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
例:落落大方(AAB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 )七八( ) 万( )更新 ( )然不同
( )灯结( ) 哄( )大笑 能( )善( )
两( )三( ) 青面( )牙 优( )( )哉
(1)这只小牛( )地在河边吃草,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
(2)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场上处处( ),到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3)人生就像一座山,站在山脚与山顶的感觉是( )的。你如果想要获得登上巅峰的快乐,就应当加倍努力。
3、将下列诗文补充完整。
1.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
2.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
3.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
4.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4、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载: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蒙: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3.模: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4.氓: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瀑: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焉知( )( ) 万( )更( ) 杯弓( )( )
( )空见( ) 见( )知( ) 闻( )起(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的______既是说石灰______的颜色纯洁,又指人______的情操。现在人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描述志士仁人不畏艰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和美好名声。
【2】解释下列词语。
吟:__________________。 浑:_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5】这首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正月十五日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暗尘:__________________ (2)逐人:__________________
(3)游妓:__________________ (4)金吾:__________________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描写了什么景物?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两句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___。
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
【2】《竹石》是一首_____诗,是_______代书画家_________为自己所画的________图而题写的,他是借______言怀,表现了诗人那种______,______,不畏_____、_____的硬骨头精神。
9、阅读理解
橡胶带来的启发
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大约是在1817年诞生的。那时的自行车还很原始,除了车身和两个木头轮子之外,它( )没有坐垫,( )没有轮胎,这种自行车骑起来当然很不舒服。一直到充气轮胎被发明出来之后,自行车才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
说起来很有意思,自行车的充气轮胎竟然是位医生发明的。这位医生叫邓洛普,居住在爱尔兰。邓洛普的儿子很想有一辆自行车,为了满足他的要求,邓洛普就买了一辆送给他。小男孩很开心,他骑着车在铺满鹅卵石的街上跑来跑去。不用说,在这样的路上汽车肯定会颠簸得厉害,一不小心还容易摔跤。看着儿子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邓洛普非常心疼。
有一天,邓洛普用一根橡胶水管在花园里浇花。当他将橡胶管握紧、放松,再握紧、再放松的时候,橡胶的弹性启发了他的思维。他想:能不能把这根灌满了水的橡胶管安装到自行车轮子上,借此减少车子在行进时的震动呢?
按照这一大胆设想,邓洛普马上动手做了起来。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试验,他终于用浇花的橡胶管制成了一个轮胎。但是,( )这种轮胎装满了水,( )骑起来非常不方便。后来,邓洛普开始用气体来代替水。经过多次试验,充气轮胎终于在1888年诞生了。刚开始,这种新轮胎遇到了人们的嘲笑,但是,骑自行车的人很快就发现,用这种轮胎跑得更快,也更平稳。
有个叫迪克罗的商人在得知了这一消息后,专门开办了一个工厂来生产这种轮胎。后来,这个工厂就逐渐发展成大名鼎鼎的邓洛普橡胶公司。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原始的自行车轮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句,改成陈述句是:___________。由此可以体会到邓洛普医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人。
【4】“经过多次试验,充气轮胎终于在1888年诞生了。”对“终于”一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充气轮胎的发明经历了很长时间,不容易。
B.邓洛普医生做的试验次数很多,过程艰辛。
C.邓洛普医生的发明太慢。
【5】你还知道哪些发明也是从生活中受到的启发?请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为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zàn zhàn)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guàn guān)。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sāo shāo)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蘸________(zàn zhàn) 树冠________(guàn guān) 搔________(sāo shāo)
【2】用“________”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3】这段话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景物,它们汇成了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景物的色彩美。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感情。
11、阅读课外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①保尔不知不觉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②就是在这里,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了。保尔在原来设置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向陡坡,顺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
③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在坟墓周围摆上了用云杉枝编的花圈,像给这块小小的,墓地修了一道绿色的围墙。陡坡上挺拔的松树高高矗立,峡谷的斜坡上绿草如茵。
④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同志们就是在这里英勇就义的。他们为那些出生即贫贱、落地便为奴的人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⑤保尔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1】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这句话是对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
这句话是对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暗示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保尔瞻仰烈士公墓时的内心独白。
【3】读了这个片段,你觉得下面哪个词语最能概括保尔这个人物的特点?( )
A.平易近人
B.积极向上
C.两袖清风
D.坚定不移
【4】简单说说读了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感想?你希望怎样对待自己的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亲口尝一尝
红军来到一座草木茂盛的山脚下。大家采了许多灰灰菜。这是同志们在长征途中经常吃的一种野菜。
灰灰菜要下锅的时候,贺龙来到事务班。他抓起几棵灰灰菜来,仔细地看了看。
“事务长,这种野菜吃得?”贺龙问。
“吃得,吃得,吃过多少次了,没有毒。”
“还是小心一点好,先别下锅。”贺龙说着,拿起一棵灰灰菜亲口尝了尝,感到特别苦。他咽下去后,又拿起几棵灰灰菜来,仔细地观察,发现这种菜与以前吃的灰灰菜叶子虽然很像,但根部多了一些细毛毛,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贺龙怕这种野菜有毒,又吩咐道:“先别下锅!”
这种野菜果然有毒!过了半个钟头,贺龙就呕吐起来,脸色也变得很难看。“贺老总吃野菜中毒了!”同志们急忙找来了卫生员。好在贺龙吃得少,没过多久,他就渐渐地恢复正常了。
幸亏贺龙亲口尝了尝这种野菜,使部队避免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从此,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经常亲口尝一尝。
【1】“果然”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此,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这句话中的“此”是指什么?为什么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时候尽(jǐn jìn)管来着 去来的中间 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 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 惋)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ní níng)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 怜怜 )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用“/”划去不正确的选项。
【2】朗读这段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豪迈、坚定、感慨)。
【3】《匆匆》是一篇______(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___。文章紧紧围绕“_________”二字,细腻的刻画了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
【4】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请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在下面仿写几句。
14、课外阅读
拥你入怀
①她病了,去医院诊断,是绝症。
②医生要她务必及时入院治疗,否则顶多只能再活一年,她拒绝了。那笔庞大的治疗费足以压跨大多数中国家庭,更何况她还是一名单身母亲,一个月只挣几百元钱。
③她的女儿才8岁,念小学二年级,很聪明,读书也用功,上学期还拿了三好学生奖状,得了几支圆珠笔和一大摞作业本。
④她回了家,女儿还未放学。她泪流满面,家里穷,相片还是女儿周岁时照的。那时女儿的父亲还在南方做生意,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不仅埋葬了他,还在她肩上添了一大笔债务。这些年,她与女儿相依为命。富在深山有远亲, 。她也算尝透人情冷暖。
⑤如今,她要走了,女儿还能指望谁?
⑥她抹掉眼泪,出了门,寒风凛凛,像一把三棱尖刀,捅入喉咙,并在里面搅了搅。她吐出一口痰,痰里有血,腥的。她买了很多菜,拎回家,作出满满一桌子好吃的,有鱼有肉,还有女儿最爱吃的小鸡炖蘑菇。女儿回家了,兴奋的大叫,忙问今天是什么日子。
⑦她心如刀绞,坐下来,不停地为女儿荚菜。女儿吃得很开心,没有注意到隐藏在她眼角的泪。
⑧这天晚上,她早早上床,把女儿搂在怀里,使劲地亲吻女儿的额头。她紧闭门窗,旋开了煤气阀。这种死法应该是最安静的吧。她默默想着,就听见女儿喊她:“妈妈,妈妈。”
⑨“怎么了?”她问。
⑩“妈妈,我今天考试了,语文,数学都是一百分。”女儿得意的说。
⑾“真乖。”她差点哽咽出声。
⑿“妈妈,你上次说,我考了一百分,你就答应我一个愿望。”女儿仰起脸,一双眼睛因为期待而闪闪发亮。女儿撅起小嘴:“妈妈,你不会耍赖吧?”
⒀“妈妈不耍赖。”她用枕巾挡住了女儿的视线,并把枕巾一角塞入喉咙,身子痉挛。她已经没法控制泪水。眼泪这种液体仿佛能把人烫伤,脸上火辣辣的。
⒁“那你以后再也不准哭,好吗?”女儿的声音不无迟疑。
⒂“妈妈不哭。”她急急忙忙地用枕巾拭泪。
⒃“还有,妈妈,如果你实在想哭,忍不住,那也请等我长到能把你搂入怀里时,再哭好吗?”女儿小声说道。
⒄“好的,妈妈一定做到。”她哇地一下哭出声,她松开女儿,下床,关了煤气,打开了窗子。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1)相互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心难过得像刀割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概括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是一对联中的上联,请根据它的内容想象出下联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六段划线句子是什么描写?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妈妈陷入绝境,先后作为了两种不同的选择分别是什么?让她做出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第⑦段,联系上下说说“她心如刀绞”表达了她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怎样理解第13段划线句子中“眼泪这种液体仿佛能把人烫伤”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的妈妈做出了两次选择,你更赞同哪一种选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成“被”字句
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
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列文虎克磨薄放大镜的四周。(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早上没吃饭,到中午时,肚子饿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儿对妈妈说:“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1】我们消灭了全部敌人。
(改成“把”字句) 。
(改成“被”字句) 。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3】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唱歌。
【4】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5】学校要开春季运动会,纷纷报名参加。(修改病句)
【6】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20、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应用文写作。
学校大队部决定于7月1日组织3——6年级队干部去光明街道进行社会调查,要求参加者穿上校服、佩戴红领巾和队干部标志,上午8时在校门口集合出发。请你代学校大队部写一份通知,注意把格式写正确,书写端正,行款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