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衢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子缩句后和原句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火箭排出的气体在空气中凝成了浓浓的烟雾。

    缩句:气体凝成烟雾。

    B.在这件事情之后,她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

    缩句:她学习。

    C.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缩句:记者解掉绳子。

    D.戴红领巾的小姑娘捡起了操场上的许多纸片和枯黄的落叶。

    缩句:小姑娘捡起了落叶。

  • 2、下列各项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非我也,岁也

    B.其何以行之哉 而莫之夭阏者

    C.为之于未有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D.彼且恶乎待哉 翱翔蓬蒿之间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迷路

    侯发山

    保民处理完手头的事务,走出单位大门,才发觉夜幕已经降临,漫天飞舞着雪花,悄无声息,却又洋洋洒洒,地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雪。糟了!他暗叫一声,匆忙加快了步伐。摩托车是骑不成了,只能步行。往日,家里的老娘都是妻子照顾,妻子今天回娘家了,临出门还再三交代,让他准点下班,回家伺候老娘。老娘患有阿尔茨海默综合症,俗称的老年痴呆,整日傻傻地坐在家里,有时候,连儿子媳妇都不认识。有几次,保民想把老娘送到养老院,但一直不忍心。

    有一个小上坡,一辆面包车努力地放着屁,但车轮还在原地打转。保民忙走过去,用肩膀在后边顶着车厢,司机配合加大油门,车颤抖了两下,不情愿地上路了。路过街边的饺子馆,他要了八两饺子,这是老娘最爱吃的,他担心饺子凉了,便把装饺子的食品盒裹到自己怀里。拐过街角,聚拢了三四个人,一个小孩子哇哇地哭着。出于职业的习惯,保民踅了过去,原来是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迷路了。小男孩说话还不是十分清楚,既不知道家在哪里,又说不出父母的姓名。几个路人也爱莫能助,正要拨打110呢,恰巧遇到保民。保民忙蹲下身子安慰小男孩:“小朋友, 不要怕,警察叔叔帮你找爸爸妈妈,给你送回家。”看了看保民,小男孩扑过来,居然不哭了。见有警察在,热心的路人也都各自散去。

    保民把小男孩带到路边店铺的门口——那里雪打不着。他拂去小男孩头上和肩膀上的雪,打开食品盒,喂小男孩吃了几个饺子。小男孩安静了许多。保民问他的爸爸叫什么。他口齿不清地说:“宏福,宏福。”保民一边给值班人员打电话,让他们查询辖区有没有叫“宏福”以及与之谐音相同的居民,一边与街上巡逻的同事联系,让他们赶过来帮忙——他得回家,老娘让他不放心啊。很快,值班人员的信息传了过来,他们查询了辖区所有的“宏福”,遺憾的是都比对不上。幸好,巡逻的同事也赶了过来。保民把小男孩交给同事,往家的方向赶去。

    街边冒出一柄大伞,一个中年汉子瑟缩着膀子,袖着双手,依偎着烤红薯的炉子,茫然地瞅着过往的车辆和匆匆而过的行人。那一刻,保民脑洞大开,那个小男孩说的是不是“红薯”?他的爸爸是不是烤红薯的?世上的事情就这么巧——小男孩的爸爸正是这个烤红薯的中年汉子。小男孩趁妈妈歪在沙发上迷糊的时候,溜出家门找爸爸,不承想迷路了……

    进了楼道,保民几乎以奔跑的速度冲上楼去。推开虚掩的门,屋子里黑乎乎的,“妈,妈。”他连叫了两声,同时他打开了照明灯,客厅没有人!保民把饭盒从怀里掏出来,风一样在各个角落寻找,厨房没有,厕所没有,卧室没有……老娘会去哪里呢?往常,老娘偶尔也有过单独出去的情况,都是在门口附近转悠,200米都不超过。保民从家里出来,在胡同口那儿焦急地张望,除了飞舞的雪花外,哪里有人的影子?“妈,妈。”他一边叫一边往东走。走出一段距离,再折回来,一边喊着妈一边两眼探照灯似的四下打探。到最后,保民的叫声中都带着哭腔。他真有点儿绝望了!这样的老人迷路,肯定是回不来的。

    忽然,110 微信群里蹦出个信息,一个精神不太正常的老太太守候在小太阳幼儿园门口,说要接他的儿子。

    保民撒腿就往小太阳幼儿园门口跑去。好在积雪过后,没有上冻,路还不是那么滑溜。

    在小太阳幼儿园门口徘徊的正是保民的妈妈,老人家顶着一头雪,正在跟幼儿园看门的师傅较真:“我要接我儿子,我要接我儿子。”遇到这样一位痴呆的老人,看门的师傅哭笑不得, 却也没有招数。

    “妈,妈,我在这里呢。”保民叫着跑了过去。这一刻,他眼里的泪不由自主地汹涌而出——他小时候,就是在小太阳幼儿园上的。每一次,都是妈妈接送。

    看到保民,顶着一头雪的老太太咧开嘴巴,佛一样温暖地笑了。

    (原载于《啄木鸟》2019年第5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五段中,“除了飞舞的雪花外,哪里有人的影子?”一句,细腻地描写出保民内心的焦灼,大雪纷飞不止,母亲不见踪影,情节推进扣人心弦。

    B.“这样的老人迷路,肯定是回不来的”这句话,也说明小男孩离家迷路的危险性,若不是保民先放下私事,不忘警察身份,将小男孩带回其父亲身边,男孩或许无法在雪中脱险。

    C.小说中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充分展现了保民作为一个警察、一个儿子的形象特点。

    D.小说的环境描写简练生动,语言朴实自然,情节构思巧妙,颇具艺术表现力。

    2赏析最后一段划线的句子:“看到保民,顶着一头雪的老太太咧开嘴巴,佛一样温暖地笑了。”

    3小说标题为“迷路”,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学习的作用,先是通过一系列比喻说明凭借外界条件获得帮助的重要性,并推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论语·里仁》中也有类似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李白在《蜀道难》中,化用西晋左思《蜀都赋》中“一人守隘,万夫莫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边塞黄昏阴惨景象的描写,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

    (2)《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妨害国家、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当下青年以启迪: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就要有远大的志向与坚强的意志。

    (2)《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借“鸿雁”和“鱼儿”传书而不能,抒发了强烈的思念之情。

    (3)滔滔江水常常让诗人逸兴遄飞,情不可遏,如李白《将进酒》开篇“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感饱满,气势豪迈,极具感染力。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表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场景。

    (2)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自己辞官摆脱束缚,归田途中内心的喜悦与轻松。

    (3)《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牺牲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庄子的《逍遥游》描述大鹏展翅的气势和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有异曲同工之妙。

    (5)《庄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__________。归有光《项脊轩志》

    (2)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__________,实所共鉴。(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__,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

    (4)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5)东隅已逝,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6)_____________,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7)小山重叠金明灭,__________。(温庭筠《菩萨蛮》)

    (8)鸿雁长飞光不度,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在《虞美人》中,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逍遥游》中,蜩与学鸠笑话大鹏鸟时,质疑道“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逢故人

    【唐】杜牧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

    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

    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

    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注:忽忽,指倏忽,急速;时间快速飞逝的样子。语出《楚辞·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兮其将暮。”

    霰: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上句言不见之久,下句叙相见之情;相见“成悲”看似反常却真实。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描写诗人悲伤之态,又揭示诗人悲伤之由。

    C.颈联进一步描述与故人相逢后的情景,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

    D.尾联既是劝慰故人亦是自劝,珍惜相逢时美好时光,今宵不惜一醉方休。

    【2】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说说诗中之“悲”有哪些。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节选自《荀子·致士》)

    材料二: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管仲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桓公:善。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注]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已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已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说范·尊贤》)

    [注]中行氏:春秋时晋国掌权的六大家族之一。

    材料三:

    马周,博州茌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累除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数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上依次涂出句读处的字母。

    口行A相反B而欲贤C者D之至E不肖者F之退G也H不亦I难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而不信”的“而”与《<论语>十二章》中“人而不仁”的“而”用法含义相同。

    B.“务在明其火”中的“明”与《大学之道》中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的第一个“明”含义不同。

    C.“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的“家”与《兼爱》中的“虽至大夫之相乱家”的“家”含义不同。

    D.“帝大说”的“说”和《五石之瓠》中的“客得之,以说吴王”的“说”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使用“耀蝉”打比方,形象地阐明了“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的道理。

    B.针对桓公的疑问,管仲认为故意让酒肉腐坏,这样做不好,但并不妨害君主成就霸业。

    C.孔子认为假如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不肖的人就不会产生仇恨,中行氏就不会灭亡。

    D.太宗让百官上书谈论得失,常何上奏了马周给他讲述的二十多件事情,都合太宗心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

    (2)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5】材料二中,管仲对重视贤人有明确的态度。你认为材料三中唐太宗的做法体现了管仲的哪些态度?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野地里的树,生机勃勃,但是由它自由生长,最后可能成为一堆劈柴。

    公园里的树,几经修剪之后看上去赏心悦目,但是可能就缺少了个性和活力。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