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洛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有关违法行为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违法行为按照类别可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D.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2、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①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②沉迷网络直播,盲目充值打赏刷礼物

    ③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④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下列诗句中,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以下是小秦对于漫画的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5、2023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期间,澳门特区司法警察局举办“202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线上问答游戏”。这种通俗易懂的活动有助于(     

    ①持续推广国家安全教育工作②巩固社会大众的国家安全意识

    ③树牢社会大众的总体国家安全观④迅速推动澳门特区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2023年8月29日,哈尔滨市政协原党委书记姜国文因受贿1.039亿元,被判无期徒刑。对该案的认知正确的是(       

    ①案例中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所受到的处罚是刑罚处罚

    ②案例中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

    ③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④只要违法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要实现这一目标是因为(     

    ①当前我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②国际安全形势正处于不可控制的严峻局面

    ③符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

    ④我国要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8、道德与法治学科李老师坚持多年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时事新闻播报”,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下面是小国同学播报的内容:

    [新闻」某村通过电商平台、社交网络、在线旅游和外卖平台等渠道,将本地的特色商品、自然风光、文化旅游资源等及时发布出去,带动乡村旅游、餐饮及民宿等产业的发展。上述新闻反映的是(     

    A.网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

    C.网络改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

    D.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 9、近期,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这告诉我们(     

    A.有了自尊,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别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别人

    D.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 10、2022年1月1日至1月15日为非机动车遮阳强拆严管阶段,合肥市交通管理部门对路面发现非机动车安装遮阳篷的,一律强制拆除,视情依法查处。每个市民都必须遵守该规定,是因为(     

    ①遵守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②自由是有边界的

    ③对自己行为的不负责任必然受到行政处罚

    ④他律是保证社会规则得到遵守的唯一办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情境对话:以下为小霖生活中的某片段,他与奶奶的对话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     

    A.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B.学会运用诚信智慧

    C.许诺的事情要做到

    D.学会真诚待人做事

  • 12、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省委文明办、共青团陕西省委在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共同举办了“畅游三秦礼仪先行”2023陕西文明旅游季启动仪式,引导游客在出行中自觉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传播者。我省重视文明旅游是因为(     

    ①文明有礼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②文明有礼体现民族尊严、国家形象

    ③文明素质决定国家的综合国力④文明有礼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某中学为倡导同学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面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光盘侠”召集令,并发布校园光盘行动规则,其中第五、六条关于“曝光浪费行为的同学”和“对光盘侠进行奖励”的条文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如果我是值周生,会对同学网开一面,才不会去曝光他

    B.乙:不合理的规则就应该改进或者废除,我们可以提建议的

    C.丙:15元代金券的奖励太少,不足以激发我当“光盘侠”的兴趣

    D.丁:我虽不赞同曝光浪费食物同学的照片,但规则已发布就不能改

  • 14、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志愿者用阳光、活力的面貌和专业、敬业的服务为本届盛会注入温暖与感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一代的风采。这告诉我们(     

    A.文明有礼体现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B.文明有礼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C.文明有礼需要时时处处谦和忍让不计较

    D.做文明有礼的人只需在学校生活中学习和思考

  • 15、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下列选项中属于诉讼的是(     

    A.李强委托律师帮助打赢合同违约纠纷案

    B.李奶奶在公证人员的见证下写好了遗嘱

    C.王莉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重新走进课堂

    D.小峰请警察帮忙找回被偷的手机和书包

  • 16、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开展以下研学活动,该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中学生(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②制定社会规则③提升自身学习能力④学会欣赏他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

  • 17、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一员,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总是与我们的角色紧密相连。下列关于责任与角色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是完全不一样的

    B.一个人只有长大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C.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D.每个人在同一时期只承担一种社会责任

  • 18、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_____和_____中养成(     

    A.关注社会;帮助他人

    B.人际交往;社会实践

    C.社会实践;服务社会

    D.人际交往;服务社会

  • 19、文登公安局交警大队开展机动车不礼让行人整治行动。据执勤民警介绍,对于整治行动中发现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教育一起。该交警大队是在(     

    ①坚定维护规则    ②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③积极改进规则    ④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不需要自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 20、近年来,我国各地开展声势浩大的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活动,“一枝黄花”作为一种外来生物物种,在我国没有天敌,生长速度极快,其所达之处寸草不生,已对我国的植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被列入《中国外来物种清单》。国家此举是为了(     

    A.杜绝生物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

    B.保护我国政治安全

    C.保护我国生态安全

    D.构筑国家经济安全防线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北京警方2021年5月26日通报:微博用户袁某多次公开发表侮辱国家、侮辱英烈的言论,5月22日又发布诋毁袁隆平院士的言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袁某已被刑事拘留。

    围绕“言论自由”的话题,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辨析。

  • 22、辨析:作为未成年人,如何预防违法犯罪,如何应对不法侵害,大家展开讨论。

  • 23、关于自由,小刚说:“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小美说:“自由就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请你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角度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年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议程(2022年3月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预备会议通过)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国家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想一想,请列举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25、(亲近社会)

    桑植县某中学团委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许多青年团员和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社会作贡献,让很多人敬佩和感动。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

    (1)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2)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

    (3)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力所能及的亲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至少写出两例)

  • 26、小林同学学习成绩优秀,性格开朗,深受同学和老师喜爱。从去年家里为他买了一部手机后,一切都改变了。他上课时用手机玩游戏,在寝室时用手机上网聊天,有时还利用手机观看淫秽色情视频。小林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日渐减少。老师和父母做了许多工作,但他仍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请问:中学生应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 27、道德与法治课代表王刚,在同学中很有威信,下面是他在学习生活中的几组镜头:

    学习生活信息

    体现的道理

    你今后的打算

    镜头一:王刚学习成绩优异,但从不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笑话成绩落后的同学

    (1)道理:

    (2)打算:

    镜头二:回家路上,王刚发现几个社会青年持刀抢劫一低年级同学,他立刻拨打110报警

    (3)道理:

    (4)打算:

    镜头三:与同学交往时彬彬有礼

    (5)道理:

    (6)打算:

    “观其行,立己志,省吾身,悟其道”。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任务。

  • 28、   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改革开放4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使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实现了“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目前,中国正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1)大力扶贫有利于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

    (2)该权利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