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说:“在当时世界上还到处是皇帝、沙皇、素丹和国王的时候,古老的中华帝国在短短几周之内成为欧亚大陆上继法国之后的第二个共和国。”这评论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下图“救国捐款券”发行于
A.1912年 B.1920年 C.1932年 D.1931年
3、“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畅聊中“那个元旦”指的是
A. 1918年
B. 1928年
C. 1912年
D. 1930年
4、《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其作者是
A.鲁迅
B.巴金
C.茅盾
D.曹禺
5、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6、19世纪末,张謇提出并积极倡导“实业救国”,结果却行不通。“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制度的阻碍
B. 科学技术的落后
C. 经营管理不善
D.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
7、(题文)“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南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中美关系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中美两国“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始于( )
A.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B.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C.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
9、下列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宋案”—二次革命
B.甲午战争的失败—戊戌变法
C.袁世凯死亡—北洋军阀分裂
D.黄花岗起义失败—护国战争
10、近代以来,报纸、杂志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新型途径,被誉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的报纸是( )
A. 《时务报》 B. 《大公报》
C. 《申报》 D. 《民报》
11、“我国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时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个时期时指
A.“一五”计划期间
B.三大改造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2、《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用一个词概括这一时期的局面是( )
A.君主专制
B.军阀割据
C.农民起义
D.列强争霸
13、1945年8月,某消息传到重庆,时人的记录是:“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该消息是指
A.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B.中国出席联合国的成立大会
C.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胜利
D.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获得胜利
14、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这主要应该归功于( )
A.过渡时期总路线
B.“一五”计划的开展
C.中共八大的指导
D.恢复国民经济的努力
15、有材料统计,从1914—1918年,中国农户减少了1500多万户,耕地减少了2600万亩,荒地增加了4900多万亩;1914—1919年,全国陆军人数增加了92万多人,军费年年大增。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B.辛亥革命的发生
C.袁世凯独裁统治
D.军阀割据混战的出现
16、宋庆龄曾感叹:“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人民”。这表明
A.新生政权得到民众的支持
B.人民社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C.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新中国已获得世界各国认可
17、这个制度既保证了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同时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满足各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该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18、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001年12月中国加入(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卫生组织
19、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于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20、“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1、填空题
(1)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了北京西郊的著名皇家园林——______。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洪仁玕写成的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22、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出现了佛教,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康有为等人发起_______________轰动全国,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人士严复等主持的《_______________》,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24、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_______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_______胜利会师。
25、张学良、杨虎城在( )(城市)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 )(城市),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2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最先践行的是安徽凤阳___________。
27、(1)1949年(_____)月(_____)日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
(2)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年开始执行;到1956年底(_____)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_____)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4)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_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_)经济体制。
(5)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_____)推进;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8、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事件______
29、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0、填空题:
(1)_______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________的完成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1年,________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及附近岛屿外,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自治制度。
(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 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邓
小平的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1、观察如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填到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开始的地点
B、20世纪90年代设置的扩大开放的地点
C、对外开放的代表和窗口城市
32、新华网北京2015年10月9日电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4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
(1)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叫什么?
(2)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
(3)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在哪里?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
(4)辛亥革命在思想上的影响是什么?
(5)如果两岸共同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你认为有什么重大意义?
33、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百日维新”失败后保留下来的教育成果是什么?
(2)科举制产生于我国的哪一朝代?何时被废除?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 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15万匹。
——《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1)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奏请开办的是什么类型的工业?请列举一例此类企业。
(3)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积极作用?
(4)由材料四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