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时间,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北伐战争 D. 井冈山会师
2、以下没有反映“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思想的报刊(书籍)是
A.《民报》
B.《革命军》
C.《时务报》
D.《警世钟》
3、1945年8月,柳亚子赋诗一首:“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此诗称颂的是
A. 谭嗣同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张学良
4、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回顾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指导思想不断完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哪次大会上( )
A.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九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
C.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八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九大
5、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人物是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左宝贵
D. 邓世昌
6、下表为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引起变化的原因是( )
收入来源 | 1850年前 | 19世纪90年代早期 | 20世纪初 |
地税、贡粮 | 30 | 32 | 33 |
外贸关税 | 4 | 23 | 39 |
捐纳功名及官职 | 4 | 5 | 4 |
其他收入累计 | 5.6 | 28 | 27 |
总计 | 43.6 | 88 | 103 |
A.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B.官场腐败之风越来越严重
C.中国产品行销世界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7、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它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它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④它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观察如图,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列强加快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
9、“蒋介石,善欺骗,重庆摆下鸿门宴,三次电邀毛泽东,_____。”横线上应该填写( )
A. 一心一意谋发展 B. 假戏真演为内战
C. 真心真意谋和平 D. 两党合作共为民
10、1926年至1928年间发生的国民革命军北伐,是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11、“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以下属于这次变法措施的有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废除科举制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颁布剪辫法令
12、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
A.确定了党的奋斗目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3、下面表格是小明同学搜集的有关抗日战争史实的资料,请问他研究的主题是
事件 | 影响 |
淞沪会战 |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
武汉会战 |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
第三次长沙会战 |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
A.中国人民局部抗战
B.正面战场的抗战
C.敌后战场的抗战
D.人民游击战争
14、关税是一国政府维护本国利益的利器之一在中国近代,这一利器却被外国侵略者给砸钝了。下列与中国关税主权被破坏同时发生的是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D.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5、歌曲是历史的浓缩,能反映一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歌曲《春天的故事》中“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唱到的“画一个圈”指的是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土地改革
D.建立经济特区
16、下图是法国作家布立赛的历史著作。制造这场“大劫难”的元凶是
A.英法联军
B.八国联军
C.英国侵略者
D.日本侵略者
17、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里的“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应理解为(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实业救国
1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示是( )
A.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9、戚继光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不为名利,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危难”指的是( )
A.台湾被殖民者侵占
B.南海地区出现危机
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20、与如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战争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公车上书
2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____________》。
2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23、目标:破袭日军的________,摧毁日伪据点。
24、民主科学为旗识,思想解放颂马恩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1915年孙中山发表《_____________》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26、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并为胜利后指明奋斗方向的党的重要会议是______。
27、1947年,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了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实施了_________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28、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有_____;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9、____(地点)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____(地点)。
30、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中心:___________主力:___________口号:___________(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31、在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
(2)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最终割让了什么地方给日本?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
(4)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
32、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事件。运动中提出的口号。
(2)维新派在制度变革上做的一次尝试。
(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
(4)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的革新运动。运动中标举的口号。
(5)从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33、面对列强的侵略,面对国土被践踏,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中国各阶级纷纷行动起来,他们采取各种救国方案,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中国农民阶级】
(1)在近代史上,农民阶级进行了哪两次大规模的抗争运动?分别抗击哪些外国军队?
(2)他们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中国地主阶级】
(3)地主阶级的哪个派别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什么探索活动?
(4)这一派别进行探索的目的是什么?
(5)请你写出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个?
(6)此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中国资产阶级】
(7)上图图甲、图乙分别是哪两位资产阶级维新志士?他们推动了哪一场变法运动?
(8)维新派的改革措施触犯了谁的利益?结果怎么样?
(9)这场变法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4、阅读材料,解决问题:
材料一 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材料三 学者认为,近代史上,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战后则是“投资+特权”......
材料四 西方某些国家错失防控良机,导致疫情扩散,却上演甩锅中国,要让中国付出“新庚子赔款”的闹剧。中国近代,西方列强曾经在庚子年联合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问题:
(1)材料一中论述的“这场战争”应是哪次战争?如何理解“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2)材料二中提到的,“这次战争”是哪次战争?
(3)材料三提到的战争是哪次战争?战争前后,外国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
(4)材料四中提到的侵华战争是哪次战争?
(5)近代史上,这四次外国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清政府进行反抗都失败的,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综合以上四则材料,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