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连云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巡游”鼓浪屿的中华白海豚是哺乳动物,依据为(       

    A.大脑发达

    B.体温恒定

    C.用肺呼吸

    D.胎生、哺乳

  • 2、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农田中放养蜘蛛会加剧环境污染

    B.大山雀是捕食农林害虫的“好帮手”

    C.蟾蜍所分泌的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

    D.养殖鳖可以食用,可以创造经济价值

  • 3、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每个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生态的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 5、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出现肺炎支原体、甲流、腺病毒、新冠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流行,导致多地医院出现就诊潮。下图是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与支原体结构最相近的是(  )

    A.病毒

    B.细菌

    C.酵母菌

    D.噬菌体

  • 6、在中医学上,蚯蚓被称为地龙。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呈辐射对称

    B.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C.实验中要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触蚯蚓身体表面

    D.实验后,将蚯蚓放归自然环境中

  • 7、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蜣螂清除动物粪便,可以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D.动物越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

  • 8、“蜻蜓点水”是蜻蜓的哪种行为(  )

    A.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觅食行为

  • 9、下列不属于生物性状的是(  )

    A.人的血型

    B.月季花的颜色

    C.豌豆植株的高矮

    D.衣服的颜色

  •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都是白居易描写燕子繁衍后代的诗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

    B.“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雏行为

    C.燕子能产有硬壳保护的卵,卵壳上有许多肉眼可见的气孔

    D.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几个阶段

  • 11、当水从鱼的口流入,从鱼的鳃盖后缘流出时,流出的水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二氧化碳增多

    B.氧气增多

    C.二氧化碳减少

    D.没有变化

  • 12、以下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草木皆兵

    D.婴儿吮吸、蜘蛛织网、孔雀开屏

  • 13、下列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从萌发到子叶出土前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情况的是(       

    A.   

    B.   

    C.   

    D.   

  • 14、下列措施与其目的对应不合理的是(  )

    A.嫁接时让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目的是让二者长成一个植株

    B.播种时要适量浇水目的是为种子提供适宜的水分,有助于萌发

    C.新鲜蔬果低温冷藏的目的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秸秆还田目的是让秸秆中的物质和能量可以被农作物循环利用

  • 15、自然界中的动物存在多种行为,下列对动物的各种行为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两只狮子为争夺领地,相互撕咬属于攻击行为

    B.孔雀开屏属于繁殖行为

    C.候鸟的迁徙属于先天性行为

    D.黑猩猩用木箱堆叠起来摘香蕉,是它自己想出的办法,属于先天性行为

  • 16、小明同学学习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后,建立了如下表解。表解中①②③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A.水稻     酵母菌   甲流病毒

    B.草履虫 醋酸杆菌   衣藻

    C.水稻 枯草杆菌 乙肝病毒

    D.水稻   青霉 醋酸杆菌

  • 17、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对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生长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

    B.发育过程中都有蜕皮现象

    C.都是在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D.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甲

  • 18、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变量是细菌的有无

    B.巴斯德通过此实验发现了细菌的存在

    C.此实验证实了细菌是由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D.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 19、表中几种无脊椎动物类群及主要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动物

    类群

    主要特征

    A

    水螅

    腔肠动物

    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B

    涡虫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

    C

    蛔虫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如线,有口有肛门

    D

    沙蚕

    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A.A

    B.B

    C.C

    D.D

  • 20、家鸽的卵产下后,胚胎发育暂时停止,要使胚胎继续发育,必需的环境条件是(       

    A.一定的水分

    B.适当的光照

    C.充足的养料

    D.适宜的温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涡虫的身体呈_____对称,其口中有用于捕食的_____,食物由口进入,食物残渣由_____排出.

  • 22、蜻蜓点水.这属于动物的_____行为.

     

  • 23、“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句话说明生物的_____。“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说明生物的_____

  • 24、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部位是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

     

  • 25、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的国家是______。袁隆平被称为“______之父”。

  • 26、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______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 27、请说出病毒的发现者:俄国科学家______

  • 28、“杂交水稻之父”______院士成功的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杂交稻新品种。

  • 29、蘑菇的地上部分叫__________,由菌柄和伞状的菌盖组成。

  • 30、取两株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培养,两周后幼苗出现如图所示的差异从实验现象可以知道,植物生活需要多种_____,幼苗的根毛细胞在细胞液浓度_____(填“小于”或“大于”)周围溶液的浓度时会吸收水分,同时说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_____是可以不依赖于土壤的。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把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与其对应的植物类别连线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32、变异对于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而遗传对于生物的进化没有意义。____

五、综合题 (共2题,共 10分)
  • 33、下图是某一种生物细胞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是___________ 存在的。

    (2)图中E表示的是D上的_____________,实际上一对D上有__________ 对E,每对E都控制着某一个生物的__________ ,所有D上的全部的E控制着整个生物的________

     

  • 34、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颂扬万物的诗句,如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C.苔痕上阶绿;D.古道西风瘦马;E.两只黄鹂鸣翠柳;F.犁不入土蝗虫稠;G.海阔凭鱼跃; H.蚯蚓耕泥起; I.青草池塘处处蛙。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学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部分生物分类图,写出图中甲对应生物的诗句代号是________

    (2)图一中乙所示生物的发育过程是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像这样发育的害虫,为降低对农作物的损害应该采取_______措施,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生物 E 每呼吸一次,气体在_____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特有的呼吸方式被称作是__________

    (4)上述动物可以按照______,可分为D、E动物和G、I 动物两大类。

    (5)D所属类群的动物出现了_______,从而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6)图一中I代表的动物的呼吸器官是_____,它的发育方式为______

    (7)由于人们不合理利用野生资源等原因,生物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