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银川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近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1980年以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以上两种投资设厂的本质区别在于

    ①前者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

    ②前者发生在封建社会时期,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

    ③前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原则

    ④前者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后者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2、谜面:欢呼雀跃迎解放(打一个油田名称)。谜底是

    A.渤海

    B.大庆

    C.大港

    D.华北

  • 3、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他是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康广仁

  • 4、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着力推行三大改造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D.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5、大破洋枪队取得青埔大捷的太平军将领是

    A.石达开 B. 陈玉成   C.李秀成 D.冯云山

  • 6、下图是1958年8月13 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新闻。它反映了当时

    A.粮食产量喜获丰收

    B.农业合作化的成效显著

    C.农业掀起“大跃进”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 7、1978年12月26日,新中国第一批52名访问学者赴美留学进修,随后,赴英、日、德、法等西方国家的留学生陆续踏上求学征程,掀起了新中国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热潮。与材料现象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求同存异”的提出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联合公报》的签署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8、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归纳知识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敏敏同学在总结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找到了以下历史线索,其中各项历史事件之间搭配正确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C.火烧圆明园→维新变法→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工业革命→洋务运动

  • 9、翻开新中国的外交史,我们看到的第一位外交部长是

    A. 陈毅

    B. 朱德

    C. 周恩来

    D. 彭德怀

  • 10、下图是画家孔维克创作的《公车上书》,此画被列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由孔维克耗时3年完成。领导“公车上书”这一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康有为、梁启超

    B.康有为、李鸿章

    C.梁启超、左宗棠

    D.左宗棠、李鸿章

  • 11、1927年,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兵民是胜利之本”

  • 12、鲁迅的作品中深刻剖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的是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藤野先生》 D.《雷雨》

  • 1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火烧圆明园 ②赔偿白银4亿5000万两 ③割让香港岛 ④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 14、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有人曾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诗句来评价它。对“柳成荫”的理解是

    A.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 15、“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段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称赞的是

    A.王淦昌

    B.钱学森

    C.钱伟长

    D.钱三强

  • 16、“公民加迪通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中的一名,这次他审判的对象是苏格拉底。加迪虽然目不识丁,但仍然决定举手判定有罪,结果表决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这一历史情景可能会出现在( )

    A.古巴比伦

    B.古希腊的雅典

    C.罗马帝国

    D.东罗马帝国

  • 17、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为对抗法西斯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组建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的事件是(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联合国的建立

    D.开罗会议的召开

  • 18、“80年前……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儿童遭到野蛮的蹂躏、屠杀,南京满城残垣断壁。”俞正声的这一段话,描述的事件是

    A.旅顺大屠杀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平津战役

  • 19、从1953年4月开始,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了人口普查、选民登记等工作。在此基础上,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普选展开了。这次普选选举的是(     

    A.党员代表

    B.政协委员

    C.国家主席

    D.人大代表

  • 20、现身变法,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   )

    A. 宋教仁

    B. 黄鑫

    C. 谭嗣同

    D. 蔡锷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__________________

     

  • 22、《马关条约》中规定:割辽东半岛、_________全岛及所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23、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 ______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64年夏,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 ______农民运动失败。

  • 24、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根据地;后来全国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______根据地面积最大。

  • 25、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化解了矛盾,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26、政治、经济和 国防建设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1)大包干,春潮涌,走向希望的田野,在 、四川感受农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1966年组建的   部队,是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3)2001年,我国加入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 27、废除农奴制:背景(原因):_________严重制约俄国经济发展。 领导人: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

  •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29、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______》、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______》,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______》、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2)出版机构: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此外,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______,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 30、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 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______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小亮在研究性学习时,发现当年《红卫兵之哥》歌词:“我们红卫兵,革命战旗红……文化大革命,神州风雷动。毛主席挥手我前进,霹雳震长空。打倒刘少奇,砸烂封资修!”你认为歌词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 3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简述这次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 33、简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是当时中国主要的政治力量,他们之间的合作与斗争贯穿于当时整个历史时期。请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兄弟齐心)

    材料一: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一….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材料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1)国共第一次合作除了建立黄埔军校外,还取得了革命的什么重大成果?

    (2)抗日战争时期,国共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同室操戈)

    材料一: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材料二: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俚是,蒋介石的既定内战政策,使中国战火再燃.  

    (3)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标志是什么?

    (4)蒋介石在哪一年发动全面内战? 1948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哪三大战役同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

    (5)从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影响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