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历史人物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科技战线的前沿人物
B.石油战线的时代标兵
C.建设社会主义的楷模
D.乐于助人的人民战士
2、《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该歌词中的“当家作主站起来”强调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B.《共同纲领》颁布的历史意义
C.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3、下面是某班收集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个资料。他们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江苏淮安贫农分到了土地 | 签订和平解放西藏问题协议 | 中国人民志愿军誓师大会 |
A.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4、如下表为某同学访谈爷爷后的记录,根据访谈记录可以判断爷爷亲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
时间 | 爷爷的经历 |
1949. 10.1 | 参加天安门庆典活动 |
1952 | 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参战 |
1958 | 复员回乡务农 |
1984 | 和家人承包土地种植苹果 |
A.①新中国成立②三大改造③土地改革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B.①新中国成立②抗美援朝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①政协会议召开②抗美援朝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D.①政协会议召开②三大改造③土地改革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南京大屠杀惨案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旅顺大屠杀惨案
6、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 “由工业革命产生的力量推动了英国向海外扩张,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这股潮流。中英矛盾是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通过以上材料可以了解鸦片战争
A.爆发的历史背景
B.过程中的重要战役
C.过程中广大人民的抗争
D.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7、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为“开拓万里波涛”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舰队相遇黄海并发生激战,此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A.林则徐
B.左宝贵
C.邓世昌
D.聂士成
8、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对全国的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
A. 黄埔军校建立 B. 国民党一大召开
C. 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 D. 张学良改易旗帜
9、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余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 日本不断进攻中国
C. 袁世凯老奸巨猾 D. 孙中山继续革命
10、毛泽东说:“我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我也不怕,我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现在苏联红军不入关,美国军队不登陆,形式上是中国自己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三国过问,三国都不愿中国打内战,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所以,重庆是可以去和必须去的。”材料中的“我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是指
A.转战陕北
B.重庆谈判
C.解决西安事变
D.开辟革命根据地
11、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〇〇〇〇〇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重庆谈判
12、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派遣学生出国
13、李爷爷是1939年在江西参加革命的老战士,当年他参加的是
A. 红军 B. 解放军 C. 八路军 D. 新四军
14、小说《平凡的世界》写道: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从一个河南手艺人那里买了些老鼠药,在集市上倒卖了其中的十几包,每包赚了五分钱,总共得利不到一元。人家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他和那些扩大了几尺自留地或犯了点其他“资本主义”禁忌的老百姓等,都被强制“劳教”。该故事情节发生的主要时期是(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后
15、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创办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天津机器局 D.安庆内军械所
16、小华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请你判断他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应该是(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7、我们把每年九月十八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 )
①不要忘记我们的历史责任 ②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③警醒我们要为建立一个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而努力 ④我们要不忘历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中国同盟会
B.中国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
D.兴中会
19、有人曾感慨道:“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苛刻的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清政府统治全面走向瓦解
B.中国封建社会完全崩溃
C.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降低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21、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______________;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______________。
22、辛亥革命爆发于________年;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__年。
23、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失误说明人世间没有__________的事业,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___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___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5、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 1 )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_____。
( 2 )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_____。
( 3 )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_____。
26、九一八事变:①时间:___________借口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导致此结果的原因:蒋介石采取___________政策②东北人民组织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___等在东北组织___________抵抗日军的侵略。
③影响:九一八事变后,(标志)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_开始了。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7、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史称“__________”。1938年春,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28、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一举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9、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________。
30、中国近代禁烟英雄是______;状元实业家是______。
31、引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每年的哪个节日与五四运动有关?
32、中共七大上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共七大召开的意义是什么?
33、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7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7年是坎坷奋斗的97年,是成就辉煌的97年。
请回答:
(1)1926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首次合作,联合开展了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实现全国统一”为主要目的的什么战争?
(2)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而后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3)1934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了可贵的长征精神。你如何理解长征精神?
34、某校八年级(12)班的同学以“新中国的建立与巩固”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新中国建立——开国大典】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接受检阅 | 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地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这是一个民族在欢呼中焕发新生的日子,这是一个民族向着百余年战乱屈辱历史的告别的日子。 ——摘编自《中国曙光》 |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开国大典开始的具体时间。“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红灯的海洋”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焕发新生”的理解。
【巩固新中国——土地改革】
材料二:
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土地改革时,许多她方拨出了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能够“从土地上爬起来”的法律保障、土改实施情况及其意义。
【巩固新中国——抗美援朝】
材料三: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材料三地图中军事分界线的内涵是什么?
(4)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