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把头发扎成丫髻,称总角。这里指代少年时代。
B. 黄昏:十二时辰之一,8是成时,相当于现在的17-19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23时。
C. 结发,古代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髫束发。
D. 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为妇女欢聚的日子。
2、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妄不堪驱使 ②勿复重纷纭 ③本自无教训 ④处分适兄意 ⑤徘徊庭树下 ⑥蹑履相逢迎 ⑦踯躅青骢马 ⑧叶叶相交通
A. ①④ B. ⑤⑦ C. ③⑤ D. ①③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序八州而朝同列;而耻学于师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天下云集响应
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吾师道也 D.圣益圣,愚益愚;小学而大遗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弃甲曳兵而走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C.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畅快 寻声暗问弹者谁 暗:悄悄
B.弦弦掩抑声声思 思:想念 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随便
C.间关莺语花底滑 滑:流利 往往取酒还独倾 倾:饮酒
D.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忽然 却坐促弦弦转急 促:拧紧
6、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看苹果的下午
(1)其时情景是这样的: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素不相识,却结伴走了几十里的路。其间,男孩子有许多次都想离开,中年男人却一直劝说他留下来,看上去,就像一场诱拐。话说回来,这到底是因何发生的呢?
(2)因为我想看苹果,长到十岁出头,我还没见过真正的苹果。那天,听说有一辆装满苹果的货车坏在了镇子上,可当我气喘吁吁地来到镇子上,那辆货车已经修好了,苹果们刚刚在半个小时之前绝尘而去。也就是在此时,我遇见了他。
(3)作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牛贩子,贩牛宰牛的手艺让他过得不错,但也让他享有本地最为败坏的声名。当我在茶馆门口看见他被众人赶出来的时候,全没想到他会找我说话,我原本想抽身便走,却鬼使神差地,我竟然不仅告诉了他此行的目的,而且,还答应他,跟他一起,去到深山里见识真正的苹果。
(4)关于那片隐秘的苹果林,他是这么说的:它们的主人退伍回家时带回来一些苹果籽,几年下来,在不为人知的地界,苹果树已然长得比寻常的桑葚树还要高。这本是天大的秘密,但他恰好和果园的主人是结拜兄弟,所以,他才有机会带我去看它们。“感谢的话就不用说了,”他说,“我也要去看我的兄弟。”
(5)话说到这个地步,我不得不信。于是,我便和他出发了。
(6)这时春天刚刚掀开了序幕,油菜花在怒放,河水异常清澈,青草发出香气。这不管不顾的美,似乎是被化身为铁匠的天使们锻打出来的,炉火熊熊,火星飞溅——哦,我走神了,甚至都忘了苹果——再看牛贩子,他显然也忘了,难以置信的是:在一片油菜花的中央,他像只蜜蜂,夸张地嗅着花蜜,嗅着嗅着,他竟然哭了:“我妈埋在这里,我却把地卖了,现在连坟地都没了,我真是狼心狗肺啊!”
(7)却原来,他也是有故事的人。但是很遗憾,这个下午我不关心全人类,我只想念苹果。哪里料到,这个声名狼藉的牛贩子,竟然比我这个岁数的人还要幼稚:一群喜鹊从树梢间飞出来,他追在后面小跑了半天,却是跑向了跟我相反的方向;随后,他又为一片燕麦的长势而长吁短叹……
(8)他的种种行径,令我十分不齿:这满目景象,全都是寻常所见,何苦要像一个城里人般大惊小怪呢?
(9)下山之后,眼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我的村庄,另外一条,则可以去往秘不示人的苹果林。奇怪的是,他竟然走上了我回家的路,经我提醒,他竟说都怪我,这一路都不跟他说一句话。他赤裸裸地威胁,如果我再不跟他说话,他便要就此与我分别。
(10)我问他,我到底要对他说些什么,才能令他满意?他竟然说:“那就讲个故事吧,讲讲《封神演义》。”多么怪异的下午:此行我是为苹果而来,转眼之间,却在给一个牛贩子讲故事。
(11)突然,一个熟人从对面过来,他立刻便像换了一个人,大呼小叫着奔了过去。对方显然是认识他的,但面对他的嘘寒问暖,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回应。他想要跟对方握手,结果,对方的手却没有伸出来,骑上车就走了。他盯着对方看了一会儿,悻悻跑回来,对我说:“我都不嫌弃他,他反倒还嫌我。他有癌症,胃癌,你知道的,胃癌又不传染,我不嫌弃他是有道理的。”
(12)不愿意跟他握手的人径自逃远了,我却受困于此。如此厮磨间,下午的时光过去了大半,黄昏已经近在咫尺。风渐渐小了,田野上的作物们渐渐变得安静,不知何时起,连蜜蜂的嗡嗡之声都消失不见了,我们却还是没有走到我们的目的地。面对我的怀疑,他便宣称,苹果林距离此处只剩下不足五里路,如果一路小跑,半个时辰定能赶到。
(13)他几乎是个废物。小跑了不到十分钟,刚刚跑到一座小庙前,他就连连地剧烈咳嗽起来,停住步子,弯下腰,上气不接下气地喘息。我见他实在难受,就转而劝他稍作歇息,于是,两个人几乎还没开始赶路,就又在小庙门前的一棵柳树下坐了下来。咳嗽稍稍止住一点,他又劝说我去庙里拜一拜。我忍无可忍,问他为什么不拜,他却笑了,笑着摇头:“我这辈子,没什么菩萨保佑我,哪一尊我都不拜。”
(14)天地之间仍然残留着夕阳之光,这光芒虽说还能穿透柳树的枝叶照到我们身上,但也正在一点点消失。“走吧!”我站起身来,刚走出去几步,这个冗长的、看苹果的下午突然来到了戛然而止的时刻——他在我身后,认真地说:“我是骗你的,压根没什么苹果。”
(15)“我才是得了胃癌的人,可是,胃癌又不传染!偏偏就没一个人跟我说话……”他说,在得胃癌之前,他就没有结下什么善缘,胃癌缠身之后,人人都说他的病会传染,走到哪里都被人轰出来,他又孤身一人,无家无口,想找人说话都想疯了。偏偏遇见了我,赶紧就骗了我,先为的是,只想跟我说说话,再为的是,要是真的走不动路了,我说不定可以搀着他走。至于这一下午的行程,就算没有遇见我,他自己也会走一遭的,去母亲已经不存在的坟地上看一看。他苦笑着说,“我现在病发作了,一步也走不动,骗你也骗不下去了——”
(16)世间草木为证:我一直都在怀疑他。但是,必须承认,他的话于我仍然不啻一声黄昏中的霹雳,彻底了断了我和我的苹果们。如梦初醒,我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17)多年以后,我还记得我和他的告别:我发足狂奔,在燕麦与油菜花之间穿行,麦浪滚滚,犹如屈辱在体内源源不绝。在奔跑中,我委屈难消。悄悄回头,依稀看见牛贩子还站在道路的中央,似乎也在呆呆地看着我。
(18)人间机缘,翻滚不息,就在一个多月之后,我竟然又看见了他。他萎在一个破败的院子里,全身上下已经没有了人的模样,胡子拉碴,瘦得可怖。即便年幼如我,也清楚地知道了这样一桩事情:他马上就要死了。
(19)自此之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20)我以为他带来的屈辱之感会在相当长时间里挥之不去,而事实上,晨昏几番交替,我就在我的身体里找不到它们了。到了后来,我只记得,我有过那么一个怪异的看苹果的下午。
(21)这么多年,我当然也见到了真正的苹果,甚至还去了不少的苹果林。置身在这些苹果林里,偶尔的时候,我一抬头,依稀还能看见牛贩子,他就站在其中一株苹果树的树荫底下,焦躁地四处张望,似乎是还在想找人说话。
(22)这当然是幻觉。但我希望这幻觉不要停止,最好将我也席卷进去,让我和牛贩子重新走回那个看苹果的下午。果然如此,在小庙前的柳树底下,当他陷入疲累之时,我要给他接着讲一讲《封神演义》;最好是还能告诉他:无论你在哪里,不管是九霄云外,还是阴曹地府,你一定要找到一尊菩萨,好让自己去叩拜,去痛哭,去跟他说话。
(23)这菩萨,就像阿赫玛托娃在《迎春哀曲》里所说:“我仿佛看见一个人影,他竟与寂静化为一体,他先是告辞,后又慨然留下,至死也要和我在一起。”
(取材于李修文同名散文)
【1】下列对本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类散文,叙写了少年与牛贩子的两次相遇,融入了作者对人与生命的一些思考。
B.少年从未见过苹果,牛贩子打算用一个看苹果的谎言诱拐少年,最终少年发现被骗逃脱了被拐命运。
C.春天的美好景象,怒放的花、清澈的河、青草的芬芳,深深震撼了少年,甚至让他暂时忘记了苹果。
D.本文的语言有个性色彩,细腻准确。文章情感真实,思考深刻,构思巧妙,不乏童趣,充满好奇心。
【2】结合文章,解说第14段划线句的含义。
【3】为什么“我”会希望牛贩子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一尊菩萨?
【4】在看苹果的下午与多年后回忆那个下午的时候,作者对牛贩子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一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___”句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2)在《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刻画表达了词人无边无际的孤独和度日如年的煎熬之情。
(3)《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将领和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色
司马池
冷于陂①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
赖是②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注]①陂:池塘。②赖是:亏得:幸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次句照应题目,点明行迹匆匆,长途跋涉刚结束却又到渡口,于是新的行程又得开始。
B.第三句中“丹青不能画”的主要是指沿途繁杂的景物,其次是行人复杂的神态与情感。
C.这首诗将叙述和议论融为一体,将难以描摹的“行色”表现得具体可感,如在眼前。
D.诗歌以“行色”为题,却不以写景为主,处处流露出行人羁旅疲倦、劳累与愁怨之情。
【2】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行色”丰富内涵的。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有亡鈇者(鈇,通“斧”),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hú)其谷(山间低地)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列子·说符》)
【1】“颜色,窃鈇也”句中的“颜色”是指( )。
A.衣服的颜色 B.脸上化妆的色彩 C.身体的肤色 D.脸上的神色
【2】“抇其谷”的“抇”字的意思同于( )。
A.捏 B.播种 C.挖掘 D.耕种
【3】“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这句是说邻家孩子的动作、态度( )。
A.没有斧头好偷了 B.就像偷斧头的人
C.不像偷斧头的人 D.不再偷斧头了
【4】“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是说亡鈇者( )。
A.做贼心虚 B.察言观色 C.自作自受 D.无往不利
【5】在这则故事中,邻居的孩子( )。
A.根本和失斧头的事无关
B.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终于协助失主在山谷找回了失去的斧头
C.确实偷了斧头,难怪看起来像偷了斧头的样子
D.终于自首认错,自动把埋在山谷的斧头找出还给失主。
【6】这则故事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几个人来到一个荒芜园子,看见这座原来美丽的花园出现这样的凄凉情况,个个显出惋惜的神色,一个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身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应该大家努力把它整理好。”于是他们讨论怎样改造这座芜的花园的方法。
一个人说:“应该先把恶草和荆棘砍除掉,然后才能把花木栽下。”
另一个人说:“不然。应该先把花木运来,然后去砍除恶草和荆棘,因为——”
另一个人说:“恶草和荆棘如果不先除去,好办法!”
其余的人说:“先把花木运来,这主意也不错。”
他们由早上论到下午,家家炊烟起了,还没有停止……
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你有何感悟或看法?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