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音节补充完整。
ch________ zh________ zh________ m________
吵 追 转 摸
2、古诗文名句填空。
1.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
3.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4.本是同根生,____________?
5.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可爱深红爱浅红。
3、写出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早听说此地的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好我的房间号码。(______)
2.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______)
3.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______)
4.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______)
5.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______)
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______)
7.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______)
4、比较组词。
寇( ) 躁( ) 遭( ) 欲( )
冠( ) 燥( ) 糟( ) 浴( )
博( ) 碑( ) 僻( ) 筒( )
搏( ) 脾( ) 劈( ) 桶( )
5、补全下列成语
1.充耳(_____) 忠言(_____) (_____)成功 (_____)价廉
2.纵横(_____) 别出(_____) (_____)欲出 (_____)窥豹
3.纷纷(_____) 半信(_____) (_____)为然 (_____)为一
4.当之(_____) 旁若(_____) (_____)葱葱 (_____)益彰
5.鱼贯(_____) 娓娓(_____) (_____)不解 (_____)约约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1】这是一首______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们,却得到皇帝特赐的火烛,享有特权。
【2】诗歌前两句用 、 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 、 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3】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5】诗歌首联当中“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比较阅读。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______和_____。
A.《马诗》是一首唐朝五言绝句,而《石灰吟》是一首明朝七言绝句。
B.《马诗》是一首边塞诗,我们可以从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看出。
C.《马诗》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写诗人回忆之前在战场上策马驰骋的激动人心的场景。
D.《石灰吟》一诗中的“浑不怕”的意思是毫不惧怕,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粉骨碎身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E.《石灰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具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马诗》的作者是明朝名臣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2】《马诗》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马,实际上是诗人自比为_________,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石灰吟》一诗,诗人以____________为吟咏对象,表明自己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诗中的“清白”一词,一是指_____________,二是指诗人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写到马和竹的诗句有哪些吗?试各举一个例子。
马:____________________
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独在异乡为异客, 。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
【2】“独”的意思是_________,“倍”的意思是_________。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______,是农历_______这天。诗中提到的习俗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
9、阅读新体验。(18分)
聪明人的眼光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一位眼光敏锐、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的智者。
有一天,林肯独自一人来到华盛顿的大街上,那时还没有电视等先进的媒体传播,他只要稍加改装,就不会被人认出来。忽然,他发现在一家名为《智慧》的杂志社门前围了一大群人,于是,他也好奇地凑了上去。结果发现,在华丽的墙壁上竟钻了一个小洞,洞旁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不许向里看!”然而好奇心还是驱使人们争先恐后地向里观望,林肯也顺着小洞向里看,原来里面是用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组成的一本《智慧》杂志的广告画面。
林肯总统觉得这家杂志社的广告很有创意,回来就吩咐秘书为自己订了一份。果然,《智慧》杂志不论内容编排、版式装帧、封面设计,还是质量,都堪称一流,颇受林肯的喜爱和青睐……这天,林肯处理完一天的公务,顺手拿起一本新到的《智慧》杂志翻起来,翻着翻着突然发现这本杂志的中间几页没有裁开。林肯很扫兴,顺手将杂志放在一边。晚上,林肯躺在床上突然想起了这本杂志:这既然是大家喜爱、风行全国的杂志,在管理方面应该是十分严格的,按常理决不会出现这种连页的现象。他由此联想到杂志社在墙壁小洞上做广告的事,难道这里面又有什么新花样?
他翻身下床,找到这本杂志,小心翼翼地用小刀裁开了它的连页,发现连页中的一页内容竟被纸糊住了。林肯想,被糊住的地方大概是印错了。但印错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好奇心驱使林肯又用小刀一点点地撬起了糊纸,下面竟写着这样几行字:恭喜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获得了本刊1万美元的奖金,请将杂志退还本刊,我们负责调换并给您寄去奖金。——《智慧》杂志社编辑部。
林肯对编辑部这种启发读者智慧和好奇心的做法极其欣赏,便提笔写了一封信。不久,林肯总统便接到新调换的杂志和编辑部的一封回信:总统先生,在我们这次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只有8个人从中获得了奖金,绝大多数人都采取了寄回杂志社调换的做法,看来您的确是位真正的智者。根据您来信的建议,我们决定将杂志改名。这本杂志,就是至今仍在风靡世界的《读者文摘》。
在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机遇就摆在300人的面前,但绝大多数人熟视无睹,只有8个人在“平凡”之中发现了“非凡”,获得了奖金。
大地回春向万物发出了请柬,但并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机遇在人群中穿行,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去奋力捕捉。机遇的确时有时无,但与其抱怨没有机遇,倒不如历练发现机遇的眼光。变革时代,是一个机遇特别多的年代,也是特别需要有一双能发现机遇的眼光的年代。
(1)从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内。(6分)
眼光( ) 风靡( )
( )的大字 ( )的墙壁
( )地观望 ( )地撬开
(2)文章的第1自然段是讲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内容上起着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来。(3分)
(3)文章第2自然段中画线句子里的“不许向里看”改成“请向里看”好不好?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恭喜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获得了本刊1万美元的奖金”一句与文中哪句相照应?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
(5)面对没有剪裁开的《智慧》杂志,林肯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着用“先……然后……接着……最后……”连起来说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杂志社编辑部认为,林肯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简要说说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开心阅读。
两个电话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晚都没睡好。第二天一上班就匆匆给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①
儿子只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他喋喋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撂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颤巍巍的:“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②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③
在寒流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有点发懵(měng)。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疾风(jī jí) 呜咽(yàn yè) 乘虚而入(chéng chèng)
宁肯(níng nìng) 问候(hóu hòu) 结结实实(jiē jiě)
【2】仔细阅读文中画“ ”①处的内容,这里的省略号表示( )
A.他的话还有很多很多,被省略了。 B.他的话还有很多很多,被打断了。
【3】仔细阅读文中画“ ” ②处的内容,这里的省略号表示( )
A.母亲的话还有很多很多,被省略了。 B.母亲的话还有很多很多,被打断了。
【4】仔细阅读文中画“ ”③的句子,“他”愣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一句什么谚语或诗句?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个故事,你最想为你的爸爸或妈妈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童 年 乐 事
我的生活兴趣很广泛,也很平凡。我喜欢热闹,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群里钻。记得小时候在北平的夏天的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猛一回头,看见黑黝黝的夹竹桃花盆里,小猫正在捉壁虎,不禁吓得呀呀乱叫。但是把板凳往前挪挪,仍然怂恿着大人讲下去。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北平有一种穿街绕巷的“唱话匣子的”,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最盼望的“唱话匣子的”来了!他背着“话匣子”(后来改叫留声机,现在要叫电唱机了),提着大喇叭。我看见了,就飞跑进家,一定要求母亲叫他进来。母亲搅不过我,总会依了我。只要母亲一答应,我又拔脚飞跑出去,还没跑出大门就喊:
“唱话匣子的!别走!别走!”
其实那个“唱话匣子的”,看见我跑进家去,当然就不再走了。“唱话匣子的”把那大喇叭装在话匣子上,然后摆上百代公司的唱片,把弦摇紧,唱片转动了,先是那句开场白:“百代公司特请梅兰芳老板唱《宇宙锋》。”金刚钻的针头在该退休的唱片上,摩擦出吱吱扭扭的声音,刺刺啦啦地唱起来了,有时像猫叫,有时像破锣。如果碰到新到的唱片,还要加价呢!因为是熟主顾,最后总会饶上一张《洋人大笑》的唱片,还没开转呢,大家就笑了,等到真正洋人大笑时,大伙儿笑得更凶了,乱哄哄的,唱片里,唱片外,笑成一片了。
我所记忆的童年生活,都是热闹而幸福的,是真正的快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快乐。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怂恿( )( )
黑黝黝( )
话匣子( )
【2】“我”听鬼故事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唱话匣子的!别走!别走!”一句中,连用三个“!”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胡杨树
七月中旬,我去新疆穿越了戈壁。我看见——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多姿多彩的西域风情,连绵起伏的沙丘错落有致,胡杨树铁干虬枝,龙盘虎踞,顶着戈壁滩上的烈日,迎着大漠的雄风,吮吸着脚下土地中贫瘠的养料傲视众生。戈壁滩上大片的胡杨树林将我深深地迷住了,让我惊叹的是——胡杨树铁骨铮铮的树干,形状千姿百态,有的似鲲鹏展翅,有的像骏马扬蹄,还有的如纤纤少女,简直就是一座天然艺术宫殿,那鬼斧神工般的形态,更使我感到大自然的壮美。我看见——蓝色的天空下,荒凉的土地上,活着的绿色胡杨与死去的灰色胡杨交织地站在一起,千姿百态,神情傲然。胡杨树不高,特别是树干短,树叶小而茂盛,它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活着。我感受到——胡杨从不因自己生活的贫瘠而放弃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胡杨,是戈壁滩与沙漠的骄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尤其以强大的生命力闻名,素有“大漠英雄树”的美称,胡杨树有着对生命的执著和渴望: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的不朽——这就是胡杨树的品性,沙漠中的脊梁,就是禀性高贵而倔强的胡杨树!我觉得——矗立在戈壁滩上的胡杨,就像颠沛一生但决不向命运妥协的强者,双手伸向天空无声地呐喊,向苍天诉说着不屈的灵魂!
我爱胡杨树,更爱那些具有胡杨树的品性的人们!
【1】根据下列意思从本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写在括号里。
①像虎蹲着,像龙盘着,形容地势险要。________
②好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________
【2】选文采用________的写作方法,赞美了________,更赞美了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一个体现胡杨树外形特点的句子。
【4】仔细阅读文章第二段中划线的句子,再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
【5】举例写写你身边的什么人具有胡杨树一样的品质?
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 充满)了这间小屋。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 抓住)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
【1】敌人派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为了抓____________,表现出他们的心虚。
【2】找出文中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用“__”画出,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
【3】第一段用的是什么描写( )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静态描写
【4】用“√”圈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5】用选文中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匆匆(节选)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用“ ”画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
【2】读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第一个“赤裸裸”指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赤祼祼”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____________的思索,思索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你知道的关于“时间”的名句写在下面。(课本上本单元的句子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母亲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作业时要认真,尽量避免不出现差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对我们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入大学,我也就欣慰了!”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否能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__________,就 __________ ;
如果你是__________ ,就 __________ 。
(6)你积累谚语了吗?写下来三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1】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把”字句) 。
(改成“被”字句) 。
【2】这支笔难道不是小红的吗?(改成陈述句)
【3】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改为转述)
【5】我们讨论并听取了别人的意见。(修改病句)
【6】这件事是真的。(改为反问句)
【7】天上的星星闪亮亮的。(改为比喻句)
19、按要求句子,
(1)高大挺拔,叶子油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都佩服敢于犯颜直谏、公正扩法的狄仁杰。(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说:“你放心吧,这里对我太重要了,我哪能轻易离开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天祥崇高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无数有志气的青年。(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句子改成反问句。
人人都需要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下面的要求,分享让你难忘的民风民俗。
你的家乡有什么独特的风俗呢?请以“难忘的____________(节日风俗)”为题,写一种最令你难忘的风俗。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清楚风俗的特点和来历,重点描写活动场面及自身的感受;③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