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攀枝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照样子,写出下列习俗的寓意。

    例: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1.元宵节的时候吃元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年时吃饺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年的时候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端午节吃粽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下面横线上默写《七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诗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兄弟,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画龙点睛地提示诗歌主题,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选自____,“弈”的意思是(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文中的两个小孩围绕( )展开辩论,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作者是( )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举了三个具体的事例: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4)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循旧。

  • 4、写近义词。

    仔细________     勤劳________     甜蜜________

    飘扬________     有趣________     发颤________

  • 5、修辞在线。(写出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

    1)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______

    2)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______

    3)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 ______

    4)在春天快要到来的时候,太阳在空中散步的时间越来越长。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诗歌鉴赏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九。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①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蜿蜒曲折。

    1根据诗歌内容,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首诗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联和其他几句诗的关系是什么呢?试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填空并答题。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带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诗的前两句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全诗抒发了他_____

  • 8、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受不一样的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从这首诗的题目上看,这是一场________(季节)的雨。

    2诗中描写“雨前”的诗句是“________ ”;描写“雨中”的诗句是“________ ”;描写“雨后”的诗句是“________”。

    3从全诗来看,诗人所描写的雨是(   )

    A.和风细雨 B.毛毛细雨 C.连绵阴雨 D.疾风骤雨

    4这样选择是因为诗中的“________” 四个字和“________ ”三个字给出了答案。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能力。

    (A)人一生的时间表 (以平均年龄72岁计算)

    项目

    时间

    占比

    吃饭、睡觉

    29年

    40.3%

    学习、工作

    18年

    25%

    娱乐休闲

    12年

    16.7%

    交通

    6年

    8.3%

    做家务

    6年

    8.3%

    其他

    1年

    1.4%

     

    (根据新浪网材料整理)

    (B)  《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

    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C)   时间都去哪了

    一份调查显示,小学生重视阅读的人数达到了82.3%,但每周阅读时间3小时以上(即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合格标准)的人数只达到52.30%,每周阅读5个小时(读书人群的标准)以上的人数只有22.90%。并不长的阅读时间,却成了近半数小学生无法完成的任务。

    学生们的阅读时间都去哪儿了呢?不可否认,阅读假如不能从自身兴趣出发,缺乏适宜的读物和恰当的引导,完全成为一种任务,这样的阅读难免无趣而令人心生抵触。那些阅读不足的学生,未必全是因为时间不够用,也不排除这类压根没有被调动起阅读兴趣的。不过,假如没有时间和闲暇,阅读这事儿,难免陷入“皮之不存”的窘境。看看如今学生们的时间表,被各种课业排满,被“学而思”塞满,甚至连周末都要赶场,睡眠时间都难保,不阅读尚且觉得时间不够,身心疲惫,阅读时间简直无从谈起。

    学生阅读时间不足,并不能全归咎于学生们缺乏阅读积极性,或是没有养成阅读习惯,而很大程度上与课业负担尤其是知识性学习的过度挤压有关。这种以牺牲阅读时间为代价的学习,极有可能是另一种揠苗助长。

    1根据材料A,做作业应该在“________”这一项,占比________

    2材料C中“皮之不存”和“学而思”的引号作用是(  )。

    A.相同 B.不同

    3材料C第1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

    4围绕“时间都去哪儿了”,三则材料表达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请逐一概括。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麻雀

    麻雀,也许你不会注意到它,但当它飞到你面前时,你会突然感到它是那样可爱。它有着一身嵌有斑点的羽毛,一对时常拍打的小翅膀,再加上那摆动自由的小尾巴,凑成了一个可爱的它。春天不知不觉地走来。当春雷还没有敲响的时候,花儿已经开始打扮自己。柔柳用它纤细的枝条向人们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小溪也亮开了歌喉,用甜美的歌声送走了严冬。啊,就在这里,它也来了,舒展自己的羽毛,展翅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 春光下,它随着微风调皮地飞来飞去。时而飞到这儿的屋顶上;时而飞到那儿的院子里;时而高兴地围着树顶转圈圈;时而欢快地在路边蹦蹦跳跳。有时它找到了食物,先绕着食物跳来跳去,直到它高兴够了,才美美地吃起来。还有的时候,一大早儿,我还没有起床它就来了,站在屋顶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像是在催我起床。 它是谁?它就是麻雀,活泼可爱的麻雀。它那叽叽喳喳的叫声,多么像一首动人的春光曲。

    (1)用“——”画出一个排比句,用~~~~画出文中的设问句,并说说设问句在此起到什么作用?

     

    (2)认真读上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麻雀的?

     

    (3)把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写下来,并说说你喜欢这个句子的理由。

     

     

  • 11、课内阅读。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1请在这段文字中找出两个成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什么句型?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写出一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同样的道理指的是(   )。

    A. 任何一种橘树种到淮北都只能结成枳。

    B. 齐国的人到楚国都可能做起盗贼来。

    C. 橘树的变化和人的变化是相同的原因。

    4对于水土一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文中两个水土的意思是一样的。

    B. 第二个水土指的是国情及国民情况。

    C. 第一个水土指的是人们的生存环境。

  • 12、阅读《北京的春节》(节选),回答问题。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1说明灯的数量的词语是_________;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_________

    2这个选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历)声喝(hē hè )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è é)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叶),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fó fú)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sì shì)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用“——”画出来。

    2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厄运是什么意思?本文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着越来越短的蜡烛,杰克会想些什么呢?写出杰克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购买上帝的小男孩》

    购买上帝的小男孩

    ①一个才几岁的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们莫名其妙,一个一个地都把他打发走了。

    ②天快黑了,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他。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什么呀?”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他要救大人的命。

    ③说到这里,你一定以为这个小男孩是儿子,要救他父亲的命吧?不,他们不是父子关系。前不久,他叔叔帕特鲁普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于是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④老头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⑤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

    ⑥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⑦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那个天文数字,差点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帮他把钱全付了。那个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退下来后,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花重金聘来的。

    ⑧帕特鲁普感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头,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⑨后来,帕特鲁普收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你能有邦迪这个侄子,实在太幸运了,为了救你,他拿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是他挽救了你的生命,但你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选自《短小说荟萃》)

    【1】文中的小男孩购买上帝是为了救谁?( )

    A.父亲

    B.邦迪

    C.帕特鲁普

    D.亿万富翁

    【2】老头认为是谁挽救了帕特鲁普的生命?( )

    A.“上帝之吻”牌饮料

    B.邦迪

    C.真正的上帝

    D.顶尖医学专家

    【3】下列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一项是( )

    A.亿万富翁重金聘请医疗小组治好了帕特鲁普,说明金钱就是上帝。

    B.帕特鲁普喝了“上帝之吻”牌饮料,说明饮料对身体有好处。

    C.真正的上帝是人们善良的心,人们的爱心才能真正救人。

    D.帕特鲁普的生命是小男孩用一美元挽救的。

    【4】当帕特鲁普收到那位老人的来信,内心激动不已,他心里会怎么想呢?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祈祷。依然没从洞里传来好消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直述句与转述句转换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玲在中队会上说,她负责帮助肖兵补习生病时落下的功课。(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到楼上。(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对我说道: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脸上有很多皱纹。(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亲身体验,怎么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理想是一块璞玉,需要你去打磨、雕琢。

    理想是一粒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不阅读,不观察,连日记也写不好,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所有敌人都投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照样子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我们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例:你这样做怎么能行呢?我不是跟你说过多次了吗?

    你这样做不行,我跟你说过多次了。

    1、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应用文写作。

    学校大队部决定于7月1日组织3——6年级队干部去光明街道进行社会调查,要求参加者穿上校服、佩戴红领巾和队干部标志,上午8时在校门口集合出发。请你代学校大队部写一份通知,注意把格式写正确,书写端正,行款整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