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有海无防,中国近代史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侵略战争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A.抗美援朝战争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西藏和平解放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3、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的改变社会习俗的法令不包括( )
A.剪辫子
B.取消“老爷”“大人”称呼,代之以“先生”
C.跪拜礼取代鞠躬、握手
D.废止缠足
4、洋务派为“自强”而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开平煤矿
C.上海机器织布局
D.汉阳铁厂
5、某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地点选择了遵义。下列表述最能体现遵义色旅游特色的是( )
A.扭转时局 B.星星之火 C.开天辟地 D.生死攸关
6、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对中共及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并与中国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产生的事件是
A.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蒋介石清理内部反对势力 D. 国民政府西迁
7、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A.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C.发动革命,推翻帝制
D.宣传科学,批判礼教
8、有学者认为,只有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才能改变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恶性循环的命运。根据该观点,中国改变“恶性循环的命运”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9、下图是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的内容,最适合本单元的主题应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0、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为了实现“兴国之梦”,他一生主要致力于( )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11、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在于( )
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适用一国两制,后者不适用
C.前者自治权较小,后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12、下列不属于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是()
A. 丰岛海战 B. 黄海海战 C. 威海卫战役 D. 天津保卫战
13、下列人物中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两位科学家是
A.邓稼先屠呦呦
B.袁隆平、钱学森
C.屠呦呦、袁隆平
D.钱学森、邓稼先
14、“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的口号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群众闭目塞听迷信鬼神
B.清政府已变成帝国主义的朝廷
C.清政府腐败,激起人民反抗
D.列强侵略加剧,民族矛盾激化
15、“她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驰名中外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之一。”材料中的“她”可能是我国的哪座城市( )
A.瑞金
B.延安
C.井冈山
D.南昌
16、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的标志是
A.太原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7、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某础。“它“是指
A. 鸦片战争失败
B. 戊戌变法
C.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18、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 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 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 “老爷”
C. 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 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19、《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这表明( )
A.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
B.中国已经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失去了抵抗能力
D.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内地
20、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的“失败”主要指( )
A.国民党右派先后背叛革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打倒军阀张作霖
D.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
21、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什么?________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3)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
23、____________年4月,黄花岗起义爆发,黄兴率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苦战一昼夜,起义失败。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__________”。历史上称这次起义为“黄花岗起义”。
24、1935年1月召开的______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5、林则徐领导的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6、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它标志着“____________”的诞生。
27、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他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他被誉为“______”。
28、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______过渡时期,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在我国______建立起来。
30、1935年冬,北平爱国学生发起了著名的“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1938年______战役的胜利,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31、辛亥革命的结果怎么样?它的伟大功绩有哪些?
32、国共在近代史上曾经进行过两次合作,两次合作都取得过重大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背景是什么?
(2)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军是?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役是?
33、新中国成立后党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了中国向前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觉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0世纪末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较多的西部地区实行哪一政策?
(2)新时期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又做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哪一经济体制?
(3)为了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对这一构想进行第一次成功实践的地区是什么?
(4)新时期,党和政府又制定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对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你有何看法?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