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对这句话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①帮助别人必定能得到他人的回报
②帮助了别人,我们的人生就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③我受到了他人帮助以后才会想到帮助他人
④真诚地帮助了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如果我们为下侧图片命名,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 )
好朋友就是心里踏实的堡垒,温暖的依靠,大笑的陪伴,哭泣的相拥。
A.圆形的魅力
B.友谊的力量
C.人多的优势
D.成长的节拍
3、课堂上,老师为佐证观点引用了以下材料,“身为世范,为人师表”“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根据内容判断,这堂课的主题应该是( )
A.友谊常青
B.认识自己
C.师生情谊
D.享受学习
4、下列“微行为”对应“微点评”正确的有( )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父母下班回到家,主动递上一杯茶 | 尽孝在当下 |
② | 妈妈误解了自己,找个恰当时机耐心解释 | 沟通传递爱 |
③ | 周末时华华以读书和做作业为由,不愿做家务 | 学习点亮生命 |
④ | 晚饭后,明明和爸爸一起讨论近期国家大事 | 民主的现代家庭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网络在生活中,而非在网络中生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网络生活很丰富
B.网络沟通无极限
C.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网络
D.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要做网络的主人
6、《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数据显示,59.4%的青少年会在朋友圈晒自己、家人、朋友。下列网络“晒”行为合理的是( )
A.将有恶搞同学方式的公众号分享给好友
B.在朋友圈为邻居家的水果作宣传,夸大优点,掩盖缺点
C.通过网络公益众筹平台献爱心,帮助有困难的朋友
D.强制朋友转发点赞、投票信息
7、科学家钱七虎从小立志为祖国“铸盾”,倾心竭力60多载,参与诸多重大国防工程,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国防建设贡献重要力量。他还捐出奖金、津贴资助584位困难学生,为公益事业作出卓越贡献。这说明( )
①个体生命可以和民族的、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使命,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③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④与伟人相比,默默无闻的平凡中也能铸就伟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上课时,小闽因胃疼趴在桌子上,老师误以为他在打盹就批评了他。此时小闽应该( )
A.立即反驳,据理争辩
B.无动于衷,不屑一顾
C.课后委婉地向老师讲明实情
D.忍下委屈,暗自神伤
9、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的青少年因上网而减少了与父母的日常交往时间,28.8%的青少年因上网而减少了与亲戚、邻居等的日常交往时间。这启示我们( )
①网络对青少年有害无益,青少年应该远离网络
②青少年要正确合理使用网络,避免其负面影响
③青少年应积极参与实践,提高社会交往的能力
④网络交往日益深入往往会影响现实的人际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一所中学严查学生裸露脚踝,并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中公布《孩子,请放下你的裤腿儿》的短文。原来老师发现:虽是春寒料峭,不少“爱美”的同学却开启了露脚踝模式,更有甚者,在寒冬腊月也任由脚踝冻得通红。你认为该学校严查裸脚踝的目的是
A.督促学生珍惜生命健康
B.限制学生个性张扬
C.学校出风头引发关注
D.干涉学生个人生活,有管理越位之嫌
11、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回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时,曾动情地说:“我非常怀念那段岁月。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惦念着母校。”习近平如此怀念中学时代是因为( )
①中学时代是我们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我们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身心得到发展
③中学时代为我们提供发展自我的机会,新目标激发着我们的潜能
④中学时代必然会改变我们在父母心目中的形象,塑造一个新的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民法典规定,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从法律角度分析“孝”的依据是( )
A.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B.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尽孝在当下,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孝心
D.爱需要呵护,爱在交流沟通中加深
13、“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青春。所以,一定要慢慢走,慢慢欣赏,莫辜负。做一个心中有爱和美好的人。”这段话对于正处于中学阶段的我们的启示是( )
①中学阶段一定能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珍视当下,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努力
③中学生活充满了各种机会和可能,我们要尽情玩乐,好好享受
④要激发自身的潜能,重新塑造一个更好的“我”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4、“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快乐。”这句话主要说明( )
A.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B.友谊是一种最亲密的关系
C.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D.友谊是促进我们心理健康的唯一条件
15、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家长宣讲团发出倡议:营造爱眼氛围,增加户外活动,增正读写资势,关注视力状况。这告诉我们( )
①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就能预防近视 ②暑假可以放松身心,多参与网络生活
③要科学规范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④要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保持用眼健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要挺胸抬头去面对。”这句话是说( )
①人生难免有挫折 ②要勇敢地面对挫折,战胜挫折
③挫折会成为生活的灾难 ④要保持适度的学习压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下列对铃铛在交友中的“微行为”进行“微点评”正确的是( )
微行为 | 微点评 |
帮助朋友解决问题 | ①用心呵护友谊 |
经常夸赞朋友的优点 | ②建立友谊有方法 |
与好友共同竞选班长 | ③要正确对待竞争 |
网上朋友转化为现实明友 | ④朋友越多越好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图《家庭会议》体现了( )
A.我们要时刻陪伴父母
B.亲子之间不存在差异
C.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D.温馨家庭才会有亲情
19、由于年龄、学识、阅历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对此,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是( )
①小强:“我们应尊重老师的不同。”②小刚:“让老师改变教学风格。”
③大壮:“要接纳老师的不同。”④小明:“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全国优秀教师李镇西在担任高中班主任时,与学生共同制订了一份班级管理条例,其中有一条是针对自己的:错误批评学生罚扫教室一次。不久,李镇西因错误批评学生而违反了条例,当天放学后,他自己拿起工具在教室里打扫卫生,在学生中引起轰动。完成下面小题
【1】李镇西老师的做法主要体现了教师具有的良好品格是( )
A.为人师表
B.扎实学识
C.无私奉献
D.刻苦钻研
【2】李镇西老师的做法启发我们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 )
①主动关心、理解老师②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③背地里取笑老师的错误④与老师交流互动,分享自己的学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到了新的班级,我们可以采取些方式尽快地和同学认识,并结成好朋友,比如说
①主动作自我介绍
②主动了解和帮助同学
③只与有相同爱好的同学相互交流
④建议班集体开展些 小组互助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基础知识清单
(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____。
(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____,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____。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告诉我们学会学习,需要____。
(4)妈妈经常带小佳参观博物馆、诵读经典、练习书法,她告诉小佳:每个人活着除了要爱护身体,还需要____。
(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正青春,成长正当时。我们的身体正在发育,思想逐步成熟,能力不断提高,这一切都见证着青春的成长。在“畅想青春成长”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围绕中心词GROWTH(中文译文为“成长”),进行了富有创意的字母解读。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仿照示例,从剩余的五个字母中任选两个进行创意解读。
(1)我选择的第一个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创意解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选择的第二个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创意解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______、更_______;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_______;学习,改变了______和行为,提升我们的______和______;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______和______;等等。
25、学习兴趣与个人的 密切相关,一个有 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
26、请将左边的题目序号和右边正确答案对应的字母相连
(1)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A、心灵的港湾
(2)彼此尊重 B、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3)家 C、“孝”
(4)孝亲敬长 D、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5)亲情之爱 E、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7、爱心是营造良好班风的情感基础。( )
28、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聆听了这首歌曲后,同学们展开了热议。请对下面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甲:传授文明讲知识,人人都是好老师。
乙:教学风格有差异,尊重接纳助学习。
29、2021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移动互联网大放异彩。它在服务大众生活的同时,也在助力防控疫情。但不收现金、不会使用健康码就无法乘坐公交车的尴尬场景也时有发生。无法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老年人,不仅面临着诸多不便,而且“数字鸿沟”还把部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与中青年群体隔绝开。某班同学针对“面对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评析。
30、辨析题
甲:孝敬父母需行动,家务劳动积极干。
乙:家务劳动别操心,搞好学习是关键。
31、金秋九月,小岩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有了自己的一个新名字一一中学生!
(揣梦起航)
七年级学生小岩在看了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成功的新闻报道后,很是自豪和激动,对两位航天员无比崇敬,心里播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一一长大后,我也要当航天员。
(1)结合小岩的事例,说说少年的梦想有何特点?
(2)要实现这个梦想,小岩应该怎么做?
32、 从放牛娃到中科院院+,2017年11月28日,龚新高荣登新院十榜单。小时候,他每天上学回来都要先忙完农活,然后点煤油灯写作业;高中阶段,当时的读书,不仅仅是读书,还要开展劳动,他总是积极面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各科知识,还和老师一起研究物理、数学问题。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寄语家乡学子:努力学习,知识改变命运。
龚新高的经历和寄语给我们哪些启示?
33、有人说,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有人说,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有人说,中学生依然是懵懂的孩子;我们说,中学生正在长大成人。我们的中学生活会怎样度过?是平淡无奇,抑或是精彩纷呈?我们跃跃欲试。中学,我们来了!
(1)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什么样的新天地?
(2)中学时代馈赠我们哪些礼物?
(3)如何适应新的中学生活?
34、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身上的种种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站在青春的起点,直面矛盾心理,树立自信,进行青春的探索,是我们为之振臂的渴望。
(1)为什么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2)如何直面矛盾心理,请你提出建议。
35、【正确对待.做更好的我】
小李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的班会令我又忧又喜。首先,由于我不认真做早操,造成班级被扣分,班主任点名批评了我,我顿时变得满面通红;接着班主任总结时,表扬了部分学习进步的同学,我也名列其中,我顿时转忧为喜;还有就是同桌赞扬我乐于助人,送我一张书签,谢谢我帮他检查笔记。如果满分10分的话,今天我给自己打7分,明天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1)小李同学该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班主任的表扬和批评呢?
(2)为了让小李做更好的自己,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