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 )。
A.杜甫 B.柳宗元
C.王安石 D.苏轼
2、《寄小读者》中,冰心为了说明“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 值”,她以( )为例子。
A. 玫瑰 B. 菊花 C. 桂花 D. 蒲公英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摇晃 晃眼 晃动 明晃晃
B.供认 供品 口供 供耕织
C.监督 太监 监生 国子监
D.模样 模仿 模版 模拟卷
4、量词 填写量词
一_____疤 一___人 一___灯
一____烟 一____茶 一____规矩 两____灯草
一____屋子 一____小包袱
一____黑衣黑裤 一____雪白的屏障
5、填空。
《鸟鸣涧》中使用通感的手法,将“落花”与“人闲”结合起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一比,组成词语。
峡( ) 栽( ) 嘈( ) 湍( )
狭( ) 载( ) 糟( ) 喘( )
俏( ) 疆( ) 稚( ) 炼( )
峭( ) 僵( ) 雅( ) 练( )
7、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并完成练习。
①小嘎子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 )
②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
(1)句①中描写小嘎子动作的词语有_____,这些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小嘎子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句②选自___写的《___》,从这句话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车夫。
(3)仿照上面两个句子中的任意一句,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突出他(她)的特点。____
8、给多音字组词。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年以前,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他们又累又饿,来到了一个村庄。由于连续的战争,村民们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士兵。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
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一个士兵说:“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不过我们却有让大家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有一个诀窍,能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hào hǎo)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第二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
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长(zhǎng chánɡ)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
【1】给本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__________”上。
【2】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珍贵( ) 秘诀 ( )
反义词:否定( ) 丰衣足食( )
【4】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村民对待三个士兵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从短文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我的油布伞
①下雨了。小巷深处,涌出许许多多的伞儿,红的、花的……(A)
②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把油布伞,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一种温暖的感觉……(B)‖
③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镇上去上学。遇上下雨天,常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④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⑤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咱买一把吧!”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穷,队里收成不好,全指望着娘织卖土布贴补家里,换回个油盐钱,还要给我交学费、买书和本子。她能有钱给我买伞吗?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⑥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扳,“哐哩哐当”,满屋里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
⑦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⑧终于有一天,娘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眼地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⑨“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面伞。我撑起,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回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⑩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很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熟悉的朋友说我艰苦朴素;不知内情的人,笑我寒酸小气。我都不去管它,只是笑笑,却不知,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盼望—( ) 体谅—( )
【2】联系上下文,选择带点的字最合适的解释。(选填序号)
“酸”在字典里的解释: A.酸味 B.疼痛 C.难受 D.不大方
心里一酸( ) 寒酸小气( )
【3】文中A、B两处省略号,各表示什么意思?(选填序号)
省略号常见用法:①表示列举省略 ②表示语气停顿 ③表示语意未尽 ④表示时间延长
A处省略号应取______ B处省略号应取______
【4】“娘”答应买伞,“我”为什么半信半疑?
_______
【5】“每一个表情都是心声的表达”,文中多次描写母亲的“笑”,请联系上文找一处,谈谈母亲的“笑”在表达怎样的心声?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_______
【6】短文最后一句与前面哪一自然段照应,用“﹏﹏”画出。
11、阅读理解。
摔跤(节选)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A.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B.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选段中的加点字写出了小嘎子动作的____。“_______”说明小嘎子摔跤压根儿没想以实力相抗,由此可见他具有______的特点。
【2】选段中“_____”这些动作是小嘎子处于劣势时积极开动脑筋想的办法,突出了他______的特点,同时还可以感受到他______的心理。
【3】选段中A、B两处画“ ”的部分,A处生动地写出了小嘎子_____的性格特点;B处形象地写出了两人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后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这是我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而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来了。
④她本来完全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与她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因一念之差偷书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遇。犹豫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便急匆匆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一个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地走进来,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的眼睛里泛着泪光,她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帮我解了围,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当时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了摇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正如她所预料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⑤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这位老师的笑,这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老师的善良、高尚、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的描写抄写在下面。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5】当女老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拓展阅读,按要求做题。
老汪栗子
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果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yòu xiù)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喳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满是(斑点 班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liě liè)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1】用“____”画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或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顾客等得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出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的句子对老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进行了描写,写出了老汪炒栗子成功后__________的心情,表现了老汪炒栗子的____________。
【4】刷子李为了让顾客放心,给自己立下了规矩。如果老汪也立下规矩,可以怎么说?根据文意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短文(一)
秦兵马俑(片段)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gān gàn)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mó mú)氛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在 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国千乘的宏伟(姿势 气势),形象在(展示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 再)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在文中括号内正确的答案下面画上对号。(3分)
(2)片段的第一自然段中,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兵马俑特征,就是( )。为了突出这个特征,作者不仅写了所见,而且写了气相。请用横线和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这样写的好处是( )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呼兰河传(节选)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子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子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子放在袖口或衣襟下。那些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袖口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里,你来找吧!”
这样的事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祖父不怎么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天闲着。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地榇①上的摆设,有一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每当祖父一擦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一方面是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是祖父因此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有删改
【注释】①榇(chèn):棺材。
【1】本文主要写了祖父的哪两件事情?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将祖父的形象刻画得形象生动
B.祖父和孩子们玩摘帽子、藏帽子游戏时,总是把帽子藏在袖口或衣襟下,缺乏新意,孩子们都玩厌烦了,他却自得其乐,浑然不觉
C.每当祖父擦锡器时,“我”就不高兴,仅仅是因为这样的话祖父就没有时间陪“我”到后园去玩了。这里反映了“我”对祖父深深的依恋
D.文章使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由衷地感受到“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人性美的向往
【3】读句子,回答问题。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不以为奇”是什么意思?作者连用一系列动词描写孩子们的举动,这样写突出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至少写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联系本学期学过的课文《祖父的园子》,说说“另一个世界”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爸爸最爱读书,书简直成了他的命根子。他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多读书知识才会丰富。”
我和爸爸每次出门,见人挤的地方他总是皱着眉头,赶快离开,然而在书店门口,人再多他也要挤着进去。有时买到一本好书,他就会情不自禁地说:“挤得值,要不挤一下就会错过机会了。”
爸爸的书放得整整齐齐。有一次我从书橱里翻出语法书来看。爸爸下班后,一走进屋里就板起脸问:“谁来这儿翻过书?”我支支吾吾地承认了。从此,爸爸给我立了一条规矩:用他的书,看后必须放回原处。
爸爸每次买书回家,总是洗干净手,擦净桌子,给书包好皮,才翻阅。他看书从不乱折书页,从不乱涂乱画。
我看到爸爸就想起书,看到书就想起爸爸。爸爸和书是不能分的一个整体啊!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解释词语。
情不自禁:________
简直:________
【3】爸爸为什么爱看书?从上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爸爸爱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空城计》节选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塵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
孔明曰:“司马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 , 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造。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1】《空城计》选自我国著名长篇小说《________》。
【2】请用横线画出司马认为应该退兵的理由。
【3】“此人料吾生平谨慎”联系上下文“此人”和“吾”分别指( )。
A. 司马懿、诸葛亮 B. 诸葛亮、司马懿 C. 司马昭、诸葛亮
【4】下面歇后语中与本故事有关的是( )。
A.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B. 半夜里弹琴——暗中作乐
C.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D. 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5】从“神鬼莫测”这个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故事中诸葛亮的“神鬼莫测”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至少从两方面谈)
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聪明的拿破仑
有一次,拿破仑骑马来到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了一阵紧急的呼救声。他策马扬鞭,朝着传来叫喊声的湖边跑去。
只见一个士兵掉进了水里,正往深水当中漂移,距离岸边已有30米。岸上几个士兵无可奈何地叫喊着,慌作一团,他们当中谁也不会游泳。
“他会游泳吗?”拿破仑问道。
“他只能划几下,现在不行了,漂到深水里,刚才喊救命哩!”一个士兵回答说。
拿破仑应了一声,随即从侍卫手里拿过一支手枪,并大声向落水的士兵喊道:“赶快游回来,你还往当中游什么?再往前去,我就枪毙你!”
说完,果然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
落水的士兵,或许是听到了岸上威胁的话,或许是听到了前方子弹入水的响声,猛地转过身来,拼命地划着,竟然很快就游到了岸边。
落水的士兵得救了,同伴们都很高兴。这时他们才发现,站在他们身边的竟是拿破仑皇帝。被救的小伙子神色慌张,赶忙向皇帝行礼。他不解地问:“陛下,我不慎掉到水里,快要淹死了,您还要枪毙我,这是为什么呀?真把我吓坏了,您的子弹差一点儿就打中我了!”
拿破仑笑着说:“如果不吓你,你才真的要淹死哩!你再往前漂去,越漂越远,就再也游不回来了。这是一个荒野深湖,周围没有居民。你看,这里几个人有谁能下水救你呀?经过这一吓,你不就自己游回来了吗?”
经他这么一说,士兵们这才明白过来,都开心地笑了。
当我们对眼前的困境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去思考,运用逆向思维,这样也许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危急—( )恐吓—( )束手无策—( )
【2】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补全故事内容。
不会游泳的士兵掉进湖里,正向深水漂移→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拿破仑开枪的原因是什么?( )
A.士兵不听指挥,拿破仑想枪毙这个士兵。
B.士兵在湖里游泳,拿破仑想和他开玩笑。
C.土兵不小心掉到湖里,快要淹死了。拿破仑想用开枪的办法吓唬士兵,让他往回游。
D.拿破仑很生气自己的土兵竟然不会游泳,想通过吓唬他让他学会游泳。
【4】在文中找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用“”画出来。
【5】一个自助餐厅因顾客浪费严重而效益不好,便出了一个规定:凡是浪费食物者罚款十元。结果生意一落千丈。请你用短文中的思维模式,给这个餐厅想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huàn洗) 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bì)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yǎn)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近义词:
细腻:______憧憬:_____
【2】我们对陨石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请从文中选出能体现这种变化的四个词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作者写丑石“无用”的语句,这些句子作者运用了 ( )的方法突出了丑石的无用。
【4】能准确理解文中语句“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具体含义的是哪一项?( )
A.要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
B.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
C.表明发现这块石头后感到莫名其妙。
D.对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
【5】作者所以赞扬丑石“伟大”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又有什么感受呢?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不改变原来的意思,把下面的句子改变一下,成“非……不可”的句式写下来。
(1)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要认真学习。
(2)这场比赛很重要,我们要取胜。
(3)连长说,十六日早上一定要攻上凤凰岭。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改成转述句:教务老师沉默不语。最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生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快乐习作。
日子是多彩的,生活是丰富的,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这些大事小事,随着时光的流逝会在我们身边绽放出它奇异的光彩,请你选择其中最令你难忘的一件写下来。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叙事具体,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