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红河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原来宰相的谋议也演变为议决而不仅是皇帝决策时的参考。”该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

    A.集体决策、制约皇权

    B.分工明确、民主运作

    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宰相权重、威胁皇权

  •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不少菜肴的做法来自外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政权更替频繁

    B.封建国家分裂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交融加强

  • 3、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200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580多万人、冀中有480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B.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腐败

    C.共产党善于革命的宣传

    D.三大战役取得决定胜利

  • 4、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毛泽东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

    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5、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

  • 6、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记载,林则徐曾奏言:“自六月以来,各国洋船愤贸易为英人所阻,咸言英人若久不归,亦必回国各调兵船来与讲理……中国造船铸炮,至多不过三百万,即可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此时,但固守藩篱,即足使之自困。”由此可知,林则徐

    A.奏言缓解了清廷当时困境

    B.反思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问题

    C.认识到贸易逆差的危害性

    D.已有“师夷制夷”的海防思想

  • 7、东汉末年,民间兴起了乡闾清议品评并形成了一种传统。到了曹魏时期出现“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这可用于说明(     

    A.选官制度改变利于激发官民责任感

    B.九品中正制标准是门第

    C.曹魏统治者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

    D.曹魏亟需人才巩固政权

  • 8、下面是读书活动中一段关于“罗马帝国”的笔记,笔记中所能反映的信息是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B.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D.帝国源于爱琴海区域

  • 9、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     

    A.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

    B.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C.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 10、南北朝时期的典籍记载了很多北方迁到南方的名士如王导、谢安等人的言行作派,及其受南人崇拜模仿的事例。细如服饰用具,琐至音容笑貌,都被人悉意效拟。南方上层人士改操中原洛阳之音,也成为南士标榜身份的一种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A.南北方的语言逐渐趋于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消弭文化差异

    C.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

    D.南方社会的包容性强于北方

  • 11、顾炎武说:“文切世务,画写故实,学问当有益于天下。”他在绘画领域中痛责文人画“任意师心,鲁莽灭裂,动辄托之写意而止”的风气。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

    B.顾炎武全面否定文人画

    C.其绘画理论受西洋画风影响

    D.顾炎武反对空谈,努力寻求社会改革的方案

  • 12、中国古代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中央政府鞭长莫及,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通过建立巡视制度,防范分裂割据能够发挥较好的制衡实效。职掌巡察的监察机构通常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根本目的是

    A.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

    B.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C.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13、以下表格中,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

    B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中国义务教育体系形成

    C

    2001年中国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

    D

    至2020年年底,在现行贫困标准下,我国贫困发生率降至为零

    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A.A

    B.B

    C.C

    D.D

  • 14、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以下主张属于荀子的是

    A.“人而不仁,如礼何?”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D.“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 15、马克思在阐述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时,曾提到: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按照共同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失。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由此可知,马克思旨在

    A.通过国家手段促进社会公平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促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 16、据统计,1851—1871年英国女性在商业、医药和教育领域的就业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5.68%。1851—1911年女性职员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材料表明

    A.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B.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

    C.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角色转变

    D.妇女参政意识增强

  • 17、《论语·乡党篇》记,“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不问马怎么样,而是首先问伤人没有。这主要体现了(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思想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 18、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成立中华民国

    C.谋求民族独立

    D.发展资本主义

  • 19、正式绘制于康熙年间的《皇舆全览图》是我国全国性实测地图的开端,这份地图不仅是当时亚洲最好的地图,也是全世界最好的一份地图。这反映了(     

    A.边疆危机日趋严重

    B.近代地理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国家组织力量强大

    D.西学东渐推动欧洲测绘技术普及

  •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专制王权强大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个人观念淡漠

  • 21、下面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中央政府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

    D.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 22、明朝嘉靖年间,政府征发永顺、保靖、西阳等土司家族参与东南沿海抗倭战争;明末土司秦良玉也受命参与镇压张献忠农民起义“征贼”、“平叛”战争,冉氏土司将治下的重庆酉阳李溪官坝、铜鼓潭等称为“忠孝坝”,土司衙署称“忠孝堂”、“忠义堂”。这反映出当时

    A.汉族与其它民族间的隔阂消除

    B.儒家伦理治国思想的确立

    C.国家认同的文化心理不断加强

    D.朝廷注重提高土司的地位

  • 23、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       

    A.睁眼看世界

    B.宣传民主共和

    C.思想启蒙

    D.托古改制

  • 24、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  )

    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实现了思想统一

    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D.导致了暴政统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________;1990年10月,________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 26、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放   、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 27、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________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________,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 28、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________”。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________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 29、________》的诞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 30、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时间是_____初步发展的时间是___短暂春天的时间是____出现短暂春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革命的影响_______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 31、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________,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 32、中国的抗日战争为________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33、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________

     

  • 34、1955年新中国派代表参加________(这是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召开,形成“万隆精神”。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的目的、概况和影响是什么?

  • 36、概述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其结果。

  • 37、宗教改革的背景是怎样的?

  • 38、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是什么?(从殖民地和殖民国家两个角度思考)

  • 39、新经济政策内容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