橱窗做宣传

    B.张某伙同他人常年在路口碰瓷,敲诈勒索数百万元

    C.于某不听协警的劝阻,在十字路口多次闯红灯

    D.房主钱某起诉租房客杨某未按合同协议支付房租

  • 12、中学生小刚晚上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发现一个小偷正在翻窗入室,小刚灵机一动,大喊一声:“爸爸,你该去公安局上班了!”小偷闻声而逃。小刚的这一举动说明他(     

    A.凡事依赖别人,不能自主处理问题

    B.凭借智慧进行自救,既敢于又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胆小、怯懦,不能勇敢面对违法犯罪

    D.没有履行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义务

  • 13、小文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为社区的居民义务打扫卫生,帮助邻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小文这样做(     

    ①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②一定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③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④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尊重,是一种美德;它体现在你待人接物时的彬彬有礼;尊重,是一种精神,它体现在你面对苦难时的积极乐观;尊重,是一种生活态度,目光所及的万事万物都有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可见,尊重的“力量”表现在(       

    ①尊重即尊敬、重视

    ②受到尊重能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③尊重能减少摩擦,增进信任

    ④要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待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5、12月6日,2023年“一带一路”数字地球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埃及、俄罗斯等33个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10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某校师生聚集在一起,共同观看论坛盛况,这说明(     

    A.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B.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C.要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

    D.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 16、“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自己从事的不同职业,例如:张三,保安/滴滴车司机/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这说明这些青年人(     

    A.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相同的身份

    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C.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D.都是生活贫困潦倒的人

  • 17、台海局势因为岛内“台独”分子勾结美日等外部势力,持续展开挑衅行动而愈发紧张。为震慑台独分子,解放军空军出动多架次军机在台海周边空域展开巡航活动,海军军舰也执行了一次次联合战备警巡。对此材料的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旺

    ②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不值一提

    ④要坚持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相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责任是一个人分内之事,下列责任和来源对应一致的是(     

    ①小博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给“希望工程”——职业要求

    ②小安认真完成家庭作业——法律规定

    ③特警在街上认真巡逻——道德规范

    ④小高履行了对花花的承诺,帮其照顾小猫——对他人的承诺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19、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融入社会就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实践的看法,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同学甲:“参加社会实践是中学生服务社会的唯一途径。”

    B.同学乙:“我们现在学习任务重,没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来影响学习。”

    C.同学丙:“中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参加社会实践会有危险。”

    D.同学丁:“社会实践活动应因材施教,可以开展一些对中学生有益的活动。”

  • 2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④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在某大学,一个学生如果在食堂每月用餐60次以上,而消费总额在150元以下,这位学生就会引起校方的注意。校方在主动核实情况之后,无须学生申请,就会有每月160元或者100元的补助,自动进入这位学生的校园一卡通账户。据说,通过这种隐形资助的形式,这所大学3年间为3600多人次贫困学生发放补助款64万余元,以每人每餐消费3元计算,解决了很多贫困学子的吃饭问题。据此,有网友说,学校应该让全校师生了解情况后,进行公开捐款捐物,无需隐形资助

    请你运用“尊重”的相关知识对该网友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 22、关注公民权利培养责任意识。

    小冰是八年级二班的学生,性喜顽皮。一天午休时,小冰趁同桌小刚不在,恶作剧地将其私人信件拿出来公开展读,还用侮辱性绰号取笑同桌之后,还高声戏说当天的时政新闻人物,影响大家休息。小刚予以制止,他却说:“说话是我的自由和权利,你管得着吗?

    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从公民权利的角度评析小冰的言行。

  • 23、时政点评题

    20219月,福建省晋江市的尤某唆使林某使用手机“P图”软件将其核酸检测报告结论由“阴”性改为“阳”性,以此“吓唬”同事。随后,林某将“P”图上传微信群,在网络上传播,引起恐慌。晋江警方依法给予尤某、林某行政拘留10天和8天的处罚。针对上述案例,小豫说:“开个玩笑就被行政拘留,真是小题大做!”

    请运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方面的知识,对小豫的观点进行点评。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   教育官网《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栏目整理2018学年电影素材,向学生推荐。现有两个素材备选:

    素材1《红海行动》《信仰者》素材2《我不是药神》《无问西东》

    (1)假如你是栏目组组长,你决定选择哪一个素材?

    (2)观看完所选素材影片后,请以“国家利益至上”写一段主题影评。

  • 25、    我国是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文明旅游是“美丽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一些国人在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损害国家形象,要加强旅游礼仪文明宣传教育,让礼仪文明成为国人优雅的“名片”,让礼仪之邦的美誉得以传承。

    (1)请你列举两点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

    (2)讲究文明礼貌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什么重要意义?

    (3)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 26、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制定体现了国家法制的不断完善,表明我国正在朝着完善法制体系和提高法治能力的方向发展。是国家法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

    国家制定修改法律是为了让人民有法可依,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哪些法律手段来维权?

  • 27、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总则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并且先后三次于会后将草案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两次将草案印送至全国人大代表征求意见,还将草案印发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人大、法学教学科研机构征求意见。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民法总则。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结合民法总则和民法典的制定,说说我国是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 28、2017年3月22日上午8点半左右,濮阳县三实小学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故。事故造成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5人重伤。踩踏事件发生后,杨某通过微信群散布谣言称:三实小学,有谁家孩子在哪儿上学了没有,学校厕所歪了砸住孩子了,家长去看看吧“。

    该信息发布后,在互联网迅速传播,严重扰乱公共秩序。3月23日,濮阳县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决定对杨某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政拘留九日,并处罚款500元。

    (1)瑞瑞认为:杨某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不应受到处罚。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的理由。

    (2)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