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y________ | ch________ | ________áo | m________ |
腰 | 沉 | 潮 | 闷 |
xi________ | x________ | ________ān | ________iǎng |
消 | 息 | 搬 | 响 |
2、形近字组词。
券________ 腊________ 屡________ 吨________ 谱________
卷________ 蜡________ 缕________ 纯________ 普________
3、填空。
(1)有喜有忧,有笑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2)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
(3)《长城赞》一文,与“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对应的是“__________”。
(4)《索桥的故事》的作者是_________,他的作品中被称为“激流三部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或曰:“以子之矛,___________,何如?” ____________。
(6)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从小就在古诗中受到启迪。家长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教导我们要努力学习;面临分别,我们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互相鼓励;当看到田园美景,又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4、换偏旁,变新字,并组词。
抱——________ ________ 值——________ ________
5、课文《腊八粥》综合回顾。根据提示,梳理课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6、阅读理解。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 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C. 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D. 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理解。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翻译下列诗句。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首诗中,我们明白石灰的形成要经历这些考验:________;石灰的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赞颂。
【3】诗中作者抒发要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的坚定志向的诗句是:______。
8、日积月累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
,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联系诗句解释下列词语。
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品读课文第一段,完成练习。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这是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______
【2】本段第一句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界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与____________ 形成对比,强调了_______ 。
请你照样子,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
【3】本段作者一连串的发问,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似在问,实际上写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________和_________ ,巧妙地点明了课题“_______” 。
10、阅读《为人们服务》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把课文补充完整。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__________的说过:人固有___________,或重于___________,或轻于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是因为他是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家的大花园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它们很小,也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到天上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了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1】给下面的字各找一个形近字,并分别组词。
蜻 ( ) 谎 ( ) 限 ( ) 架 (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2】照样子,写词语。
A.明晃晃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B.拍一拍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C.又高又远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比喻句的是( )
A. 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
B.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 )
C.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 )
【4】根据课文填空。
文中第1、2自然段写了( )、( )、( )、( )四种昆虫。
【5】用“______”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三个意思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一下“我”家的大花园。
“我”家的大花园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花园。
12、认真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鲁迅与时间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他(经常 常常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恶毒 凶恶),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工作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护 热爱 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起:“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 浪费 消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圈出文中括号内确切的词语。
(经常 常常 曾经)________说过 环境多么________(恶劣 恶毒 凶恶)
(爱护 热爱 爱惜)________自己的时间 (耗费 浪费 消费)________别人的时间
【2】在第三第四小节中用“________”划出能概括全节意思的句子。
【3】理解句中词语,按要求答题。
A“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的意思是________
①用上“更”,说明以前没抓紧,晚年以后,活在世上时间不多了,所以更要抓紧。
②用“更”说明晚年鲁迅的时间不够用,所以要更抓紧。
③用上“更”,说明鲁迅以前抓得紧,晚年比以前抓得还要紧,突出鲁迅一贯抓紧时间。
B“哪里有天才?”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①不知道哪里有天才。
②世上没有天才。
③到哪里去找天才。
【4】第3小节写鲁迅抓紧时间“一直工作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这一节中有三处表示时间的词语更能体现这一点,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了解哪些有关鲁迅的事,请简单介绍一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 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 )会使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1.给短文中没加点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周密——( ) 勉励——( ) 恶劣——( )
4.用~~~画出本段中的过渡句。
5.从文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有
的科学精神。
14、阅读《父亲的菜园》片段,完成练习
春天到了,父亲在他的新菜园里,种上了豌豆。望着这一块贫瘠的土地,我问父亲:“豌豆真的能长出来吗?”
父亲摸摸我的后脑勺,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
我似信非信地点点头。没过多久,种子发芽、出苗,菜园里长出了一片绿绿的豌豆。
就在我做着吃香喷喷的炒豌豆的美梦时,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我有些疑惑不解,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1】给多音字组词
种 zhǒng________ zhòng________
似 sì________ shì________
难 nán________ nàn________
【2】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①信心十足:________。
②疑惑不解:________。
【3】我为什么疑惑不解?父亲的话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
15、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改:
(1)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碧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您为我们付出来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那天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仿写句子)
【2】天气太热了,小狗只好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粗气。(改为双重否定句)
【3】小草长出来了,原野上到处一片碧绿。(改为比喻句)
【4】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改为反问句)
19、给下面句子换一换说法,句意不变。
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呢?(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风景线。
“心愿”,顾名思义,是发自内心的、渴望实现的愿望。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流畅,表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