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位外国政要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行。”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C.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2、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 )
A.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 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
C. 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D. 结束了封建帝制
3、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B.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和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漫画往往会映射一定的时事。下图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 )
A.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B.出现分裂割据局面
C.面临列强瓜分危机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5、分析如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壮大
②我军逐步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③我军逐步实现现代化
④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期间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 )
A.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B.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
D.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7、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种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评论的这一事件( )
A.彻底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B.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
C.以变法图强为政治口号
D.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9、有人说:“晚清政府就是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树,英法联军使劲的摇晃这棵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一个人给拾走了。”据所学知识分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另一个人”指的是
A. 美国
B. 日本
C. 俄国
D. 德国
10、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 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B. 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C.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 国民党进攻上党地区
11、下列对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③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④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2、下列所举,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C.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
D.实施“863”计划
1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4、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三大
C. 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16、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讨论通过《共同纲领》的机构是( )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政协会议
17、义和团成员曾提出这样的口号:“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这说明:( )
A. 义和团运动具有明显的爱国性质 B. 义和团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C. 义和团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 D. 义和团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8、下列抗日战争,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万家岭战役 ②平型关大捷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19、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一带拉开了序幕。其在兴起的过程中提出的口号是( )
A.反清复明 B.均田免粮 C.扶清灭洋 D.实业救国
20、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都涉及( )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放通商口岸 ④开设工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1)请将代表下列经济特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福建省的经济特区
(2)据图指出我国经济特区的地域分布特点
22、1840年爆发的________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________。
(2)戊戌政变中,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________。
(3)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________。
(4)抗日战争期间,指挥“百团大战”的是:________。
24、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其最终目的是( )( )年,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2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省会城市);《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省会城市或首府)。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26、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对________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________
28、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29、________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李大钊的文章《________》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30、1949年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以_________为中心发起了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同时,东北解放军挥师入关,和华北解放军共同发起_________战役,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31、根据;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虎门销烟的领导者———
(2)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3)创办大兴纱厂的状元实业家——
(4)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
32、中国在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观察有关洋务运动的三幅图片(上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宣扬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体现是什么?
(4)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3、2014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某校做了一期“聚焦中美35年”专题图片展,在文字说明部分,有这样的叙述: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4、阅读材料回答一下问题。
(经济特区篇)
材料一: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岀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材料二: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
(解放思想篇)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
(展望未来篇)
材料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中共十九大报告
(1)据材料一写出其中一个经济特区。概括它们能够成为经济特区的条件。
(2)材料二中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对外开放的哪一具体措施?举出一个1988年我国开放的最大经济特区。此后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邓小平发表这段谈话有何重要意义?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4)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我们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的大复兴,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