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200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580多万人、冀中有480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B.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腐败
C.共产党善于革命的宣传
D.三大战役取得决定胜利
2、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写道:“1400—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贸易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对这一时期白银的流向和世界贸易地位解释正确的是
A.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美洲从欧洲购买棉花、棉布
B.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传统商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C.英国占据了世界贸易的支配地位,将欧洲贸易扩展到全世界
D.中国和印度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成为白银主要的流入国
3、“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宋
B.元
C.明
D.清
4、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 )
A.睁眼看世界
B.宣传民主共和
C.思想启蒙
D.托古改制
5、明清时期,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内阁的出现
B.南书房的设立
C.宰相制度的废除
D.军机处的设置
6、德国著名法学家叶林格说:“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文中的第三次征服是指
A.罗马法成为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
B.罗马法对后世各国影响深远
C.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立法规范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专制王权强大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个人观念淡漠
8、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毛泽东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
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9、自筹办北京冬奥会以来,我国完成了12个主竞赛场馆建设,并通过了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基础设施投入运营;我国组建了场馆医疗救治团队,建立赛时交通运行指挥中心,积极推进氢燃料、5G通信、云转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示范应用,北京、张家口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网全覆盖。北京冬奥会的高效筹办主要得益于
A.“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B.冰雪运动的建设和推广
C.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D.大力推行绿色经济模式
10、下图为中国邮政于2019年12月20日 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3枚。二十年前,我国从哪国手中收回了澳门主权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美国
11、以下表格中,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 |
B |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中国义务教育体系形成 |
C | 2001年中国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 |
D | 至2020年年底,在现行贫困标准下,我国贫困发生率降至为零 | 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
A.A
B.B
C.C
D.D
12、下面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 |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
两汉 |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
隋朝 |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
唐末 |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中央政府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
D.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13、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以后,形势大变,只听得这处也谈新思潮,那处也谈新思潮;这处也看见新出版品,那处也看见新出版品,且新出版品骤然增至四百余种之多。这表明,五四运动( )
A.利于推动近代国人思想解放
B.起到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作用
C.开启了中国思想革命的先河
D.倡导文学作品平民化与世俗化
14、从康熙朝开始,清廷建立了“密折奏事”的制度。到了雍正朝,更规定科道等官(中级官员)每天一人以密折轮流奏事,事无大小,都可照实奏告,即使没有什么事可说,也须说明为什么没有事可说。密折的内容主要是各地粮价、雨水、收成、民间舆论、官员的清贪。据此说明密折制度
A.降低了行政决策的效率
B.反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突出
C.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D.益于皇帝治理国家决策的制定
15、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化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16、从已发掘的汉代冶铁遗址来看,西汉初年并不普及的铸铁脱碳钢工艺,在西汉中、晚期得到迅速推广,工艺较先进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也被普遍采用。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政府对冶铁业的直接管理
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C.国内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D.休养生息政策的效果显著
17、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18、公元前221年,秦结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该时间可表述为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3世纪早期
C.公元前2世纪末期
D.公元前3世纪末期
19、中国古代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中央政府鞭长莫及,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通过建立巡视制度,防范分裂割据能够发挥较好的制衡实效。职掌巡察的监察机构通常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根本目的是
A.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
B.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C.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0、关于黄巢起义前藩镇的作用,宋人认为:“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之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材料
A.肯定了藩镇对唐统治的积极作用
B.认为藩镇是唐衰落灭亡的重要因素
C.基本否定了藩镇对唐统治的作用
D.认为藩镇对唐统治有正反双重作用
21、“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原来宰相的谋议也演变为议决而不仅是皇帝决策时的参考。”该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
A.集体决策、制约皇权
B.分工明确、民主运作
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宰相权重、威胁皇权
22、图X是南宋时期为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绘制的。两个穿戏装的演员,一人用手指着右眼,另一人则扮眼科医生形象,手拿一瓶眼药酸。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此画可说明南宋已出现商业广告②杂剧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③此画可用来研究宋代市民的娱乐活动④从艺术风格角度来讲此画属于风俗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对比日本“大化改新”前后的统治结构示意图(大王后来改称“天皇”),可以看出“大化改新”后
A.政府机构更加精简
B.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建立
C.豪族地主转化为政府官僚
D.武士集团力量不断壮大
24、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
A.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
B.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
C.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经济政策
D.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
25、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时间是(_____)初步发展的时间是(___)短暂春天的时间是(____)出现短暂春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革命的影响(_______)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26、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开展“________”,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________》,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
27、(________),字太白,号(________),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
28、新文化运动提倡________,反对专制和愚昧
29、铁犁牛耕 ______时期出现,________时期逐步推广
30、《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1、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________和________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32、1980年,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深圳、________、汕头、________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33、结合所学完成下列两个表格
表格一世界早期文明简表(有11个空白处需要填写)
文明 | 发源地 | 文字 | 建筑(水利工程) | 早期制度与文化 |
古埃及 |
| 象形文字 |
| 建立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太阳历 |
| 两河流域 |
| 空中花园 |
|
古印度 |
| 印章文字 | 佛寺、佛塔 |
|
古中国 |
|
| 都江堰 | 分封制宗法制青铜器 |
| 巴尔干半岛爱琴海地区 | 线形文字字母文字 | 帕特农神庙 |
|
表格二中古时期的部分政权简表(有9个空白处需要填写)
地理位置 | 名称 | 都城 | 最高统治者 | 简单概况 |
地中海 |
| 君士坦丁堡 | 皇帝 |
|
西亚 | 阿拉伯帝国 |
|
| 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大帝国,信奉伊斯兰教 |
|
| 伊斯坦布尔 | 苏丹,政教合一 | 16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大帝国,信奉伊斯兰教 |
南亚 |
| 德里 | 苏丹,政教合一 | 由突厥人建立,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
东亚 |
| 平安京(京都) | 天皇,12世纪幕府掌握实权 |
|
34、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________,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________,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35、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重创了资本主义经济。
(1)这次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面对危机,胡佛政府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
(2)罗斯福新政首先从哪一行业入手整顿?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3)面对危机,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体现了哪一经济理论?从而使得资本主义迎来了什么样的新时期?
(4)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有哪些新变化?
36、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37、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诸多以“新”为前缀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8、早期工人运动意义是怎样的?
39、宗教改革出现怎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