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排比)
B.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比喻)
C.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拟人)
D.难道荷兰不是欧洲的花园吗?(设问)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蜻蜓 密蜂 闪烁 B.樱桃 榆树 锄头
C.谷穗 遮住 栓住 D.抛弃 草冒 蝙蝠
3、渭城朝雨浥轻尘( )
A.湿润,沾湿。
B.香气浓郁。
4、形近字组词。
伴( ) 胶( ) 讯( ) 防( ) 碗( )
拌( ) 校( ) 汛( ) 坊( ) 蜿( )
5、根据意思写词语
(1)光辉灿烂。________
(2)形容做事机警敏捷。________
(3)行为放肆,言语荒唐,没有礼貌。________
(4)指人的态度作风或某些事物所表现的气势。________
6、按原文填空。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____________,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_________。”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_____。
7、先解释字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_____________ 坚:_____________
莫:_____________ 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照样子,把含有比喻义的成语补充完整。
挺拔如______ 暴跳如______ 浩瀚如______ 凝滑如______
心急如______ 水平如______ 岁月如______ 日月如______
9、课外阅读。
荷兰散记
细细长长的运河,清澈如镜,一道一道纵横去来。弯弯的拱桥,多情地把柔美的影子留在潋滟的波光里。干干净净的屋子傍河而立,一幢一幢小巧玲珑,好像是奶油做成的,可爱绝顶。微风过处,一架一架傲然挺立的风车,便自得其乐地大转特转。
这里,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站在运河旁边,我心神(恍惚 侊惚)根本分不清眼前的一切究竟是真实的景致呢,还是我不小心掉进了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的名画里。
风车,可以说是荷兰最大的标志。荷兰地势低洼,大部分土地低于水平面,需要不断地排水,风车因此应运而生。根据粗略的统计,全荷兰大约有两千架风车。过去,风车除了用来排水外,还同时兼有榨油、锯木、灌(概 溉)、碾磨农作物等用途。时转势移,风车原本担任的这些工作,已经由其他更先进、更现代化的方法取代了,目前“仍操旧业”的风车,只有四五百架,其他的,已变成旅游业不可或缺的点(缀 掇)品了。
春天的荷兰,着实美得令人心醉神迷。郁金香狂炽盛放,黑紫色的花心,被倒卵形的鲜花瓣小心翼翼地裏着;纤纤细细的花茎,托着风情万种的花瓣,为大地增添无限异彩。
而披上冬装的荷兰,却又另有一番迷人的风姿。雪花落在运河旁边那一幢一幢色彩缤纷的小屋上,纵然是黑夜,却处处闪着晶亮的光芒,那种美丽,是安(恬 甜)而又宁静的。啊,美丽而令人心醉的荷兰!
【1】选择括号中合适的词语,并把它画上横线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澈——________ 宁静——_______
【3】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展现了荷兰的美丽。
【4】用“___”画出文中描写郁金香的句子。
【5】荷兰最大的标志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目前它的大部分功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完文章后你的心情是否和作者一样呢? 请简要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11分)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1)这一段选自历史故事《将相和》。“将”指的是( ),他是一个( )的人;“相”指的是( ),他是一个( )的人。
(2)《将相和》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上文选取的这一段小故事的小标题是“渑池会见”,另外两个小故事的标题可以用成语来概括,分别是“ ”,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 ),另一个小标题是“ ”,这个成语现在用来表示( )。
(3)联系上下文说说“示弱”的意思:
(4)写出同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侮辱——( ) 抵御——( )
(5)读文思考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的目的是什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11、课内阅读。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茂林修竹:____________________
宿鸟幽鸣: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 秀)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于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竭 用)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临前线去(视 检)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这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屈(膝 辱)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脆 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可是,当他看到了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眼前时,他忽然又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 , 。 , 。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 发)着千万人的斗志。
【1】在文中( )内填入一个恰当的字。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罢免回乡:①停 ②免去 ③完了 ___
与世长辞:①告别 ②请求离去 ③解雇 ___
【3】填补完整《示儿》这首诗。
【4】概括第四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答:
⑴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叙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不少爱国诗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第1段话是围绕“___”来写的。其中“___”这个词语最能表达出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
【2】“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体现在:行船的速度___;来往的船只很多的时候能___;遇到很挤、很窄的地方能___。“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是从侧面说明___,也说明___。
【3】我们发现威尼斯人们的日常生活与___息息相关。白天,小艇一出动,城市就___了;夜晚,小艇一停泊在码头上,城市___。这一动一静的变化,更衬托出了小艇___,我们将这种写法称为___。
【4】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览威尼斯,会有怎样的感受?用几句话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火星的环境与地球的相似。地球上的水( )能保留下来,( )孕育出了生命;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导致了这个结果。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所以气体脱离火星就不需要太快的速度。在太阳的照射下,火星表面的水蒸发成气体,这些气体很快就取得了足够的热量,达到能够脱离火星的速度而一去不复返。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这样,( )彗星和陨石能给火星带来大量的水,( )很快都被火星气体裹挟着逃向太空了。
【1】在(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集体大逃亡”在这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正确答案下划“_________”
“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这是一个(1.设问句 2.疑问句 3.反问句) 它在这里的作用是(1.表示疑问 2.提出疑问,引起读者注意,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4】“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上的还多”一句中的“可能”不能删去,因为________
【5】选段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_的原因,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位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是陪父亲去医院看病的,正好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这一切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正开着,突然一下子急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 )爸( )伤口疼了吧( )
( )一点点吧( )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隐痛,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阅读时不理解“隐痛”这个词语,可以查字典解决。“隐痛”在字类里的解释有:①不愿告诉人的痛苦。②隐隐约约的疼痛。文中“老人强烈隐痛”指的是第
________种解释。
②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人满为患”的意思是________ 。
【3】我们发现在让座的过程中,姑娘的神情发生了一连串变化:________、尴尬、________,从这些变化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
【4】“这一切让我看得很疑惑”下文中哪句话解答了“我”的疑感,请用横线画出来。
【5】“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句中两个“善良”分别指( )。
A. 女儿和父亲 B. 让座姑娘和父亲 C. 作者和父亲 D. 让座姑娘和女儿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
【7】让座姑娘、父亲、女儿都是善良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闹释善良的含义。
从让座姑娘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__ ;
从父亲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__ ;
从女儿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__。
16、鸟
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很强盛。后来到了齐景公做国君的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个很有才干的相国,他的名字叫晏婴,又叫晏平仲。他( ) 有丰富的知识,( )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评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主要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就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丫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 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齐景公的鸟是由( )照顾的。
A.齐桓公
B.晏子
C.烛邹
【3】“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晏子的意思是( )。
A.列举烛邹的罪状,好让烛邹死得明白。
B.让齐景公知道,烛邹确实该杀。
C.委婉劝谏齐景公,为一只鸟杀无罪之人带来严重后果。
D.杀烛邹之前,要列明他的罪状。
【4】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的做法是_____。
【5】你认为晏子使用的办法怎么样?试着用自己的话分析。
_______________
17、读通看懂: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等会。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1】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王抓住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弱点,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污辱晏子,晏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击楚王。
【3】晏子反击楚王有没有效果,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划出相应的句子。(用_____划)
【4】“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从“只好”你读出了什么?
“我”读出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段话,你认为晏子是个(________)的人。
作者主要是通过(_______)来刻画晏子这个人物形象的。
18、课外阅读。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①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②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③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④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⑤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⑥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⑦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⑧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⑨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⑩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⑪“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⑫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⑬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⑭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意外→( )→( )→疑惑→( )
【2】品析第⑦段,说说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
C.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使用的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揭示小说主题埋下伏笔。
【5】品析第⑬段划线句,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古鲁的三位老师
在印度,有一位(A.学富五车 B.德高望重)的古鲁①即将去世,二弟子向他求教:“先生,您的老师是谁?”
古鲁微闲双目,沉思片刻,缓缓答道:“在我的一生中,曾有过无数个老师。即使给我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我也难以将他们一一说出来。不过,真正让我受益终生的,是这样三位老师。
我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个乞丐。有一次,我在山中迷了路,眼看天色已晚,不知何处得以容身。黑夜中,我在崎岖的山路上徘徊,遇到一位乞丐。我向他请教,我到什么地方可以借宿一夜。乞丐对我说,‘这里是荒郊野外,方圆几里都没有人家。如果你愿意和一个乞丐住在一起的话,你就跟我走’。于是,我就跟了他去,一待就是一个月。每天早上,我随他一起上路乞讨。乞丐的生活漂泊不定,常常(A.衣食无忧 B. 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可他总是非常快乐,从未有过失望。每天晚上睡觉前,他总是对我说,‘感谢上天的(A.眷顾 B.惠顾),相信明天会更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都在坚持冥思苦修。我的生活就像那位乞丐一样,时常陷入困顿之中。于是,我开始感到绝望,失去信心,甚至要放弃自己的功课。每每在这样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个乞丐,想起他每天晚上对我说的那句话,‘感谢上天的眷顾,相信明天会更好’。
我的第二位老师是一条狗。有一天,我因为口渴来到河边,碰巧,有一条狗也来到河边喝水。狗朝水中望去,突然发现水里也有一条狗——它自己的倒影。那条狗感到非常恐慌,它狂吠着落荒而逃。可口渴难耐,那条狗又不得不回到河边。尽管非常害怕,它还是一跃,跳进了水里,立刻,水中的那条狗不见了。由此我感悟到这是上天给我的一个启示:尽管你会感到害怕,可你一定要跳到水里去。
我的第三位老师是一个小孩。一天傍晚,我在一个小镇上遇到一个小男孩,他的手里捧着一根点燃的蜡烛,他要到寺里去敬献他的蜡烛。我对小男孩说,‘这蜡烛是你自己点的吗’?小孩回答,‘是的,先生’。我又问他,‘6点燃的时候,蜡烛就会发出光,而在未燃之前,蜡烛却不会发光。你能告诉我,这光是从哪里来的吗’?小男孩咯咯地笑着,并不急着回答,而是一口气吹灭了蜡烛,然后问我,‘你看,我现在把蜡烛吹灭了。你能告诉我,那蜡烛的光跑到哪里去了吗’?让我自视渊博的学问顿时(A.化为乌有 B.化为灰烬)。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无知浅薄、愚蠢迟钝。”
其实,人无常师,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学习的机会——世间万物皆为吾师。学习乃人生之常道,然师常师者未若师自然也(常师者:平常的老师;未若:不如)。天上的云朵,地上的树木,自然万物皆可为我师。
如果说一个老师是一座游泳池,那你可以在此学会游泳。而一旦你学会了游泳,整个海洋就都是你的。
注释:①古鲁:锡克教徒十分敬重该教的首领和祖师,尊称他们为“古鲁”,即“师傅”。
【1】联系上下文,用“√”在括号里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使文意顺畅。
【2】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从第一、二位老师那儿,古鲁分别学到了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他的手里捧着一根点燃的蜡烛”中的“捧”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把老师比作______,把学习知识作_____________。
“而一旦你学会了游泳,整个海洋就都是你的”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
【5】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____”句子的意思是:然而向平常的老师学习_______学习,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用文中句子回答),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20、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有哪些?把这个词语换成“别的近义词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创作沙龙。(3分)
(1)小嘎子要扳倒小胖墩儿是那么容易的事?(改陈述句)
(2)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改比喻句)
(3)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缩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王宁说:“我要像李永红那样关心集体。”(改为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圣陶要见我这样一个小学生,我自然当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漓江的水很绿。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潭水很深,没有汪沦对我的情谊深。(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空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南方赶来的美丽的小燕子加入了春天这百花争艳的盛会。(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红柳开出小花。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请以“我的成长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材料贴合实际,符合生活。②事例选择要积极向上,流露真情实感。③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不得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