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片断: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到江边。联系上下文理解“佯推醉曰”,猜测正确的是( )
A.假装以酒醉作为托辞,说。
B.非常陶醉地说。
C.故意推托,避免醉了。
D.假装推倒别人,说喝醉了。
2、《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记述了毛主席在得知爱子毛岸英为国捐躯的消息后的心情和所作出的决定,表现了( )
A.毛主席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B.毛主席对儿子的怀念。
C.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
D.毛主席对革命事业的满腔热忱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吾盾之坚(坚固) 甚聪惠(能干)
B.道旁李(道路) 物莫能陷也(刺破)
C.孔君平诣其父(拜访) 或曰(或者)
D.冀复得兔(复习) 誉之曰(称赞)
4、偷梁换柱。(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_____)
2.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_____)
3.他惊异得喊起来了。(_____)
4.赤豆害水鼓肿,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_____)
5.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_____)
5、我能理解句子,并填空。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还把 比作 。
(2)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迂回”的意思是 ;“迂回”写出了 ;“明如玻璃”的意思是 ,“明如玻璃”说明了 。
6、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从其中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四字词语造句。(10分)
安居( )( ) 得意( )( ) 不惜( )( ) 完好( )( )
实话( )( ) 面不( )( ) 若无( )( ) 能言( )( )
7、读句子,根据划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街上的人真多, 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_______________)
(2)花瓶掉落在地上,居然一点儿也没有损坏。 (_______________)
(3)为了解决眼前的难题,他费尽心思,想尽了办法 。 (_______________)
(4)总理日理万机,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一心扑在工作上。(_______________)
8、联系前两篇短文分析方法填空。
读了上面两篇读后感,他们都首先简单介绍了______________,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写出______,略写了_______,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
9、课文阅读,完成后面的问题。
大江保卫战(节选)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得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立刻( ) 强烈( ) 激战( ) 干脆( )
【2】根据意思,选填文中的词语。
(1)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什么也顾及不到。 (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最能体现战士们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的句子。
10、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钱被刮跑以后
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蹬。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装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正在这时,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他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
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老人有点情面难却,用微颤的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是26张。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不对……”老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把钱送来?”老人忙接着“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么会多呢?是您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五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对视着。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着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不约而同:_______。
②突如其来:_______。
【2】文中“抢钱”二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______________
【3】短文最后为什么说“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前四个自然段各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驶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短文中的省略号表示的是( )。
A.列举的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重复词语的省略
(2)短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语意转折 B.表示说话中断 C.表示解释说明
(3)仿照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请你写一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什么才是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拓展阅读
外祖父的白胡须
琦君
①坐在后门口的一件有趣的工作,就是编小竹笼。外祖父用小刀把竹篾削成细细的,教我编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笼子。笼子里面放圆卵石,编好了扔着玩。有一次,我捉了一只金龟子塞在里面,外祖父一定要我把它放走,他说虫子也不可随便虐待的。他指着墙角边正在排着队伍搬运食物的蚂蚁说:“你看蚂蚁多好,一个家族同心协力地把食物运回洞里,藏起来冬天吃,从来没看见一只蚂蚁只顾自己在外吃饱了不回家的。”他常常故意丢一点糕饼在墙边,坐在那守着蚂蚁搬运,嘴角一直挂着微笑。妈妈说外祖父会长寿,就是因为他看世上什么都是好玩儿的。
②要饭的看见他坐在后门口,就伸手向他讨钱。他就掏出枚铜子给他。一会儿,又来了一个,他再掏一枚给他。一直到铜子掏完为止,摇摇手说:“今天没有了,明天我换了铜子你们再来。”妈妈说善门难开,叫他不要这么施舍,招来好多要饭的难对付。他像有点不高兴,烟筒敲得咯咯的响,他说:“哪个愿意讨饭?总是没法子才走这条路。”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一个女乞丐向外祖父讨了一枚铜子,不到两个钟头,她又背了个孩子再来讨。我告诉外祖父说:“她已经来过了。”他像听也没听见,又给她一枚。我问他:“您为什么不看看清楚,她明明是欺骗。”他说:“孩子,天底下的事就这样,他来骗你,你只要不被他骗就是了。一枚铜子,在她眼里比斗笠还大,多给她一枚,她多高兴?这么多讨饭的,有的人确是好吃懒做,但有的真的是因为贫穷。我有多的,就给他们。也许有一天他们有好日子过了,也会想起自己从前的苦日子,受过人的接济,他就会好好帮助别人了,那么我今天这枚铜圆的功效就很大了。”
③我自幼依他膝下多年,我们祖孙之爱是超乎寻常的。记得最后那一年腊月廿八,乡下演庙戏,天下着大雪,冻得足手都僵硬了。而每年腊月的封门戏,班子总是最蹩脚的,衣服破烂,唱戏的都是又丑又老,连我这个戏迷都不想去看。可是外祖父点起灯笼,穿上钉鞋,对我与长工阿根说:“走,我们看戏去。”到了庙里,戏已经开锣了,正殿里零零落落的还不到三十个人。台上一男一女哑着嗓子不知在唱些什么。武生旧兮兮地长靠背后,旗子都只剩了两根,没精打采地垂下来。可是唱完一出,外祖父却拼命拍手叫好。不知什么时候,他给台上递去一块银圆,叫他们来个“加官”,一个魁星兴高采烈地出来舞一通,接着一个白面戴纱帽穿红袍的又出来摇摆一阵,向外祖父照了照“洪福齐天”四个大字,外祖父摸着胡子笑开了嘴。 人都快散完了,我只想睡觉。可是我们一直等到散场才回家。路上的雪积得更厚了,老人的长统钉鞋,慢慢地陷进雪里,再慢慢地提出来。我由阿根背着,撑着被雪压得沉甸甸的伞,在摇晃的灯笼光影里慢慢走回家。阿根埋怨说:“这种破戏看它做什么?” “你不懂,破班子怪可怜的,台下没有人看,叫他们怎么演的下去。所以我特地去捧场的。”外祖父说。 “你还给他一块银圆呢。”我说。 “让他们打壶酒,买斤肉暖暖肠胃,天太冷了。”
红灯笼的光晕照在雪地上,好美的颜色。我再看外祖父雪白的长胡须,也被灯笼照得变成粉红色了。我捧着阿根的颈子说:“外公真好。”“唔,你老人家这样好心,将来不是神仙就是佛。”阿根说。 我看看外祖父快乐的神情,就真像是一位神仙似的。 那是我最后一次跟外祖父看庙戏。以后我外出求学,就没机会陪他一起看庙戏,听他讲故事。
④现在,我抬头望着蔚蓝晴空,朵朵白云后面,仿佛出现了我那雪白长须的外祖父,他在对我微笑,也对这世界微笑。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他像有点不高兴,烟筒敲得咯咯的响,他说:“哪个愿意讨饭?总是没法子才走这条路。”(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外祖父的白胡须”为题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处作者写到“我抬头望蔚蓝晴空,朵朵白云后面,仿佛出现了我那雪白长须的外祖父,他在对我微笑,也对这世界微笑。”请你说说这段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
13、挑战课外阅读
_________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请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可是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请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亮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照样子,写词语
诚心诚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恭恭敬敬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可以换成个成语:_________
【4】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代文阅读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实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雨如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1】要抓住关键词句及标点,品读刘伯承的内心感受,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批注出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为什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呢?我要结合刘伯承手术之后为国家做的贡献资料,说说我读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我是沃克医生,面对此情此景,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
【4】刘伯承是一个军人,沃克医生为什么称他为“军神”?我要从文中找出其他句子来体会。
____________
15、综合性学习。
材料1: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2: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书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颜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作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材料3:四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A B C D
【1】请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3中D是__________(名)的作品。
【4】下面四幅“秋”字书法属于隶书的一项是 。
A.
B.
C.
D.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永不凋谢的玫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这样一则真事: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guì gui)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cong cóng)地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个小女孩。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
孩子,你摘这朵花是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朵花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是啊,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吗?
【1】用“√”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反问句。请你给它换个说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永不凋谢的玫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惊讶”一词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同学们“惊讶”是因为什么?第二次“惊讶”又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教育家的做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说明文《肠道细菌知多少》
肠道细菌知多少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光冈知足50年来一直潜心研究肠道细菌和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对酸奶等功能性食品的应用也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在人类的肠道中,以大肠为中心,寄生着100%种细菌,其数量超过100万亿个。这些细菌集团像棉花丛和草丛一样生活在我们的肠道内,我们称之为肠内菌群。主要的菌群包括能帮助我们维持健康的“有益细菌”,如乳酸菌群,还有会危害我们健康的“有害菌群”,比如说大肠杆菌、魏尔希氏杆菌等腐败菌群。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厌氧菌群。“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在我们的肠道内平衡共生。在人体内“有益菌群”中最重要的就是乳酸菌群家族的乳酸杆菌。肠道内的菌群因人而异。如果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发生变化,他肠道内的菌群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如果一个人年届60岁,由于身体老化,其肠道内菌群间的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因为乳酸杆菌的数量大大减少,腐败菌——魏尔希氏杆菌的数量骤增,大肠杆菌也在逐渐增多。如果一个人精神压力过大或者是总偏好肉食,那人体内的细菌就会发生和人体衰老时相类似的变化。另外很多生活习惯不良的人,或患胃癌、大肠癌和溃疡性结肠癌的人体内的菌群也会发生特殊的变化。老年痴呆症肠道内的魏尔希氏杆菌会异常增多。
总之,菌群的平衡和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保持乳酸杆菌的绝对优势,使其遏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维持肠道内细菌的平衡,对于我们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光冈教授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给白鼠喝酸奶,实验结果有:“喝了酸奶的白鼠体内的乳酸杆菌数量比没有喝的增加了10倍,寿命也因此延长了”和“酸奶能抑制某种癌细胞繁殖并能控制血压的升高”,等等。(文字来源于网络,有删减)
【1】文中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光冈知足50年来一直潜心研究的是什么?( )
A.酸奶等功能性食品的应用。
B.肠道细菌和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
C.“在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在我们的肠道内平衡共生。
D.老年痴呆症肠道内的魏尔希氏杆菌会异常增多。
【2】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
A.作比较
B.分类别
C.作假设
D.打比方
【3】下列属于有益的细菌是( )
A.大肠杆菌
B.腐败菌
C.乳酸杆菌
D.魏尔希氏杆菌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肠道细菌只有乳酸菌、大肠杆菌、魏尔希氏杆菌、厌氧菌等几类。
B.人由于身体老化,其肠道内菌群也能保持一定的平衡。
C.光冈教授的白鼠试验说明了菌群的平衡和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D.保持乳酸杆菌的绝对优势,遏制有害菌的生长,对于我们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5】“如果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发生变化,他肠道内的菌群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这句话中“大的”一词可否删掉?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说明的是肠道细菌,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酸奶”。酸奶作用是什么?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写下来。(至少概括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文阅读。
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1】根据解释写词语。
(1)没法揣测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多指言行使人难以了解或理解。( )
(2)指人说话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
(3)一下子就明白了或之眼界一下子九变开阔了。( )
(4)指人资质非常聪明。( )
【2】(1)这句话中“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实际上是指( )作者这样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 )我还能照样子写一句话:( )
(2)“音韵”本来是听的,作者却用了表示嗅觉的“芳香”一词来形容,这是因为她流畅的歌声沁人心脾,仿佛芳香四溢。我还能从课文里找出类似用法的一句话呢:( )
【3】母亲还会为作者讲哪些神话故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草船借箭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与“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相照应的句子。
【3】联系全文来看,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的好处是:既__________又__________。
【4】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______,又是为了________。
【5】对“诸葛亮笑着说”中的“笑”理解正确的选项有( )
A.表现了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一定会贸然出兵的。
B.写出了诸葛亮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自己的用意而惊慌失措的样子。
C.表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是诸葛亮英雄本色的体现。
D.“笑”是诸葛亮故作镇定,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鲁肃不要怕。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沃克医生一针见地说:“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麦子熟透了,田野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中指永远不受外物冲撞。 中指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我的收获(25分)
你在本组的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写一写,题目可以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