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许昌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凛然   视______如归   百折不______   义无反_______

    ______后继   奋不______)(_______  临危不______   ______胆忠心

  • 2、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1)(       )的居处——开门见山

    (2)(       )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3)(       )用兵——以一当十

    (4)(       )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5)(       )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6)(       )断案——铁面无私

    (7)(       )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8)(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 3、把诗句作为谜面,猜一成语。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触景生情)

    1.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____

    3.危楼高百尺。____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____

    5.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____

  • 4、说说我国古代对下列不同年龄的称谓。

    13岁:____________ 15岁:____________  20岁:____________

    30岁:____________ 40岁:____________  50岁:____________

    60岁:____________ 70岁:____________  80-90岁:__________

    100岁:____________

  • 5、根据要求写成语。

    (1)形容路途遥远的成语如:天涯海角

    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2)含有数字的成语如:九牛二虎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由动宾结构组成的成语如:翻箱倒柜

    _______  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如:无独有偶

    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词语。

    故人:____

    辞:____

    烟花:____

    下:____

    唯:____

    2这首送别诗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___;送别的时间:____;故人的去向:______

    3后人评说本诗是千古丽诗。请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内阅读。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节日)的景色。后两句描写的是寒食节的一个特殊情景——万民禁火,然而皇帝却恩赐蜡烛给王侯贵族.到了夜晚王侯贵族之家灯火通明,典型的“只准州官放火,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人们常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飞入菜花无处寻。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

    3“急走”的意思是________

    4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

    B.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

    C.“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

    D.“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

    5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图书馆办证须知

    办证: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与外籍人士持有效证件(身份证、军人证、护照等)均可办理读者证;未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与外籍人士申办读者证需持户口簿或由其监护人持身份证办理。

    办证步骤:

    ①请读者凭有效证件领取申请表,按实际情况填写完整的个人资料(外地和外籍读者需填写本地住址及电话),并选择需开通的读者证功能。

    ②请于一楼总服务台办理登记手续并交付办证费用,领取读者证。

    读者证类型一览表

    借阅类型

    权限

    押金

    1级

    总书价不超过100元,可借图书3册。

    50元

    2级

    总书价不超过200元,可借图书5册。

    100元

    3级

    总书价不超过400元,可借图书10册。

    200元

    4级

    总书价不超过600元,可借图书15册。

    300元

    以上4种类型

    均可通过互联网使用本馆海量数字资源,浏览和下载专业资料。可使用本馆电子服务区资源(外网2小时,内网2小时,外网需18周岁以上方可使用)。

    免费

    【1】如果你独自到这个图书馆办理读者证,需要准备的有效证件是( )

    A.小区出入证

    B.军人证

    C.户口薄

    D.地铁乘车证

    【2】班主任王老师想借阅14本书,总书价超过了400元,他需要办理( )级读者证才可以借阅。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3】只要你办理了图书馆任意一种读者证,就可以享受下面( )种服务。

    A.可通过互联网使用本馆海量数字资源,浏览和下载专业资料。

    B.可不限时间使用本馆电子服务区内网和外网资源。

    C.可不限时间使用本馆电子服务区内网资源。

    D.可不限时间使用本馆电子服务区外网资源。

    【4】如果你是图书馆的志愿者,一位成年外籍人士向你咨询如何办理读者证,你该怎样向他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

    北京的春节(节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断(jiān  jiàn),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jiào  jué),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 姿势)与娴熟(技艺 技能)。

    1用“√”再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选文按照___________顺序,分别描写除夕和初一的特点。除夕的特点是___________,初一的特点是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

    3除夕的活动具体有哪些?把它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鞭”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鞭”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鞭子;②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③成串的小爆竹。请给下列加点的“鞭”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快马加_____  (2)放_____  (3)教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___________句,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的作用。

    6古今文人曾写下许多描写春节的诗词,请你试着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_____这是什么_____那是什么_____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_____动物以及宫室_____器用_____名目有四十多_____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给文中画线句子加标点。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________这是什么________那是什么________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________动物以及宫室________器用________名目有四十多________

    2“________”画出写内洞很黑的句子。

    3用波浪线画出表示金华双龙洞名字由来的句子。

    4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请想象其中的两种,用打比方的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①“去的”指的是_______的时光;“来的”指的是______的时光。

    ②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______的强烈感叹。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①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选段中与这句话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是哪一个分句?请用“______”画出来。

    ②“茫茫然”写出了( )。

    A.大干世界的广阔无边

    B.阳光的耀眼充足

    C.眼前光景的模糊不清

    D.内心的迷茫

    【3】选段中画横线的部分,作者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抓住了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节,写出了时间在生活的____________间匆匆流逝。

  • 13、阅读理解

    那个星期天(节选)

    ①……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②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清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边,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惶(______)  急遽(______)  消逝(______)

    【2】第①段中三次用到“一声不吭”,第一次“一声不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一声不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第三处一声不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感受。

    【3】第②段中写“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请你用“      ”划出文中描写光线变化的句子,再联系上下文体会“漫长而急遽”这对反义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划线句抓住了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语言来描写,从中你感受到母亲此时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怎么看待作者笔下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段结尾写男孩“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男孩的希望彻底破灭,他感到无可挽回的失望和伤心。

    B.男孩在光线的变化中,感受到了时间消逝永不再来的惆怅。

    C.男孩幼小的心灵里,第一次有了人生无奈、不可能事事如愿的伤感。

    D.男孩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愧疚,决定任由时间流逝,不再责怪母亲。

  • 14、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填空。

    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吃粽子的历史

    春秋时期

    出现茶叶包黍米的“用黍”.竹筒装米的“筒粽”

    晋代

    品种增多.粽子被定为端午节食品

    唐代

    粽子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宋朝

     

    出现果品入粽的“蜜饯粽”

    元.明时期

    品种增多.包裏料变为箬叶,后又变成芦苇叶

    清代

    出现“火腿粽子”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始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曾城说等,其中纪念屈原说最受认同。

    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中国站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1端午节已有__________多年历史。它的由来,最受认同的是纪念____________说。

    2在晋代,___________被定为端午节食品,在__________开始出现蜜钱粽。

    3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____________的节日。我们是从_________年开始在端午节这一天放假的。

    4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另外三个是春节、_____节、中秋节。我知道春节的习俗有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字句)战士们消灭了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奶奶对小明说:我小时候可没有你这么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爱说脏话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改为陈述句)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改为夸张句)桂花开了,离得很远就闻到了香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改为比喻句)小刚跑得非常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改为比喻句:)学校门口有两棵松树,又高大又威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缩句:  

    改为反问句:

    (2)拉骆驼的说,它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改为语言描写的句子:

    (3)爸爸想了想,笑着说:也许你的想法要美些。

    改为转述句:

    (4)《牧童》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写的。

    修改病句:  

    (5)春天的早晨时最美好的季节。

    修改病句:  

    (6)小宁整天好吃懒做,虚度光阴,我会用   劝他。(写《偶成》中的名句)

    (7)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流成河相关的名句是  

    (8)花园   像   我们 美丽的   大   一个 的 校园

      把上面的词语合并成一句通顺的话:

    9用“骄傲”的不同词义造句。

    (指不谦虚)

    (指很自豪

     

  • 17、请分析下面语句的意思:

    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 18、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加工厂。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读写迁移

    文章详略得当地描写了上元佳节的各种花灯。在元宵节的晚上,你看到过哪些花灯?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描写一下。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