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沙漠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省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省的简称是秦,行政中心是西安
B.甲、乙两省的分界线是黄河
C.长江流经丙、丁两省
D.丁省简称湘,行政中心是南昌
3、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下面是某电视观众对《边疆行》中的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观后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①
B.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②
C.临海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③
D.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④
4、每年,给我国带来损失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
A. 旱涝灾害 B. 冰雹 C. 寒潮 D. 台风
5、我国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A.高原、山地 B.高原、盆地 C.平原、丘陵 D.山地、丘陵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非洲的
A. 塔克拉玛干沙漠 B. 塔尔沙漠 C. 撒哈拉沙漠 D. 卡拉库姆沙
7、北京下列机构中,最有可能迁入雄安新区的是( )
A.中共中央国务院
B.外交部及各国驻华大使馆
C.电子通信设备研发中心
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8、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批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 )
A.深圳 B.厦门 C.汕头 D.海南
9、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峡谷多,水流急 B.瀑布多,河道深
C.洼地多,降水少 D.形成“地上河”,支流少
10、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①铁路线是陇海线
B. ②铁路线是京九线
C. ③铁路线是宝成线
D. ④城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中心南京
11、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黄海
B.黄海、琼州海峡
C.渤海、琼州海峡
D.东海、渤海
12、在地形陡峭的山区,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最适宜发展( )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渔业
D.林业
13、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下图)是冬奥会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其设计灵感来自跳台竞赛剖面曲线与敦煌壁画中“飞天”飘带形象的契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冬奥会的召开凸显出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文化中心
B.经济中心
C.政治中心
D.科技创新中心
【2】“雪飞天”设计灵感原型所在区域是( )
A.长江三角洲
B.河西走廊
C.青藏地区
D.华北地区
【3】举办冬奥会有利于北京( )
①旅游业的发展②扩大城市规模③基础设施的建设④增加就业岗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共同的特点是( )
A.分布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区
B.分布在黄河以北,气候温暖多雨地区
C.多为干旱、半干旱的天然草原地区
D.分布在地势低平,光照充足的地区
15、对长江流域开发利用的方式,不合理的是( )
A. 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B. 中游地区退田还湖
C. 中下游地区发展航运
D. 下游地区建大型水电站
16、2020年10月,由袁隆平团队和江苏科研团队合作的“超优千号”耐盐碱水稻,平均亩产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我国盐碱地有15亿亩,保守估计有2亿亩可开发种植“超优千号”耐盐碱水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大力推进耐盐碱水稻的科研,基于我国土地资源具有____特征( )
①总量丰富,人均不足②土地利用类型不齐全
③耕地比重相对较小④盐碱地及滩涂面积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超优千号”耐盐碱水稻创下高产新纪录,主要依靠( )
A.滴灌、喷灌技术的推广
B.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善
C.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
D.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3】大力推广种植“超优千号”,耐盐碱水稻,将有利于( )
A.减少水污染
B.提高土壤肥力
C.促进多种经营
D.保障粮食安全
17、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下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上游河段 D.中下游河段
18、6月10号左右,我们经常看到农民伯伯在路边的麦田里收割小麦,然后种植玉米,乾县的耕作制度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C.一年两熟到三熟 D.一年三熟
19、下列自然资源中,均属于可再生的是( )
A.煤炭、水能
B.生物能、石油
C.风能、太阳能
D.天然气、土地
20、台湾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盛产的热带、亚热带水果有:
①甜菜 ②香蕉 ③菠萝 ④苹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我国面积最大、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_;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我国最大的盆地是 ____________ 。
2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_海,全长________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中、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__。
23、我国共________亿人,人口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一线。
24、我国地势____,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
25、我国位于亚洲东部,________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6、我国的首都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省区是________。
27、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被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环抱的________.
28、从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上看,水资源属于________资源。
29、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____和____,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30、读下图,可知我国__________铁路网密集,__________铁路网稀疏。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23年4月1日起,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保护“母亲河”将有法可依。
(1)黄河之名在于黄土,图中不同部位颗粒大小有明显差异,依据颗粒带分布可知。黄土是由________(风向)携带的沙尘逐渐沉积形成;阻挡风沙进一步向南前进的山脉是________。
(2)黄河由甲地到乙地水量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为避免黄河断流,应实行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调配。
(3)探究水土流失自然因素的模拟实验中,说明植被疏密对黄河水土流失影响的是________(实验一/实验二),对此,列举一条合理的措施________。
(4)在黄土高原一些地区实施“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梯田”的梯田果园模式,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前埂主要作用是:________后沟主要作用是:水多时排水,水少时蓄水。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一: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以长城与内蒙古高原为界,南抵秦岭,总面积大约64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长度大于500米的沟道约有27万条。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图1为黄土高原范围示意图。下表为黄土高原不同历史时期植被覆盖率。
时期 | 植被覆盖率 |
春秋战国时期 | 53% |
南北朝时期 | 40% |
唐宋时期 | 33% |
明清时期 | 15% |
新中国成立初期 | 6.1% |
资料二:自1999年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以来,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显著增加,从1999年的31.6%提高到2017年的约65%,有效遏制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下图为黄土高原护坡林草带示意图。
(1)在图1中填写黄土高原范围界线的名称(4个),并标注①②两省区的名称。
(2)阅读资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前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的变化并说明由此引起的黄河输沙量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原因。
(4)阅读资料二,简要说明林草护坡的作用。
(5)列举两例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
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________多________少;从空间分布看:________。
2014年12月12日,河南淅川陶岔渠首闸门升起,南水北调正式供水.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现场一只“大黄鸭”被放入水中(图1)。据介绍,“大黄鸭”身上配有GPRS和摄像头等设备,工作人员称可以大概估算出水流的速度。”据现场工作人员预计,“按照目前的速度,丹江水15天左右将达到北京。”此外,据郑州市自来水厂相关负责人表示,丹江水15日就可到达刘湾水厂,本月底郑州市民将喝上丹江水。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3)如图2,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分配________(合理/不合理)。
34、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主要分布维吾尔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编号____,其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是____;
主要分布朝鲜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编号____,其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是____;
主要分布藏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编号____,其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是____;
主要分布蒙古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编号____,其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是____;
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编号____,其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是____;
(2)④号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是____;我国主要分布彝族的省级行政单位⑥号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是____;⑦号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是____。
(3)我国主要四大海洋属于内海的是(填字母A/B/C)____;我国另一个重要海洋是图中位于B、C两海之间的____海。
35、建国70周年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65789万吨,全国耕地灌溉面积由1952年的1996万公顷扩大到2018年的6810万公顷,建立了多个农作物主产区,有力的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据此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作为主要灌溉水源的是___________农产品主产区;被称为“塞上江南”是__________农产品主产区。(填字母代号和名称)
(3)图中各农产品主产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均为___________。
(4)图中AE两个农产品主产区共同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ABD三个个农产品主产区共同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