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辽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的是

    A.陈独秀

    B.胡适

    C.蔡元培

    D.鲁迅

  • 2、2018年4月,中朝双方在朝鲜平壤市江东郡隆重举行江东志愿军烈士陵园修缮工程开工仪式,告慰安葬在朝鲜的十余万志愿军烈士忠魂。小明的爷爷观看了相关新闻,内心十分激动,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一首歌,据你推断,这首歌应是(  )

    A.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B.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C.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D.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 3、回顾中国近代史,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多少万平方公里?( )

    A. 60   B. 150   C. 44   D. 40

  • 4、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以后

    C.一战期间

    D.抗战胜利以后

     

  • 5、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两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分别是(       

    A.新中国成立   土地改革

    B.新中国成立   一五计划完成

    C.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D.解放战争     西藏和平解放

  • 6、进入新世纪以来,下列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不包括

    A.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B. “神舟”飞天

    C. “嫦娥”奔月

    D. “辽宁”号航空母舰交付使用

  • 7、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8、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共和,蔡锷等人发动了( )

    A.西安事变 B.二次革命 C.百日维新 D.护国战争

  • 9、“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下列哪一项改革凸显了这一现象(    

    A. 商鞅改革   B. 张骞出使西域

    C. 昭君出塞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 10、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你认为1950年,各种媒体中出现频率高的词汇有( )

    A.土地、农民、绿色食品

    B.志愿军、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

    C.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国歌

    D.西藏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

  • 1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共多少平方千米

    A. 140多万

    B. 150多万

    C. 160多万

    D. 170多万

  • 12、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批判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B.开始的时间是1915年

    C.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以北京大学和《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 13、老照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以下照片共同体现的是(       

    A.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全面反攻

    B.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C.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14、会议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15、“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A.原因

    B.性质

    C.内容

    D.影响

  • 16、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革命圣地的是 ( )

    A. 井冈山

    B. 瑞金

    C. 延安

    D. 北京

     

  • 17、我国对资本主义国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

    A.赎买政策

    B.合并政策

    C.没收政策

    D.公私合营

  • 18、下面漫画创作于“大跃进”时期,它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梦想”。这一“梦想”落空的主要原因是

    A.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B.民主法制建设欠缺

    C.自然环境恶劣

    D.缺乏建设经验

  • 19、水均益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19世纪90年代,使中日“距离遥远”的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二十一条”的签订

  • 20、下列对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联俄、联共、依靠农工   B. 联俄、反共、扶助农工

    C.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 联俄、反共、依靠农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_________________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_________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瓜分中国狂潮。

  • 22、1935年北平学生发起______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______,引起国共摩擦。

  • 23、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 2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________年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1984年,开始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 25、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____________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 26、_______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革命军在_______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27、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______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 2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 29、____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30、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

    (2)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___________。

    (3)1492年,___________(国别)航海家哥伦布,从____________ (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他认为到达的地方是____________,所以称当地居民为_________。

    (4)1497年,____________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2)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主题的会议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 3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谁提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 33、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之一。请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哪次会议上?按照会议的部署他领导了哪次武装起义?

    (2)写出在长征期间,展现毛泽东卓越军事指挥才能的、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抗日战争期间面对“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他写了哪一文章进行驳斥?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3)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参加的国共谈判是什么?在解放战争初期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式,他又提出了哪一著名的论断?

    (4)你从毛泽东的身上能体会到什么伟大精神?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材料一   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   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行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材料三   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材料反映的史实分别发生在哪一重大事件期间?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上史实在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分别是什么?

    (3)据以上材料,归纳民主革命时期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