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盘锦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在《爱的教育》中,“我”和爸爸去探望受伤的而老人,恰巧卡洛斐也来了,他送给了老人 ,那是他平时费尽心血收集的,他们的行为让“我”很感动。( )

    A.明信片

    B.邮票册子

    C.影集

    D.书签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冒险 养尊处忧 神机妙算 磨拳擦掌

    B.辉煌 出谋画策 获益匪浅 得意扬扬

    C.眷恋 背井离乡 不厌其烦 草船借箭

  •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聪惠(       

    A.甚至

    B.非常,特别

    C.更进一步

    【2】为果(       

    A.布置,设计

    B.假如,假若

    C.摆设,摆放

    【3】未       

    A.听见,听到

    B.听见的事情,消息

    C.用鼻子嗅

    【4】呼儿出(       

    A.你,你的

    B.才,只有

    C.就,于是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是现代作家___先生写的一篇____。文章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________;然后分别具体写__________;最后总结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

  • 5、读拼音,写词语。

    bì   guó gān   jú   dà   chén

    ( )   ( )   ( )

    zào   yì wǔ   rǔ   sā   huǎng

    ( )   ( )   ( )

    jiā   qín   qiú   fàn wán   hǎo wú sǔn

    ( )   ( )   ( )

  • 6、加上修饰词,让词语更生动。

    ______________地望着 ______________地撕咬 ______________地努力

    ______________地欢呼 ______________地回答 ______________地演说

  • 7、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试试你的听力。认真听老师读一段话,然后完成下面的练习。3%

    (1)短文中写的时间是   ,地点是事情是  

    (2)写出文中的三个成语(或四字词语):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选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是形容孩子可爱的词语,在这里用在蜜蜂身上,体现了作者对小动物的_______和自己______的心情。

    (2)这句话写出了蜜蜂的_____

    A.习性   B.样子   C.样子和姿态

    3作者笔下的蜜蜂是那么可爱,请你仿照文中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像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这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 ,劲儿先就自泄了一半。那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楸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1本文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 ________》,作者是_______。还有三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选段段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了老虎一扑,一掀,一剪,表现了老虎___________的特点,武松对付老虎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见鸡而作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租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租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

    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

    张三说:“你的话变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机(鸡)而作’。”

    【1】这里的谐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字。

    【2】从这刻谐音小故事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地主_______的性格。

    【3】请你搜索资料,找一个谐音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饭店里

    一天中午放学时,天上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不能回家吃午饭了,于是我就和何菲一起到学校对面的幸福餐厅去吃面。

    幸福餐厅生意xīng xìng)隆,宽敞的店堂里早就客满。何菲排队买面条,我找座位,好不容易才等到两个空位子。我便坐下来,把书包放在另一个座位上等何菲。邻座是一位打扮入时的姑娘,她旁边的座位也空着。

    正等着,我看见一位老奶奶扶着一位盲人爷爷走过来。老爷爷身穿雨衣,戴着墨镜,拄着红白相jiān jiàn)的拐杖。老奶奶看见我们这张桌子还有一角空着,就想让盲人爷爷坐下。那位漂亮姑娘连忙叫道:喂,这儿有人!

    等人来了,我们再让吧⋯⋯那位老奶奶用商量的口气说。

    那不行!我朋友马上就要来的。

    老奶奶见姑娘不肯让,只好无可奈何地扶着盲人爷爷站在旁边。

    老奶奶,这儿有座位,你们来坐吧!我连忙站起身来。

    ⋯⋯老奶奶感到意外,她怔怔地望着我。

    不要紧,我同学去买面条了,看样子,还要等一会儿呢!你们先坐吧。我热情地扶盲人爷爷坐下。

    正在这时,何菲一手端着一碗面条小心翼翼地往这儿走。

    老奶奶见何菲来了,连忙起身让座。

    何菲急忙放下面条,让老奶奶和盲人爷爷坐好,说道:我们不急,你们先吃吧!

    两碗香喷喷pēn pèn)的面条放在二位老人面前,我随即递给盲人爷爷一双筷子,亲热地说:老人家,您请用餐吧!”“可真太谢谢你们啦!老奶奶十分感激地说。盲人爷爷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不住地念叨:这餐厅的服务态度真好⋯⋯

    我和何菲听了都笑了,周围的顾客也笑了,并向我们投来了zàn zhàn)许的目光。那漂亮的姑娘却羞愧地低下了头……

    【1】用“√”给文章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倾盆大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可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找近义词:协商_________称赞________

    找反义词:冷淡________狭窄________

    【4】那漂亮的姑娘羞愧地低下头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老师的教诲》,完成下面小题。

    老师的教诲

    小学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 )领我到操场边坐下( )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 )郑老师亲切地问我( )

    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教诲”的近义词是______,“骄傲”的反义词是______

    (2)再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

    【2】用波纹线在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3】给文中第三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与第一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_______”在文中画出。

    【5】找出文中的一句名言警句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的教诲,使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美丽的大草原

    我生在天津,却是在科尔沁草原上长大的。

    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南端,那里地势平坦,水草茂盛,是个天然牧然。

    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太阳高挂空中,万缕金光温柔地抚摸着群山、草原。春风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中放牧着白云。霍林河唱着欢乐的歌儿,哗哗地流向草原深处,流向天边……

    春雨轻洒,草儿发芽,大地青绿一色。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草如菌的草原上,格外醒目。听,牧羊姑娘那动听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瞧,骏马奔腾,牛羊成群。看,迎春花从睡梦中醒来了,它在微微春风中拼命摇动枝叶,摇呀摇,摇出了一朵朵金灿灿的小黄花,在青春的陪衬下,恰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嵌入了点点黄金。整个草原如诗如画。

    夏天,一场大雨过后,草原上的各种花儿,一夜之间都绽开了笑脸。那白的如雪,粉的像霞,红的似火,黄的胜金,整个草原像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惹得蝴蝶、蜜蜂在百花丛中狂歌乱舞。哟,萨日朗花也开了,它那五片细长通红的花瓣向下弯曲着,像一盏盏红灯笼。这时,我就最喜欢和小伙伴们高举着一把把萨日朗花在草原上嬉戏。

    秋天,青草枯黄,百花调零,只有野菊花开得正旺。山坡上、公路旁,那一墩墩、一簇簇的野菊花在秋风中摇曳,散发出淡淡香气。

    八月中秋,第一场雪降临草原的时候,大自然告诉我们,草原的冬天来了。从此以后,鹅毛般的大雪便是草原的常客。大雪过后,山川大地一片银白,无比壮观。那没膝深的大雪给上下班的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却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诸多乐趣。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我们的叫声、笑声,惊飞了麻雀,吓跑了寒冷。

    自从我离开内蒙古之后,再也看不到草原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了。可我多么想你呀,美丽的大草原!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金光(lǚ   nǚ)   奔(tén   ténɡ

    入(kàn qiàn)   开(dìnɡ zhàn)

    ɡě yè膝(méi   mò

    (2)词组连线。

    地势   平坦   惊飞   寒冷

    冰雪   融化   吓跑   草原

    水草   复苏   放牧   枝叶

    万物   茂盛   流向   麻雀

    骏马   奔腾   摇动   牛羊

    (3)抄写本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自己仿造一句。

    运用比喻的句子:

    仿照句子:

    运用排比的句子:  

    仿造句子:

    运用拟人的句子:  

    仿造句子:  

    (4)文章首尾呼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草原怎样的思想感情?

     

     

     

  • 15、捉贼

    ①那是一个飘雪的冬夜。我弓腰缩背,双手紧拢,踩着没过脚踝的雪,跟着父亲走向村外的后岗。父亲气愤地说:“今晚一定能捉住那个偷稻草的贼。”

    ②我和父亲钻进我家的小草堆洞里,茫然地看着黑咕隆咚的雪的世界。不一会儿,推了一整天磨的父亲传出了轻微的鼾声。

    ③不知过了多久,一窝微弱的灯光向这边慢慢移来,很快,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提着防风的煤油灯,径直来到我家大草堆前。

    ④“从里面拉,轻点,别拉倒了草堆。”小个子低声对大个子说,还挥了挥右臂——半截的右臂!天啊,她不是孩子,是矮婶啊!小江上身穿一件破棉袄,下身是一件旧单衣,而矮婶上下身穿的都是破旧的单衣。母子俩好不容易才拉下了一捆稻草。然后。他们又合力拉下一捆。母子俩提着稻草一前一后地往回走。

    ⑤我已经决定不叫醒父亲让他们走了,可父亲却突然醒来,一声大叫,明亮的手电筒的光就照上了三四丈开外的母子俩身上。

    ⑥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呼呼的北风掀翻她单薄的衣服,枯瘦的后背整个地裸露在寒风中,任由密密的冰子劈头盖脸地击打。小江更是吓坏了,提着稻草,浑身颤抖得异常厉害。

    ⑦父亲也似乎明白了什么,关了手电筒,大声地说:“二柱三柱,你们拿回去吧,明天……明天我再找你们算账……”望着矮婶母子远去的背影,父亲长长叹了一口气。

    ⑧回到家,父亲对母亲说:“你这就起来,给矮婶送稻草去……”母亲一听,猛拍脑门,懊恼地说:“我应该早就想到是她娘几个了——秋天草堆失了火。一个女人家,手不方便,还带着那么多孩子,再加上牲口,这冰天雪地的草不够用,可怎么熬啊……”

    ⑨此后,每隔两三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将几捆稻草悄悄地放到矮婶家的门口。

    ⑩又是一个大雪夜,送草回来,我很快地进入了梦乡,梦中依稀看见矮婶家的四周长出了青草,一片连着一片,郁郁葱葱……

    1结合图表,理清文章脉络及父亲心情的变化。

    2读语句,结合问题谈谈体会。

    (1)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用了描写人物的什么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后,每隔两三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将几捆稻草悄悄地放到矮婶家的门口。(结合加点词语谈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推了一整天磨”和“鼾声”我们读懂父亲非常辛劳,请照例结合父亲的两处言行,写出父亲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选项对文章结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结尾耐人寻味,表达了“我”对矮婶一家的祝愿,希望他们能早日摆脱困境。

    B.结尾照应前文,点明中心,表达“我”继续为矮婶家送草的决心。

    C.结尾留给读者想象空间,表现了“我”希望矮婶家早日摆脱困境,这样“我”就不用冰天雪地去送草了。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断 尺  

    星期天,我和申明等几个同学代表学校去参加市里举行的数学比赛。 

    预备铃打响了,离比赛还有五分钟了。我打开了书包,拿出文具盒。咦!尺子呢?我翻遍了书包、文具盒,也不见尺子的影子。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嘴里不断叹气。 

    徐斌,找什么呢?坐在我身后的申明看见我这副模样,关心 地问。尺子!我忘带尺子了„„”我坐在位子上,望着文具盒发呆。额头上渗出汗珠。猛听背后咔嚓一声,我惊奇地回头一看,申明将漂亮的塑料尺折成两段,把其中一截递给了我。„„”我深情 地望了望申明,紧紧握住断尺,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考试卷发下来了,我顺利地做完了一题、二题、三题„„第六题是画几何图形的题目。我镇静地拿着断尺,小心翼翼地画出了符合题意的图形。此时,我觉得断尺成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1.本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作者心情变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觉得断尺成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ー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売一样。

    【1】从选段中找出ABB式的词语,并仿写三个。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选段中描写了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小昆虫。作者运用了含有色彩的字,即白、黄、红、_____________。这些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从中可以看出“我”对这些小昆虫的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段中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2)选文在描写蜻蜓和蚂蚱时,侧重写它们的_____________;而画线句子在描写蜜蜂时,侧重写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和“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前后__________(矛盾 不矛盾),前面一句是针对“果树渐渐地都死了”来说的,后面一句强调了对__________的难忘。

  • 18、阅读短文。

    呼兰河传(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钩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分多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

    “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1“我”给祖父戴花,那是“我”摘完花后的(  )

    A.异宝奇珍 B.异想天开 C.异曲同工 D.异口同声

    2“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是因为“我”(  )

    A.生病了。 B.被玫瑰的刺刺了。

    C.被蜂子的钩刺了。 D.笑得全身哆嗦,没有力气。

    3“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是因为(  )

    A.“我”肚子饿了。 B.祖父叫“我”拔草,“我”不想拔。

    C.屋里没有人,不会被发现。 D.“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

    4“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文中“我”说这句话的目的是(  )

    A.逗爷爷笑。 B.提醒爷爷春天雨水大。 C.自我解嘲。

    5“我”摘玫瑰花有两种恐惧,是(  )

    A.怕蜂子的钩刺人,怕玫瑰的刺刺手。 B.怕草丛有蛇咬人,怕玫瑰的刺刺手。

    C.怕蜂子的钩刺人,怕虫子咬人。 D.怕草丛有虫咬人,怕玫瑰的刺刺手。

    6文中写道:“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那是因为祖父和后园给“我”的童年带来__________

    7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课外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不为什么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地劈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地来爱我的自身!

    假使我走到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更变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纵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哧哧繁响。海波如山一般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变更!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浅显,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建造起来的!”(有删改)

    1这篇短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她的原名是________。你还读过她的作品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这些描写,分别表现出“幼小的我”的__________和母亲的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画“______”的句子说明了母亲的爱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A.温馨   B.无私   C.博大   D.深沉

    4读一读画“﹏﹏”的语句,再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理解母亲的爱是“直接地来爱我的自身”?(用文中的陈述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删去最后一段对全文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又不少你酒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句子练习

    1.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鲤鱼消失在水中。(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座公园真美丽。(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我要回唐山去,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改为转述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5)是寒冷,是风欺雪压,花开得精神,秀气。(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在生活中,面对困难你选择“勇敢”了吗?面对失败、痛苦,你选择“坚强”了吗?面对“诱惑”,你选择“拒绝”了吗?

    生活中的选择下千千万万,请你以“选择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写清事情的整个过程,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