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待候 闪烁 迟坉 兴喜若狂
B.照列 䀚首 漫灭 慢条丝理
C.寂静 镶金 疾病 莫不关心
D.撵走 乾坤 勤劳 金碧辉煌
2、下面句中划线成语用得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眼前这良辰美景,引起了季羡林的思乡之情。
B.毛主席站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若有所思。
C.犯罪分子在刑警到达前迅速逃离现场,他们真是神机妙算。
D.他丢失的玩具终于找到了,喜不自胜。
3、选词填空。
热烈 猛烈 强烈 剧烈
(1)风,( )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
(2)在( )的阳光下,那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水晶。
(3)孩子们( )地鼓掌,欢迎瑞恩的到来。
(4)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 )地颠簸着。
4、读拼音,写词语。
bái zhòu gēng zhī zhǒng guā jīn pé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bō lí duǎn dí mù tóng chí tá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电报 一( )香烟 一( )枕巾 一( )战斗
一( )卧室 一( )分离 一( )父亲 一( )烈士
一( )关心 一( )眼神 一( )责任 一( )阳光
6、看拼音,写词语。
luán shēnɡ rónɡ yán
( ) ( )
xiá ɡǔ yǔn shí
( ) ( )
miǎo mánɡ ɡuǒ jiā
( ) ( )
zhènɡ shí dàn shēnɡ
( ) ( )
7、起“雅号”。(选做题)
威尼斯的小艇真有意思!请你根据它的不同特点,给它起一个对应的“雅号”吧!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河上新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句子,写出句子描写的人物以及出自哪部名著。
1.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材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人物:__________出处:《________》
2.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人物:__________出处:《________》
3.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人物:__________出处:《_________》
4.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__________出处:《_________》
9、阅读理解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险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 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和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①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 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己无法从目前亼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 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 有高准确率。②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 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 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的使难度。
人脸检测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携带实体证件。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③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 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
④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 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刷脸”曾经被视为“奇异思想”,直到几年前,还是一句“调侃”之词。然而,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数字化生活的大环境下,如今“刷脸”已经成为现实场景,且呈日益普及之势,人们对于“刷脸”的需求和热情也与日俱增。人脸识别正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改变。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方便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待我们的脸,更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根据《新民晚报》首席记者谈璎同题文章改编)
【1】以 下 不 是 刷 脸 技 术 特 点 的 是 ( )
A. 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 B. 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
C. 采用海量人脸对比,有高准确率 D. 若容颜发生变化, 该技术都能进行无障碍识别
【2】关于“人脸检测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 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向题
B. 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
C. 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飓,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D. 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3】“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 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这里的“脸”在文中具体指代的是( )
A. 你脸部的各种器官
B. 你脸部的不同表情
C. 你的姓名、职业、手机号、脸及不同表情
D. 你的身份证信息
【4】第六自然段中的“弱隐私"加上引号,作用是( )
A. 表示特定的称谓,把未来时代都命名为“弱隐私”时代
B. 突出强调作用,强调的基刷脸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很容易被泄露引用网络上的说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其实性
C. 引用网络上的说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其实性
D. 哀示特殊的含义,意思是“刷脸时代”是没有任何隐私可言的
【5】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①、②、⑨④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刷脸技术或刷脸支付,请你选择其中一处,说说它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赵爷爷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他既担心别人会拿 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又担心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你能用文中的相关信息帮助他消除这两个顾虑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翠绿色的拱门,带着浓浓的艺术气质,在空中画出一个优美的hú dù( ),仍然是那样熟悉。我久久地望着,啊,没变,没变!我似乎又尝到了和小伙伴们手拉手欢呼着跑入拱门的喜悦,似乎又闻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之情。啊,kuò bié( )十多年的母校,我回来了!
走进大门,沿着石砌的甬道,穿过秋菊傲放、松柏常青的花园,踏着宽宽的石阶,我来到了宽阔的操场。
操场地面用六角形的石板铺成。老槐树、老榆树、松柏、海棠,紧紧地护卫着它,给它一分翠绿,给它一分清新。操场边,几幢教学大楼,在灿烂的秋阳下展示着它们的新姿。淡黄色的墙,红的瓦,绿的檐,长长的走廊,颇有古典风味。我漫步在操场上,xīn shǎng( )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lǎng lǎng shū shēng( ),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铃……”多么熟悉的铃声啊!像开闸后涌出的欢腾的潮水,学生们欢笑着从教室里涌出来,涌向宽阔的操场。有的爬绳,有的拍球,有的滑滑梯,玩得兴高采烈,个个脸蛋红扑扑的。
看,操场中间在举行长绳比赛,十几个精神抖擞的小男孩正在作准备,身上的运动服特别显眼。长绳刚一摆动,中间的一个男孩的腿就绊住了绳,周围的小学生善意地哄笑起来。被绊住的男孩低着头,红着脸,使劲搔着后脑勺,又重新跳起来。
我在一旁看着,不由得笑了。当年,为了集体的róng yù( ),我们也努力过,奋斗过。
记得四年级时的那次拔河比赛,我们全班同学拼命为那十个运动员加油,老师也在一旁助威。有几次红绸差点过了线,急得我们扯着嗓子大喊:“加油!加油!”恨不得跑上去帮着拉一把。最后,我们终于胜利了,捧着那金光闪闪的奖状,大家高兴得蹦啊,跳哇,虽然嗓子喊哑了,心里却甜蜜蜜的。
眼前的情景和我们当年是多么的相似啊!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陌生——( ) 忧伤——( ) 垂头丧气——( )
狭窄——( ) 现代——( ) 萎靡不振——( )
3.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该句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拟人句。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再次回到母校,走进校门,“我”不禁深情地说了一声“____________________”;看着教学大楼、花草树木,听着读书声,“我”回忆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听着“铃……”的铃声,“我”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跳长绳比赛,“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14分)
1913年8月,周恩来考入了天津南开学校。南开学校是一所全国闻名的学校,教师水平高,学生学业成绩好。但是南开学校考试难,课业重,学费也很贵。
当时周恩来是跟着伯母过日子,全家靠伯父给人家做工得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家境十分贫困。周恩来吃穿极其简朴。他常常带一小罐酱当菜吃;学校要求学生衣着干净、整齐,而周恩来只有一件蓝色长衫,只好晚上洗,白天穿。
周恩来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学习特别勤奋、刻苦。他不仅努力学好每门功课,成绩总是全班第一,而且课余还读了不少有关中国历史的书,所以作文写得非常出色,全校作文会考,周恩来总是名列前茅。
周恩来品学兼优,全校同学对他都十分敬重,老师们也对他赞叹不已。他那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全体老师的心。老师们经过热烈的讨论,一致要求学校免收周恩来的学费。学校接受了老师们的意见,周恩来成了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
(1)给文章加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
①名列前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品学兼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句。(4分)
① 勤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不仅……而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恩来为什么能成为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读第三小节,用“ ”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1分)
(6)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学生知识的积累迁移,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处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12、阅读:
特殊的圣诞礼物赛珍珠
(1)圣诞节前夜,鲍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第二天要干的事。他家里并不富裕,过圣诞节最使他高兴的,就是吃火鸡和母亲做的馅饼。他姐姐每年都要缝制一些圣诞礼物,而父母总给他买些他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一本书什么的。而他呢,也总是把零用钱攒起来,给他们每个人都买份礼物。
(2)他很爱他的父亲,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这让他感到很失落。他想,这个圣诞节他就十五岁了,该送给父亲一份更好的礼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老是到商店里去给他买条普通的领带。他侧身躺在阁楼的床上,眼睛望着窗外,心里琢磨着。
(3)记得小时候父亲告诉过他,耶稣是在牲口棚里诞生的。还说牧师和圣人来到牲口棚,给人们带来了圣诞礼物。想到这,他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对啊,我为什么不能在牲口棚里送给爸爸一件特殊的礼物呢?我可以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爸爸进去挤奶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干完了。这不就是给父亲的最好礼物吗?他凝望着满天的星斗,不觉得.意.地笑了。
(4)这一夜,他醒了好多次,每次都要擦根火柴,借着火光看他那只旧表。
(5)凌晨两点半他就起了床,悄悄下楼,轻轻拉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向牛棚。牛棚里,一头奶牛睡眼惺忪地望着他,显出惊奇的样子,好像在说:“你好早啊!”
(6)过去,他从来没有独自挤过奶,现在觉得似乎要做一件极不简单的事。他开始干起来:给牛添草加料,挤奶,接着打扫牛棚……诸事完成后,他便小心翼翼地关上牛棚的门。
(7)回到房间,他一看表,离四点只差5分钟了。他赶紧脱掉衣服,跳上床,像地鼠一样钻进被窝,用被子捂住头,尽力控制自己激动的喘息声,生怕父亲听见。这时,房门开了。
(8)“鲍勃,”父亲的声音,“虽然是圣诞节,但我们也得起来干活啊,孩子。”
( 9)“好——吧——”他故意装作还没睡醒的样子。
(10)“那我先去了,我得把事情先干起来。”
(11)门关上了。他仍躺在床上,忍不住笑出了声,想到等一会父亲就会明白一切时,他的心跳得都快蹦出来了。
(12)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接着门开了。
(13)“鲍勃!”
(14)“嗯,爸爸——”
(15)“你这小鬼,”父亲激动得话也被哽住了,“你这家伙骗了我,是不是?”
(16)“这是给您的圣诞节礼物,爸爸!我爱您!”
(17)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双臂在他的后背上下抚摸着,滚烫的泪水滴到了他的面颊上。
(18)“我也爱你!孩子,我真谢谢你!再没人比这干得更棒了!”
(19)那一瞬间,他心里猛然一暖,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原来爱是需要表达的!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赛珍珠,美国作家,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特殊的圣诞礼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不觉得意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②段中说“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读完文章,请说说父亲是否意识到了他的爱,并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脱)。”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画掉。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为什么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到“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高兴是因为: __________
【5】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给出的答案
①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②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
③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灵活。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④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 有几次 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 你太贪玩了 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 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 以此来搪塞儿子 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⑤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⑥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1】给第④段划线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笨拙___ 赞赏___
【3】儿子第一次提问,母亲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___;第二次提问,她没有说真话,因为___;后来的提问,她也不像其他父母那样欺骗孩子,因为___。我认为她的教育方法___ , 因为___。
【4】母亲给出的答案是什么意思?请用横线划出,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15、课内阅读。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二十一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2003年10月15日,______________发射成功。
【2】飞船顺利返回后,航天员杨利伟说了什么?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航天科学家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学性阅读。
夹竹桃
①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②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③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④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⑤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⑥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1】第②自然段是从花的____________方面写夹竹桃美得和谐融洽。
【2】文章主要写夹竹桃,而第③自然段却没有一处写夹竹桃,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描写夹竹桃从春到秋花开三季的情景,体现了它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中的“妙处”还指夹竹桃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的特点。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5】在第⑤自然段中,“我”把月光下的夹竹桃幻想成了三种事物,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6】“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这句话中的“袭”运用得很妙,因为它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夹竹桃不名贵,也不最美,可作者为什么说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一)(9分)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 人总是要死的 有的重于泰山 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 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我一定要活下去 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光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用“____”画出描写司马迁心理活动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司马迁行动的句子。
(3)文中最能体现司马迁人生价值观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忍辱负重,完成长篇巨著《史记》。
(4)写出“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秦山,有的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临别时,渔民朋友请他写几个字,他(提 题)笔写了:
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渔民们请石匠将此联刻在一块石碑上,留做(纪 记)念。
【1】划去括号里使用错误的字。
【2】“石碑”的“碑”,应查(___)部,再查(___)画。
【3】文中的他指的是( ),字( ),号( ),为“扬州八怪”之一。他在《竹石》一诗中写到,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 。
19、阅读
抗生素滥用
【材料一】蒙蒙6个月时被医院诊断得了咽炎并接受庆大霉素雾化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蒙蒙哭得很厉害,但护士却说没事,哭得越厉害吸入效果越好。10个月时,蒙蒙出现了异常,被医院诊断为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因就是半岁时做的那次庆大霉素雾化治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近日直言:中国滥用抗生素情况已到了不容忽视的阶段。
【材料二】中外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表。
项目 | 无处方购买抗生素 | 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 | 人年均使用抗生素 | 使用抗生素至聋占聋哑儿童数 | 养殖业饲养中添加抗生素 | |||||
中国 | 加拿大 | 中国 | 北欧 | 中国 | 美国 | 中国 | 发达国家 | 中国 | 欧盟 | |
比例 | 79.4% | 0.1% | 80% | 20% | 138克 | 12.8克 | 34% | 0.9% | 46.1% | 0 |
【材料三】欧盟自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在养殖业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
从2008年开始,欧盟将每年的11月18日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旨在宣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在美国被严格界定为处方药,没有执业医师的处方,药店不能向公众出售,否则将承担高额罚款和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最近,英国出台新的规定,医生不得给咽喉痛、扁桃体发炎、感冒等患者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而应建议其回家休息,否则将受处罚。
【1】欧盟将每年的11月18日定为“_____”,旨在宣传抗生素的_______。
【2】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中国比北欧多百分之___;人年均使用抗生素,中国比美国多____克;养殖业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中国有____,欧盟则完全没有。由此可知,中国存在_________现象。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医生的处方在国外买不到抗生素类药物。
B.导致儿童聋哑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中国滥用抗生素情况不容忽视。
D.蒙蒙得了咽炎,应该接受雾化治疗。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解决我国抗生素滥用这一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蹦来蹦。(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2)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1、构思诸葛亮立军令状的画面时,你想要将“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放入旁白中,改后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淹没了村庄
①改为“把”字句
②改为“被”字句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或反问句。①洞里空气稀薄,怎么能工作呢?(改为陈述句)
②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改为反问句)
(3)用关联词把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4)广场周围,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招展。(修改病句)
(5)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改为比喻句)
(6)星星在天上一闪一闪的。(改为拟人句)
(7)这幢楼真高啊!(改为夸张句)
(8)威尼斯入睡了。(把句子写具体)
(9)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进寻常百姓人家。(缩句)
(10)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间接叙述)
23、习作:
题目:我是一个 的孩子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抓住特点写,用二、三件事写出自己某一方面的好品质 3.语句通顺,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