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揭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不是谐音歇后语的一项是( )

    A.外甥打灯笼——照旧

    B.梁山泊的军师——无用

    C.咸菜烧豆腐——有言在先

    D.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是豪放派代表词人之一,在宋代的文坛上颇负盛名

    B.这个护士的医术真是高明,他给小孩子打针,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C.看过周总理的传记后,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D.临近出发了,他才手忙脚乱的收拾东西。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最让人叫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

    完活身上没有一个白点。

    B.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到底是小胖墩的力气大小,小嘎子让他一下推倒了。

    C.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

    老板吩咐他快把钱找给破了。

    D.本来已经八十岁了,仍然精神焕发。这孩子长得真精神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填空。

    (1)本单元,我们认识了铁人______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____。我最敬佩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时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中所写的城市是__________,这座城市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只有破坏______________的东西,才能建设____________的东西。

    (4)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______,而是靠__________,靠____________

  • 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__________

    2.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____________

    3.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___________

    4.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_____

  • 6、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

    《村晚》中表现童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许多的诗人赞美了它,你看“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

    ②儿童时代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如《牧童》中“______________,不脱蓑衣卧月明。”《舟过安仁》中“一叶渔船两小童,______________。”

    ③“茅檐低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这不正是一幅和谐、宁静、朴素的江南生活画吗?

  • 8、读拼音,写词语。

    nián línɡ jù jué shī xínɡ zhǎn xīn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感悟

    快手刘

    文/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中慢慢消磨掉的。

    ④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⑤高二暑假回家,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葫芦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出先前那悦目的绿色。再看他,饱满的曲线没了,尖尖的骨形突露,眸子没了光彩。这双手尤其使我吃惊,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住两只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口,缓慢迟钝地翻来翻去,四个小球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

    ⑥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 “指头中间夹着呢!”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抖抖索索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球在哪儿了,无怪乎周围的看客只是寥寥无几的孩子。

    ⑦“在他手心里!绝对没错!”孩子们吵着闹着叫他张开手,他却攥得紧紧的,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什么也没有……”可这些稚气的小孩儿偏偏不依不饶,非叫他张开不可!他哪能张开?一张开,就会漏洞百出。我真不愿意看见他这幅窘相,走到孩子们中间,用手指那木箱说:“球在这箱子上呢!”

    ⑧孩子们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儿塞在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

    快手刘笑呵呵地翻开地上的碗说 瞧 就在这儿哪 怎么样 你们说错了吧 买块糖吧 孩子们给骗住了 再不喊闹 一两个孩子掏钱买糖 其余的一哄而散 只剩下我和快手刘呆立在那儿,他灰蒙蒙的眸子里充满疑问,显然他不明白,我这个陌生的青年何以要帮他解困。

    ⑩在饱经风霜的岁月里,艺人的高超技艺,却没有人来传承,他晚年竟变得如此凄凉,为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1】给划线的的句子加上标点。

    【2】阅读全文,用文中原词填写下表。

    时间

    快手刘的手

    快手刘的演技

    观众

    “我”的表现

    “我”童年时

    敏捷灵活

    ____

    围了几圈

    揭他老底

    “我”高二暑假

    ____

    漏洞百出

    ____

    ____

    【3】品析下面的词或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挤”字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连用三个感叹号,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标题为“快手刘”,文章却用大量笔墨写他表演“不灵”,这样写有何目的?至少说2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大雾漫天”的意思是:________。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他_______

    【2】把船只“一字摆开”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A.统一行动,避免走散。

    B.增大受箭面积。

    C.这样很有排场,有气势。

    【3】鲁肃吃惊,担心曹兵出来,可诸葛亮却笑着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里运用了_______的手法,表现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最主要表现了什么?(     

    A.军士们精神抖擞。

    B.鲁肃胆小。

    C.诸葛亮足智多谋。

    D.曹操愚蠢。

  • 11、短文(二)

    谁愿意和你一起

    天阴沉沉的,雨不急不慢地下了一整天,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连接学校与小镇的石墩桥无可奈何地浸到了水里。

    班主任说:石墩桥被淹了,镇 的同学今晚不能回家了,就和住校生挤挤睡一夜吧。上的同学请举手,我要安排一下床位。我兴起了手。

    因为个子小,我坐在第一排,但却顽皮到令人讨厌的地步,再加上贪玩,学习又差,因此很不受欢迎。那里,我肆无忌惮地给同学起难听的绰号,比如叫那个胖女孩猪头肉,叫那个近视的男生熊瞎子。现在想起来,那些无聊的绰号真是一种伤害。

    班主任接着对住校生说:愿意和蒋力洁挤着睡的请举手!好几个女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踊跃地表达友谊。蒋力洁高兴得合不拢嘴。

    愿意和陈群挤着睡的请举手!又有好几个同学争先恐后地举手。然而轮到我时,班里一下子字表了,没有一个举手。我把头埋得爸爸的,脸上发烫,心里追悔莫及。

    班主任又问:谁愿意和鲁小磊一起?还是没人举手。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觉得全班同学都在我,他们一定非常高兴我这个作恶多端的坏小子终于无家可归了。

    鲁小磊,怎么没人愿意和你一起呢?班主任好像太着急了,无意间说出了这句话。无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真相冲出去趟着大水回家,淹死都不怕。

    我愿意和鲁小磊一起。刘全突然举手了!班主任松了一口气。

    放学后,刘全带我去他的寝室。他一直笑着,我的脸却烫得要命。我想我以后再也不叫他二傻了。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我终于恍然大悟:尊重是相互的。如果你的声音不友善,连山谷都对你回应厌恶的回音。

    1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相应的成语。(2分)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做的坏事很多。(  

    (2)先连线,再按文章的表达顺序在括号里填上序号。(6分)

      )留学校   恍然大悟

      )没处睡   肆无忌惮

      )起绰号   后悔莫及

      )受启发   无可奈何

    3仔细品读,然后填空或画线。(6分)

    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用波浪线画出一处与横线上句子形成对比的语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这让我们想起了这样一句谚语:  

      。(4分)

    4放学后,跟随刘全来到了他的寝室。晚上,会想些什么呢?(3分)

     

    5文章结尾写道:尊重是相互的。如果你的声音不友善,连山谷都对你回应厌恶的回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食指的姿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食指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女儿很早就有个心愿,要亲眼看看(yī yi yì)大海。

    爸爸对女儿说:“你好好学习,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暑假时我带你去看一看真正的大海。”女儿听说爸爸要带她去看大海,脸上当然流露出激动的神情。

    “不过,我领你去看海是有条件的,就是你必须得考多少多少个优秀才行。”

    其实女儿学习不错,考好成绩是经常的事。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只要她考好,爸爸都予(jǐ gěi)一定的物质奖励,买个书包或买件新衣服啦。‖

    这次女儿考得仍然不错。

    爸爸和女儿开始准备行囊去看海。爸爸对女儿说:“你看海可不能白看,带个笔记本记点什么,回来后写看大海的观后感。”没待爸爸说完,女儿就笑了。   

    她说:“我早就知道你会来这套,这是大人们的一贯做法。我们学校组织大家看电影或每次春游、秋游,不都是让我们完成这个那个作业,然后还要写什么观后感或游记吗?不管有没有感觉都得写。”

    爸爸说:“不管怎么样,这次去看海,你必须把观后感写好,要不我们不去,我手里可是有主动权的。”

    女儿脸上一片无奈。‖

    他们准备好了外出旅游的东西。小到药片大到雨伞,吃的用的样样带齐。深夜,他们走向火车站。爸爸忽然想起来要买包烟,就和女儿一起去了一家小店。爸爸的烟瘾很大。这家小店卖烟时,却强行搭给他们两盒火柴。

    我只买烟爸爸说不要火柴

    “要烟就得要火柴。”

    “我有打火机,不要火柴!”爸爸生气地说

    卖烟的也来了气:“这里的烟和火柴一起卖!”

    爸爸往四周瞅瞅,夜深了,周围的商店都已关门,他别无选择。

    这时女儿说话了:“爸爸,买了吧买了吧,主动权在人家手上呢,你有啥办法?”

    爸爸从女儿的眼睛中似乎看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1】在短文处加上标点符号。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根据文章划分的段落分别给每段加一个小标题。

    第一段:___ 

    第二段:___

    第三段:___

    【4】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中的“主动权”各指的是什么。

    ①爸爸说:“不管怎么样,这次去看海,你必须把观后感写好,要不我们不去,我手里可是有主动权的。”

    ___

    ②这时女儿说话了:“爸爸,买了吧买了吧,主动权在人家手上呢,你有啥办法?” 

    ___

    【5】文章的最后,“爸爸从女儿的眼睛中似乎看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是什么呢?请你模仿爸爸的口气,写一段想法。

    ___

  • 14、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相应的字词练习。

    走过任何一条衔,台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族、姹(chà)紧嫣(yān)红。许多窗子链接在一起,绘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迎接不瑕。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这段话中有8个错别字,在文中已经标记出来。请你按顺序依次修改在下面。

                 

                 

    2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表示花开旺盛、光彩照人。

    3在字典中的义项:①偏,不正。②很,相当地。③姓。文中颇耐人寻味应选_____第个义项。

    4耐人寻味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的境界。

    5文中的_________是一处典故引用,语出《世说新语》

  •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凡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经受   ___ 羞愧   ___ 孔武有力     ___

    【2】当知道“母亲竟然这么轻”,为什么“我”心里会难过?(     

    A.护士没有告诉“我”母亲真实的体重是多少。

    B.母亲负重操劳一生,但身体却是如此瘦弱。

    C.“我”用力过猛,把母亲摔伤了。

    【3】第三自然段中“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的含义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说:“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母亲为什么在儿子的怀抱里流泪了?清谈谈你对此的理解。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想想我们在平时是否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请列出几件事。

    _____________

  • 16、课内阅读。

    迷人的天山牧场(节选)

    当你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尽情驰骋的时候,处处可见肥壮的羊群、马群和牛群。它们吃饱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格外地亮,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儿。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在阳光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1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为什么说酥油草含有乳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一说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煮 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 )说(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是食粮( )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_________

    B.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________

    C.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______

    【2】阅读短文后填空。

    (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______,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 ______________

    (3)“煮书”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

    【3】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句你积累的读书名言:______________

  • 18、阅读与理解

    “枇杷”和“琵琶”

    古时候,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1】读短文,填空。

    (1)文中有人送给县官的是____

    A.枇杷 B.琵琶

    (2)“琵琶”和“箫管”都是一种____,而“枇杷”却是一种____

    (3)县官收到礼单后“笑”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笑”?_____

    A.欣赏的笑 B.开心的笑 C.嘲讽的笑 D.赞美的笑

    【2】“只恨当年识字差”是县官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读片断,完成问题。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只有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困窘——     羞愧——     误解——  

    2找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的脸涨得通红的原因(  

    A. 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来。

    B. 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儿发红。

    C. 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3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这句话对_____________进行了夸张,说明_________

    4末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

    5作者自我安慰的理由:他之所以这样安慰自己,是因为他发现了   ,却被老师   。这就像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了他们的发现、发明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一样,例如: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说:明天早上我要提前去上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缩句)

     

    (2)小嘎子没有小胖墩壮实。小胖墩摔不过小嘎子。(关联词合成一句)

     

    (3)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陈述句)

    (4)我们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修改病句)

    (5)妈妈一下子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改成字句)

    (6)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被他打开了(改字句)

    (7)我把那张钞票交给他,说道:啊,好极了,我向你道歉。(改第三人称转述)

     

    (8)今天早上下雨,妈妈一定要送我上学。(改双重否定句)

     

    (9)上海队打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加标点表达不同的意思)

     

     

    (10)秋天,枯叶飘落下来。(改成比喻句)

     

     

  • 22、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这时你是怎样劝说他的,请把话写下来。(3%)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