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营口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枸: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劲: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讲诉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人认为__________,另一人认为__________,为此双方各执一端,争持不下,就连孔子这样有学问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__________的态度。

  • 3、把成语补充完整。

    ________    _____劳任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中送______    _________

    ____ 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 4、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古典名著?请写出书名及作者。

    ①青梅煮酒论英雄      ________》;________

    ②西天取经            ________》;________

    ③刘姥姥进大观园      ________》;________

    ④误入白虎堂          ________》;________

  • 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古今义

    1弓缴而射之

    古: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之矣

    古: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古: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及其日中如探

    古: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②逾:更加。

    【1】发挥想象,描绘“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所展示出来的画面。

    【2】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的情感。“逾”字体现了杜甫诗歌“炼字精到”的特点,它的妙处在于__________

  • 7、古诗鉴赏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文天祥是   朝的爱国诗人,《过零丁洋》的体裁是   诗。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千古名句,你能从中品读出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概?

    答:

    (3)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

    注释: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⑶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 8、欣赏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为线索,从“_____”起,到“____”终。以“____”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____”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匆匆》片段,回答问题。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用“ ”画出选段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是把 比作

    【2】“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中“痕迹”指 _______ ,“游丝样”是指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 ________________

    【3】“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____________.“赤裸裸地回去”指__________

    【4】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1】把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画上“___”。

    【2】文中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美好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景物描写衬托了“我”内心的(  )

    A.豪情万丈

    B.难过伤心

    C.喜悦兴奋

    D.无奈委屈

  • 11、现代文阅读。

    到此一游想到的

    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赫然刻着“×××到此一游的汉字。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   )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   )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都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无视一米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中国游客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这句提醒更有特殊意义。

    面对到此一游的刻字,在媒体大讨论中,谴责、反省成了评议这场风波的主调。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公开道歉,并承担疏于教育的责任。年轻人犯错,上帝也会原谅,尤其是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我们应予以必要的宽容并助其改正。同时,我们也应以此为镜、检视自己:在公共场所我有随意吐痰的习惯吗?行驶在拥堵的公路上我有随意变道的举动吗?在别人排队等候时我有加塞插队的行为吗?在网络空间争论是非时我有恶语相向的粗口吗?我们更要问一问,这种不文明行为何以会代代相传?何以会走向世界呢?

    平心而论,这一回的到此一游远涉重洋,是国人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君不见,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上,这样的胡涂乱抹实在屡见不鲜:北京故宫大水缸上的划痕,杭州岳飞墓前秦桧夫妇被捏得发亮的鼻子,苏州千年古塔上的涂刻……这些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国人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不是问题。然而,很多人却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生活上逐渐富裕的我们又怎能放任精神文明的贫乏?政府部门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提高国人文明素养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让我们在心上刻下这令人蒙羞的到此一游,以此自戒自省,规范言行,为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自己的力。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中受到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的括号内可以填上关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字在屡见不鲜一词中的读音是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___________句,把它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②段中说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现代文阅读

    上天种的花

    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叫起来。

    ②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整个模样,像一把白色的伞,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它的形状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灰不啦叽、薄薄的几乎没有一点厚度的叶片,细而瘦弱的茎杆,看着就让人生厌,没过两天就被太阳晒得蔫巴了,无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风干而裂成几个口子的叶片,最终萎缩、tān(   )倒在地面上。

    ③眼前这个是什么呢?从没人种植,怎么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和那“狗尿苔”是一类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这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再停两天就可以采下来了。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似的,心里美滋滋的,只有到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了世上还有和肉一样吃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为了防止鸡、鸭、小猪来糟踏,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个破碗扣着它,我们就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以防它惨遭袭击,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我们把长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下到面条锅里的时候,我们就双手支着小脑袋,眼巴眼望地等着饭菜飘香的时刻。

    ⑥往日只洒些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好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绵软、滑溜、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的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也确实是少见的爽口,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只可惜太少了,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

    ⑦后来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湿的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

    ⑨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⑩是么?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读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通俗易懂,我们欣然接受了。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呢。

    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做得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时候,我们从不争不抢,你推我让。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和身边的每个人相处,母亲满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脸上挂着了。

    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但总认为有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时刻在天上方严肃地注视着,自己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那双法力无边的视力之内,所以我们坦诚做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我们爱自己的手足和亲人,进而去爱他人,爱这个人间。

    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tān(______)倒

    【2】阅读选文第①——⑩段,完成下面表格。

    事件发展过程

     

    看守蘑菇

    B

    品尝蘑菇

     

    人物内心变化

    惊奇欣喜

     

    小心翼翼

     

     

    【3】赏析第②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⑥段“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⑨段和第段中“上天种的花”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抗疫知识: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愈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出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抗疫人物:

    钟南山:八十四岁的抗疫逆行者

    1月18日,星期六,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到赶往武汉的紧急通知。时值春节前夕,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陆续踏上回家的路。当天去武汉的航班已无机票,火车票也非常紧张。颇费周折,钟南山才挤上了傍晚5点多从广州南开往武汉的高铁。①走得非常匆忙,他甚至没有准备羽绒服,只穿了一件咖啡色格子西装。

    上车无座,他被安排在餐车一角。②当天,钟南山在餐车小憩的照片在朋友圈里刷屏:满脸倦容,眉头紧锁,闭目养神,身前是一摞翻看的文件……

    这一天,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新增5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钟南山提醒公众的同时,却选择了逆行。

    “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1月20日,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关键时刻发出的“预警”,为控制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蔓延赢得先机。

    自挂帅出征以来,钟南山始终冲在前线,始终如铁人般拼命:4天内奔走武汉、北京、广州三地,长时间科研、开会、远程会诊、接受媒体采访,甚至在飞机上研究治疗方案……

    有人曾这样评价钟南山: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他回应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出自《科技日报》

    材料三   抗疫中的文化现象:

    捐赠“寄语”为何钟爱传统诗词

    席卷全球的疫情,给我们带来苦难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文化现象。其中你来我往在捐赠物资上贴“寄语”,甚至成为一些国家展示文化内涵的一种方式。

    其发端,是今年2月初我国疫情暴发时日本捐赠物资上所贴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捐武汉),“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捐湖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捐大连)等诗词名句,当时暖哭了无数中国网友。

    在日韩等国暴发疫情后,中国向日本提供病毒试剂盒等抗疫物资,贴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向韩国大邱市紧急捐赠口罩,贴有“道不远人,人无异国”;中国援助法国的医疗物资贴有“千里同好,坚于金石”,这些都在各国民众中引起广泛共鸣。

    那么,诗词或类似诗词的偶句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性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最主要有三点:一是精炼雅致的语言,二是真挚深厚的情感,三是和谐优美的节奏。在疫情封城封区的压抑中,这些要素构成了很大的精神安慰,或者说精神能量。——出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①袍:长袍 ,即今之斗篷。②王于兴师:国家要出兵打仗。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③同仇:共同对敌;④泽:内衣,指今之汗衫。⑤作:起。⑥裳:下衣,此指战裙。⑦甲兵:铠甲与兵器。⑧行:往,前进。

    【1】读材料一、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1月20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新增5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 )

    (2)材料一中加点的词语“部分”一词说明因新冠病出现“毒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或脓毒症休克”的比例非常之高,有将近一半,“部分”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严谨性。 ( )

    (3)材料二中划“        ”的两处句子相互呼应,钟南山院士提醒民众“不要去武汉”,自己却选择逆行,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医务工作者不惧生死,无私奉献的精神。( )

    【2】读材料二中划“ ”的句子,完成下列习题:

    (1)读句①,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地描写钟南山的穿着?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②,作者着重描写了钟南山的神情,从他的神情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在捐赠物资上贴‘寄语’,成为一些国家展示文化内涵的一种方式。”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举了哪些事例?请进行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三、四两则材料,完成下列习题:

    (1)“修”字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在文中的意思是( )

    A.装饰            B.整治          C.剪或削            D.兴建,建造

    (2)日本在捐给湖北的抗疫物资上贴“寄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关于这一寄语所表达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湖北因受到疫情影响,没有足够的防护服,日本给予捐赠。

    B.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将同穿一件战袍,一致对外侵略。

    C.疫情当下,日中两国团结互助、共同抗疫。

    D.中国抗疫物资缺乏,非常需要日本等国的支援。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有个谜:西坡长满杂树,东坡只有雪松。原因是西坡雪小压不断树枝,东坡的雪松枝丫会弯曲,把雪抖落再反弹,其他树没有这个特点都死了。

    1.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仿写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比喻句)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拟人句)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改写句子

    1)他家的房间很小。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在长长的塑胶跑道上尽力奔跑的姿势吸引了许多同学赞赏的目光。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

    3)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变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

    4)约翰对左眼失明的弟弟布朗说:刚才我努力眯紧左眼,很吃力,所以没瞄准。你比我有优势,因为上帝替你蒙上了左眼,你可以心无旁骛,专心瞄准目标。

    变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说:“两周前我就让人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钥匙在我这里。”(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放学的路上,一个人向家里走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 你们的家庭踌躇不决地把你们奉献给国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羞得无地自容,但这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仿写一个含有破折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革命先辈心怀崇高理想,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仁人志士心怀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你的理想是什么呢?请先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再写写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题目自拟,字数在45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