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石家庄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斩钉截铁地宣示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立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开始,而沿海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开放14个沿海城市

    D.开发上海浦东

  • 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的是( )

    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招募华工出国

    D.开设工厂

  • 3、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相符的是(     

    ①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②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③洗雪耻辱——港澳回归

    ④和平共处——中印缅会谈

    ⑤扬眉吐气——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 4、2012年3月,一则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可能埋藏在秦皇岛的新闻火速占领了中国各大媒体的版面。下列对北京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B.会使用天然火

    C.模样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D.生活在险恶的环境里

     

  • 5、“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在此主要强调了

    A.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B.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C.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性

    D.实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

  • 6、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毛泽东文章中提到的党内这种关于革命道路分歧基本结束于

    A.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B.八七会议召开 C.遵义会议召开 D.中共七大的召开

  • 7、某班同学收集了一些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图片。下列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 8、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中央决定建立经济特区是在(  

    A.1978年

    B.1980年

    C.1982年

    D.1984年

  • 9、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三党”分别指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 10、历史评价指的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B.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

    C.清军将领左宝贵在平壤战役中英勇抗敌,中炮牺牲

    D.义和团在兴起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 11、下列哪个科技成就不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  

    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 12、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完成

  •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娱乐新时尚有

    ①照相

    ②电影

    ③电视

    ④交际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4、小明同学说他出生于民国100年,也就是公元

    A.2009 B.2010 C.2011 D.2012

  • 15、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写道:“如果美国容忍列强瓜分中国的势头蔓延,我们就会失去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为此,美国(  )

    A.要求中国割地赔款

    B.支持太平天国运动

    C.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6、实行耕者有其田是千百年来农民的强烈愿望,下列哪项是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三民主义

    D. 《中国土地法大纲》

  • 17、1901年以后,我国国内革命情绪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下列相关人物与著作的搭配正确的是(  )

    A.章炳麟﹣《革命军》

    B.邹容﹣《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陈天华﹣《猛回头》

    D.黄兴﹣《警世钟》

  • 18、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在一战爆发后没有参加德奥集团,反而参加了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性质

    B.结果

    C.原因

    D.影响

  • 19、“十四年抗战”的起点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淞沪会战

  • 20、下图《扯线木偶》的漫画说明清政府( )

    A.丧失领事裁判权

    B.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C.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_____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制度。

  • 22、______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_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

    (1)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 理论写入党章,成为指引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旗帜。

    (2)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 “ ” 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 中共十八大确立了 的历史地位, 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4)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   的思想。

  • 24、在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

  • 25、______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此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_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 26、在全民族抗战中在________会战中,张自忠壮烈牺牲。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将军血洒疆场。

  • 27、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____,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28、图A人物是______,他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图B《______》(剧照)是中国自己在1905年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 29、把法国大革命中的时间前的序号填在事件前的括号里。

    1789   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

    1791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1793 巴黎人民攻占巴土底狱

  • 30、《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中①处是起义地点________,②处是定都地点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材料中的“辛丑”指的是哪一年?在这一年签订的是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

  • 32、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军民“血筑长城”。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两次著名战役。

    (2)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3)你认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33、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

    (1)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或措施?

    (2)进入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来自什么历史文件?

    (2)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清政府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4)通过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中国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的历史具有什么阶段特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