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吞声踯躅不敢言 踯躅:徘徊不前
乃中《经首》之会 会:恰巧
B. 三顾频烦天下计 频烦:犹“频繁”,多次
两朝开济老臣心 济:扶助
C. 族秦着秦也,非天下也 族:灭族
合百草兮实庭 实:确实
D.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辛苦:劳苦
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衡量人物差等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电视剧《琅琊榜》因故事生动曲折而热播不断,一度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该剧也因此成了近几年来少有的经典之剧。
②虽然不少通信运营商信誓旦旦地保证,其营业点将确保通信业务中关键的私人信息不会被泄露,然而事实却是差强人意的。
③前天晚上地铁里遭遇拥挤,昨日“海上世界”也是人满为患,在回来的路上,走望海路堵车,由望海路拐向滨海路也堵车,拥挤不堪的道路让人心烦。
④当前,全国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该说,作为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毅然去创业,无可非议。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⑤活跃于北京各大医院的“号贩子”倒卖专家号的行为被媒体曝光后,挂号的患者和家属都对“号贩子”敬而远之,医院就诊秩序明显好转。
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国务院绝不会发空头文件,为官也绝不能尸位素餐。
A. ①②④ B. ③④⑥
C. ②⑤⑥ D. ①③⑤
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山腔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中国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早在元末明初(大约14世纪中叶),昆山腔已经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今天的昆山一带产生了,余澹心在《寄畅园闻歌记》中曾说道:“良辅初习北音,绌于北人王友山;退而镂心南曲,足迹不下楼十年。”说的是魏良辅为了钻研南曲,十年不下楼,终于琢磨出一套新的昆山腔的演唱技巧。
魏良辅声腔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理顺腔调和语音的关系,使字音有腔调,字腔和声腔能够保持和谐。为此他从字、腔、板三方面提出了“曲有三绝”的审美标准:第一是字的发音要清晰,第二是腔调要纯正,第三是节奏板眼要准确。魏良辅制定昆山腔腔格的主要语言,依据的是苏州话。苏州话是吴侬软语的典范,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性。字清、腔纯、板正的音乐学意义的追求和规范,使得昆山腔尽洗“乖声”,超越了俗乐和雅乐的鸿沟,成为文人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
魏良辅改造昆山腔的第二个方面是光善和提升曲调的音乐性。魏良辅以协调曲词和声腔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以腔、板两工为目标,把昆山腔改造为纡徐婉转、细腻清雅的声腔艺术。所以内行欣赏昆腔,不能光听嗓音是否响亮,而是应该讲究听曲不可喧哗,听其吐字、板眼、过腔得宜方可辨其工拙。不可因演员喉音清亮,便为其击节称赏。
魏良辅改造昆腔的第三个方面是兼容并蓄,熔南北曲为一炉。北曲的风格以遒劲为主,南曲的风格以委婉为主。魏良辅早年学过北曲,后来专攻南曲。北方人学好南曲不容易,南方人学北曲有时候也是吃力不讨好。要把南北曲的优点融合在一处,各取其长并非易事。魏良辅是在北曲昆唱的基础上推动并最后完成南北声腔的融合的。
第四个方面是对于伴奏场面和乐队编制的完善。魏良辅没有直接把当时北曲的伴奏方法移植到南曲中来。他抓住伴奏的两大功能进行了乐队的改制:一是控制节奏,二是衬托旋律。他把控制节奏的任务交给鼓师,鼓师左手执拍板,右手执鼓签,居于乐队的核心位置,类似于如今乐队指挥,由鼓、板控制演出的进程。又根据南曲声腔柔缓自由的特性,把主奏旋律的任务交给笛子、箫一类的乐器。魏良辅也没有完全取消弦索类的乐器,而是对弦索类的乐器进行了改造,改良出了专门用于昆腔伴奏的曲弦和只有两弦的提琴,为弦索在昆腔中的作用保留了一席之地。自此,他为昆唱的实践和曲学的最终完善明确了正确的方向,也确立了他自己乐坛至尊的地位。
(取材于《昆曲之美》)
材料二
昆曲的服装正如同它的脸谱和表演,都不是写实的,而是远离真实生活,追求虚拟艺术,从而展现很强的形式之美。戏曲舞台上所展现的穷书生,是穿着体面的,并非一身穷酸气,反而有一种超脱世俗的书生气,大家闺秀的小丫环,穿得也并不寒酸,反而干净整洁、光鲜亮丽。至于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服装,更是锦绣缤纷,他们的服装似是非是,重点追求形式美。
戏曲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创造优美的舞台意境,而服装是创造优美舞台意境的重要手段,戏曲服装堪称是“穿在演员身上的布景”,这种画面的意境美,乃戏曲独有。戏曲服装的美,让人为之倾倒。它之所以这样美,是因为中国戏曲是以写意性为基本美学原则的。
服饰中的细节,如扇子上、腰巾子上的花草,和笛子的颜色等,也会和衣服进行整体搭配。侍女的衣服设计的是裙长衣短、胸腰收紧、形体分明,这样更符合小丫鬟干练的性格。大家闺秀一般为下身宽裙,因为这样更符合大家闺秀端庄静雅的气质。戏曲服装的此种设计,清晰地展现了体型美和体态美。
戏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虚拟化,这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表现手法。在一场戏曲表演中,虚化手法的应用十分普遍:通常需要虚化背景、道具和那些难以用舞台完美展现的人或物等;同时,空间和时间的复杂变化也需要通过虚化来演绎。这一系列虚拟化操作与西方戏曲大不相同,正因如此才展现了独特的中国魅力。
在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虚”文化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谈到做人时,长辈们通常教导我们要谦虚、虚怀若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中国人讲究含蓄,写诗、绘画都不讲究完全真实的描写,而是进行虚化,给欣赏者想象的空间。这种表达美的方式,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人的血液,这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懂的魅力。
(取材于昆曲评价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昆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曲现又称为“昆剧”,是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之一。
B.昆曲是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早在元末明初就已产生。
C.经过魏良辅改良后的昆曲和以往的南曲表演有一定区别。
D.改良后的昆曲由笛子、箫和改造过的弦索类等乐器伴奏。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行欣赏昆曲时,只因演员嗓音清亮就为其鼓掌的行为不妥。
B.南曲的风格以委婉为主,大多数北方人学好这个曲种有困难。
C.鼓师作为指挥是乐队的核心,负责掌控好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D.魏良辅为昆唱的实践、曲学的最终完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根据材料二,下列不符合昆曲“虚拟化”特征的一项是( )
A.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B.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
C.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
D.脸谱花艳映丹霞,梨园弟子舞翩跹。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魏良辅对昆曲的多方面改造,体现了传统艺术家精益求精的精神。
B.苏州话具有音乐性的特点,在尽洗“乖声”之后,变得雅俗共赏。
C.戏曲服装上的各种用心设计都是为了体现演员的体型美和体态美。
D.虚拟化的背景、道具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戏曲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5】依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昆曲的艺术追求。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以普通众人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 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以及英雄孙权的风流往事都随岁月消失一去不返的两句是“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形。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创作《离骚》是痛心于朝廷政治黑暗的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
(2)《山居秋暝》中动静结合,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
(3)《燕歌行》中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 , 。
(2)《湘夫人》中描述秋天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 。
(3)《师说》中韩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和弟子才能的句子是:: , 。
7、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___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艺术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近、平仄相协。
(2)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要的《__________》(王实甫的《_________》)(两空任选其一)。
(3)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5)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7)夕阳下,_______________,两三航未曾着岸。(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8)望西都,意踟躇,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好文章常能借平常事物来阐发深远的意蕴,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用禽兽都难以越过蜀道中的高山来衬托蜀道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仰天叹息、神情惶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杜甫《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歌咏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6)柳永的《望海潮》中抓住“_______”和“_______”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了出来。
(7)《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姜夔化用杜牧的诗句,虚写昔日扬州的繁华,实写今日扬州的凄凉,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
(8)鲍照在《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将内心矛盾、忍辱负重的精神状态描述得淋漓尽致。
(9)《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0)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伯牙捧琴谢知音和阮籍善为青白眼的典故,写尽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
(1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聊而可悲,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悲愤与牢骚。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心境类似于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庄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阐释了真正的逍遥之境。
(4)庄子《逍遥游》中以一种植物和动物来为例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话是“_________ ,_______”。
(5)庄子《逍遥游》中写描写列子御风而行轻快美妙的样子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独 鹤
【唐】韦庄
夕阳滩上立徘徊,红蓼【注】风前雪翅开。
应为不知栖宿处,几回飞去又飞来。
鹤
【唐】褚载
欲洗霜翎下涧边,却嫌菱刺污香泉。
海鸥浦雁应惊讶,一举扶摇直上天。
【注】蓼:草本植物,开淡红色或白色的花。
【1】下列对这首作品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两诗写鹤都采用了细节描写:前诗写鹤伫立、展翅的细小动作,后诗写鹤嫌菱刺而不洗濯的细微心理。
B. 两诗写鹤都采用了烘托手法:前诗以夕阳、沙滩、红蓼为背景烘托,后诗以溪涧、蓝天为背景烘托。
C. 两诗都采用虚实结合手法:两首诗中鹤的颜色、动作为实写;两首诗都着一“应”字表猜测,是虚写。
D. 两诗都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两诗吟咏鹤的形象,其实都融入了诗人内心的观照,寄托了诗人的志趣。
E. 两首诗的表达技巧有所不同:前诗运用夸张手法,动静结合;后诗也用夸张手法,只有动态的描写。
【2】两首诗刻画的鹤这一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吕希纯,字子进,吕公著子。登第,为太常博士。元祐祀明堂,将用皇祐故事,并飨天地百神,皆以祖宗配。希纯言:“皇祐之礼,事不经见,嘉祐既已厘正。至元丰中,但以英宗配上帝,悉罢从祀群神,得严父之义,请循其式。”从之。
历宗正、太常、秘书丞。哲宗议纳后希纯请考三代 昏礼参祖宗之制博访令族参求德配。凡世俗所谓勘婚之书,浅陋不经,且一切屏绝,以防附会。迁著作郎,以父讳不拜。擢起居舍人,权太常少卿。
宣仁太后崩,希纯虑奸人乘间进说摇主听,即上疏曰:“自元祐初年太皇听断所用之人皆宿有时望所行之事皆人所愿行唯是过恶得罪之徒日伺变故捭阖规利今必以更改神宗法度为说。臣以为先帝之功烈,万世莫掩。间有数事,为小人所误,势虽颇有损益,在于圣德,固无所亏。且英宗、神宗何尝不改真宗、仁宗之政,亦岂尽用太祖、太宗之法乎?小人既误先帝,复欲误陛下,不可不察。”未几,拜中书舍人、同修国史。
内侍梁从政、刘惟简除内省押班,希纯以亲政之始,首录二人,无以示天下,持不行。 由是阉寺侧目,或于庭中指以相示曰:“此缴还二押班词头者也。”
章惇既相,出为宝文阁待制、知亳州。谏官张商英憾希纯,攻之力。又以外亲嫌,连徙睦州、归州。自京东而之浙西,自浙西而上三峡,名为易地,实困之也。公著追贬,希纯亦以屯田员外郎分司南京,居金州。又责舒州团练副使,道州安置。建中靖国元年,还为待制、知瀛州。徽宗闻其名,数称之。 曾布忌希纯,因其请觐,未及见,亟以边,遽趣遣之。俄改颍州,入崇宁党籍。卒,年六十。
(节选自《宋史·吕希纯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哲宗议纳/后希纯请考/三代昏礼/参祖宗之/制博访/令族参求德配
B.哲宗议/纳后希纯请考/三代昏礼参/祖宗之制/博访/令族参求德配
C.哲宗议/纳后希纯请考三代/昏礼参祖宗之制/博访令族/参求德配
D.哲宗议纳后/希纯请考三代昏礼/参祖宗之制/博访令族/参求德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中国古代指专门精通某一门学问或传授经学的官名,专指皇帝的老师。
B.讳,古代的人为表示对帝王、长辈或尊者的尊重而刻意回避他们名字的礼俗。
C.中书舍人,历代名称和职务不同,宋时它可行使宰相权力,掌判中书省诸事。
D.阉寺,寺通“侍”,古代宫中供役使的小吏。阉寺指宦官,有时称“内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希纯初入仕途,便敢于进言。他阐述祭仪先例,说服哲宗放弃了并祀天地百神以配祖先的做法。
B.希纯巧议纳后,得到哲宗赏识。宋哲宗商议纳后事宜,吕希纯提出好的建议,此后他便一路升迁。
C.希纯未雨绸缪,启圣听抑奸人。哲宗亲政时,为防奸人滋扰新帝视听,希纯便先上书,又阻内侍任命。
D.希纯耿介无私,屡遭排挤。他先被外放做过地方官,后遭人忌恨被贬调职,辗转多地,且其父也曾受到牵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成现代汉语。
(1)且英宗、神宗何尝不改真宗、仁宗之政?亦岂尽用太祖、太宗之法?
(2)章惇既相,出为宝文阁待制、知亳州。谏官张商英憾希纯,攻之力。
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围棋高手李世石与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之间的围棋大战最终总比分为1:4.人类几乎颜面尽失。“人工智能将导致机器人像删除泣圾邮件一样‘删除’人类”,这样的言论固然耸人听闻。但机器人带来的哲学反思与伦理困境,必将是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于是——
有人说:“不知疲倦的机器人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惬意,人类惯常的认知和生活方式也会被华丽刷新。”
也有人说:“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进入职场,将会导致人类‘技术性失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
也有人说:“机器人毕竟是人造的,它的运用领城及发展方向也会完全掌握在人类手中,绝对不会出现机器人‘吃人’现象。”……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