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高雄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 2、如图所示的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上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3、“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这条“路子”是指 (  )

    A.走向世界舞台,中国重返联合国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

    C.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科技和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D.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 4、以回归年为基本单位,是一部纯粹的阳历。它将全年分设为12个月,每年设365日,每四年一闰,闰年366日。该历法的制定者为(  

    A.屋大维

    B.凯撒

    C.汉尼拔

    D.苏格拉底

  • 5、七七事变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其中“武汉会战”的作用是(       

    A.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C.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D.提高了八路军和共产党的威望

  • 6、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写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对此,唐德刚在《袁氏当国》中评价:“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为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以下最能体现“它是政治史上的里程碑和分水岭”的是(   )

    A.辛亥革命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完成了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

  • 7、下列是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袁世凯复辟帝制②二次革命③护国战争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②③①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 8、19世纪70年代,中国东南边疆受到列强的严重威胁,在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倡议下所采取的措施是

    A.兴办新式学校

    B.创立民用工业

    C.设立翻译馆

    D.筹建海军

  • 9、我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B.1992年,中共十四大

    C.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 10、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德国   C. 美国   D. 英国

  • 11、西藏自治区名字的由来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有关(  )

    A.民族平等

    B.民族互助

    C.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

  • 12、同学们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中日甲午战争之威海战役》《唐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义和团》等,同学们探究的主题是

    A.近代中国求民主的历程

    B.近代中国反侵略的历程

    C.近代中国求发展的历程

    D.近代中国反封建的历程

  • 13、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中国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统治的……无史时代已经结束,中国人民已由过去被压迫被剥削的奴役地位,一跃而成为现在管理国家政权的主人翁。材料中的“伟大事件”是指(  )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日战争的胜利

  • 1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A.《资本论》的出版

    B.《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反杜林论》的出版

  • 15、义和团运动的伟大功绩是

    A.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B.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C.把中国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

    D.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 16、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17、如图是古田会议旧址,和这次会议有关的内容是(     

    A.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B.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

    C.会议上决定创建革命根据地

    D.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18、拉开戊戌变法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签订 B.公车上书

    C.《中外纪闻》创刊 D.强学会独立

  • 19、1938年,著名戏剧家田汉在中国军队取得一次战役的重大胜利后,写下了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保卫华中,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这次战役应是

    A.卢沟桥保卫战

    B.淞沪抗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 20、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主要的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就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D.《马关条约》使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看图回答问题

    下图历史人物是______

  • 22、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 23、______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 24、《新青年》的创办者是________

  • 25、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_____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

  • 26、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

     

     

     

     

    名称

    时间

    指挥

    作战部队

    歼敌

    结果

    意义

    辽沈战役

    先打___________

     

    1948年9月-11月

    林彪、

    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47万余人

    解放东北全境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

    ___________为中心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

    粟裕、

    谭震林

    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

    55万余人

    歼敌人数最多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平津战役

    北平和平解放功臣___________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林彪、

    聂荣臻、

    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52万余人

    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 27、到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 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_____政策,这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28、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________举行。会议再一次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 29、北伐和西征:北伐军全军覆没。____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 30、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到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的转变。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在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1)洋务派为挽救清政府江河日下的统治,提出了什么口号?

    (2)甲午战后,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拉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戊戌变法又被称为什么?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哪个?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 3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让我们回顾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起步篇】

    (1)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家的民主法治法治建设还没有健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让我国有了法治。这次会议通过了什么文件?起到了什么作用?

    (2)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是什么?该宪法的性质如何?

    【挫折篇】

    (3)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和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在什么时期?它给我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感悟篇】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

  • 33、“一国两制”具体内涵。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遭受侵略的历史,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材料一第二条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第三条因大荚商船远路涉洋,……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材料二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材料三殖民大国的军队开入北京,其中也发生了一些针对平民的野蛮报复行动,之后他们分区占领了北京城,然后继续与分散在中国北部的义和团作战。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1901年9月7日所谓《辛丑条约》签订。

    ——《中国近代史纲要》

    材料四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五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英国人赫德评价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出自哪一条约?材料二的条约中哪一内容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840—1901年两次派军队侵入北京的殖民大国。《辛丑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四中“这场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根据材料五概述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