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分史实和观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
B.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
C.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前往调停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指( )
A. 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 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爆发
C.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
D.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
3、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 “一五”计划的完成
4、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5、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主要是因为该战役
A. 增强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B. 摧毁了敌人的据点
C. 破坏了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线
D. 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
6、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让全国人民放心和信赖的子弟兵。我军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
A.海军航空兵
B.火箭军
C.战略支援部队
D.海军陆战队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余,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 千克盐。1950年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l4 千克盐。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化
C.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2018年3月29日,第五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你认为下列人物中谁最有资格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勋章”
A. 王进喜
B. 孔繁森
C. 黄继光
D. 焦裕禄
9、“拨乱反正从这里开始全面展开,改革开放从这里拉开序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这里为起点正式开辟。”这表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 )
A.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B.民主革命时期重要的大会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
D.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0、下表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 英雄人物 | 英雄事迹 |
A | 左宗棠 | 抗击法国侵略血洒疆场 |
B | 邓世昌 | 威海卫战役中杀敌殉国 |
C | 冯子材 | 老当益壮获镇南关大捷 |
D | 聂士成 | 黄海海战与敌同归于尽 |
A.A
B.B
C.C
D.D
11、如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B.“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C.与西方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12、下图所示可印证新中国成立初期( )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在协议书上签字
A.实现民族团结
B.和平解放西藏
C.巩固人民政权
D.实现全国统一
1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三大
C. 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14、太平军北伐和西征,主要是为了( )
A.推翻清政府统治和巩固政权
B.充实太平天国经济力量
C.断绝清政府财源
D.建立政权
15、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是( )
A.实现民族平等
B.消除民族矛盾
C.维护祖国统一
D.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
16、《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当选理由为他“曾经替中国发明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
A. 主张文学改良 B. 创办《青年杂志》
C. 发表《在狂人日记》 D. 倡导君主立宪
17、某纪念馆为了进行红色革命教育,推出了“历史性决策”、“起义的前夜”、“伟大的第一枪”、“军旗升起的地方”系列展览。该展览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8、经改革开放40多年的努力,中国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中国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月标的国家。这说明( )
A.政府政策制定的及时性
B.农村医疗体系不断完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农业现代技术推陈出新
19、罗伯特・奥古斯德在《有限战争》中说:“当中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役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胜利的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材料论述的这一事件( )
A.使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
B.标志着大陆获得了统一
C.使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0、在虎门炮台及吴淞的战斗中,英勇抵抗、壮烈殉国的清军将领分别是( )
A.陈化成、关天培
B.林则徐、陈化成
C.陈化成、林则徐
D.关天培、陈化成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事件_________。
﹙2﹚我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标志__________。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被粉碎。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的召开。
﹙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6﹚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
﹙7﹚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2、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当时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陕甘宁边区首府( )。
23、全国统一:1928年底,________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24、1950年~1952年,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_成为了土地主人,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25、写出对应的人名和荣誉称号
(1)铁人——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邓稼先
(3)县委书记的好榜样——____________
26、爆发:________年8月1日,________、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
27、(1)下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中A处的建设成就是____;图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局部示意图》中B处的经济特区是____
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图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局部示意图》
(2)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到____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1965年8月,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____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____。
(4)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012年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5)2001年12月,中国成为____组织的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新空间;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____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8、清政府割领土给沙俄面积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
29、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________,《北京条约》中,清政府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30、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英勇牺牲的是_______;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
3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和引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这次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分别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方针和作出的重大决策。概括这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32、殊途同归。挽救国家民族危亡面前,社会各阶层目标相同只差方法不同而已。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科技救国】
(1)地主阶级洋务派为实现“自强”而创办的军事工业一例。
(2)清末,辞高官、弃厚禄走上“实业救国”之路的“状元实业家”是谁?
【制度尝试】
(3)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光绪皇帝而进行的改革是哪一次?
(4)终结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是什么?
【思想引领】
(5)新文化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6)新文化运动后期,哪一思想理论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学以致用】
(7)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33、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1)思想上——
(2)政治上——
(3)组织上——
34、 八年级开展《辛亥革命》的活动课,请你共同参与。
【志士探索】
材料一 黄兴《绝命书》
(1)请你列举黄兴领导的起义一例。
【缅怀先烈】
材料二 2018年3月29日,广东省各界人士在黄花岗公园七十二烈士墓前,举行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107周年活动,共同缅怀革命英烈,追思他们的英雄壮举,弘扬他们的爱国精神。
(2)请概括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民族丰碑】
材料三 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民族丰碑!
(3)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指什么?除此之外,材料三体现出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还有哪些?
【继承传扬】
(4)100多年来,辛亥革命像把火炬照耀着后人。我们从革命先驱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