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黑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面四副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武侯祠的一项是(   )

    ①功盖三分延汉祚,名垂千古仰仪威

    ②千里路途三五步,十万雄兵七八人

    ③一拂白袖迎风客,半壁青山抱东吴

    ④龙去崇朝作霖雨,我来高卧想羲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2、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C.客得之,以说吴王。

    D.故不慈不孝亡。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国内外游学线路迅速升温,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通过游学拓宽眼界。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暑假国内游学报名人数增长140%以上,是海外游学增长率的2倍。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参加游学的人数位居前列。

    2017年我国城市家庭亲子游学报告显示,今年暑期报名海外游学的人数增长达到70%,人均花费2.5万元。而国内游学的增长是出境的2倍,人均花费在4000元。从售卖城市的分布来看,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报名参加游学人数最多,一线城市排名靠前。内蒙古、宁夏、贵州、甘肃等城市是国内游学热门目的地。

    在海外游学市场方面,报告显示,海外游学增长达到70%以上,人均消费2.6万元,中产家庭是海外游学的主力。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位居十大海外游学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三甲。报告预计,今年全国夏季海外游学市场规模达到80万人次,营收200亿元,国内外游学总体量预计超过300万人次。

    《摘编自北京商报》

    材料二:

    不久前,《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里提到,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出头。可是,她最近却连新衣服都快不敢买了,原因就是孩子一个暑假就花了35000。20000(游学)+5000(阿姨)+2000(钢琴)+2000(游泳)+6000(培优)=35000元。在天津,孩子过暑假要花多少钱呢?就此有记者做了问卷调查,共收到203份有效问卷,大多数网友选择了5000元以下,可以看出咱天津的家长们养孩子还是很淡定的。

    在问卷调查中,对于孩子暑期花费这一项,有70%以上的网友选择了5000元以下,仅有7%的网友愿意为孩子过暑假花费上万元。从《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中不难看出,花费的大头是海外游学。对于调查中,“您自己的孩子或者周围朋友的孩子参加过海外游学吗”一项,选择“周围很多孩子参加过”的网友仅20%,大多数人周围孩子参加过海外游学的没几个,或者干脆没有。对于“有机会参不参加海外游学”,50%以上的网友认为孩子去不去海外游学应该视家庭经济条件而定,而有机会就会让孩子参加海外游学的网友不足20%。对于“参加海外游学的目的”,绝大部分网友选择“为了让孩子开阔视野,提高独立性”,仅16%的网友认为是“同学都去,不去怕孩子有失落感”。对于目前孩子的教育消费,过半网友认为偏高了,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认可放养式教育的家长寥寥无几。对于暑假怎么过才有意义,网友们意见不一,但愿意遵从孩子意愿的家长不少。

    从调查可以看出,天津的家长们还是比较理性的,更认同培养孩子量力而行,对海外游学这样的高端消费盲目跟风者不多。

    (摘编自北方网)

    材料三:

    游学传统由来已久,早在《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就有“游学博闻”之语。孔子周游列国,历时十余年,行程数千里,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进行整理,编成《论语》,传诵至今。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漫游祖国各地,到处寻访古迹,采集传说,为他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打下了坚实基础。一直到明代的徐霞客、清初的顾炎武,这种传统代代相传,成就了中国古人知行合一的优良士风。

    游学也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教育形式。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学17年,其口述的《马可波罗游记》不仅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同时也成为了研究我国元朝地理和历史的重要典籍。18世纪,英国上层社会也兴起了一股赴欧洲大陆游学的热潮。今天的日本,游学早已成为教育文化的一部分,国家大力支持中小学学生游学,并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其费用。

    游学这种教育形式,曾因费时、费力、费钱等原因,加之社会各界对学生游学在外的担心,一度有被搁置的趋势。2016年末,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把“研学旅行”纳入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游学传统的回归。

    游学传统的回归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具有扩大了见闻,磨炼了意志,陶冶了情操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但目前也有些游学掺杂了一些别的因素。比如融入了过多的商业因素,使游学逐渐变成商人赚钱的一种手段。对于这些问题,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要摆正心态,要意识到游学是为学生提供知识学习的有效途径,是锻炼学生意志和提升境界的绝佳方法。

    游学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价值依然灿若明星,其精髓贵在知行合一,诚如毛泽东在青年时所言:“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

    (摘编自《光明时评:游学精髓就在知行合一》)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超过半数的网友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决定是否让孩子参加海外游学,表现得很理性。

    B.多数网友并不反对让孩子参加海外游学,但仅有20%的网友明确表示会参加。

    C.多数网友希望孩子通过海外游学实现开阔视野、提高独立性的目的,主动性很强。

    D.16%的网友因怕有失落感而让孩子参加海外游学,而多数网友并未给予孩子自主选择权。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表明2017年暑假海内外游学人数大幅增长,并点出了游学的热门目的地,材料二以天津为例,指出家长们的选择还是很理性的。

    B.材料三以较大篇幅谈及游学的内涵和中外游学的传统,并阐释游学的意义与价值,深刻地揭示了游学的精髓在于知行合一。

    C.针对游学融入过多的商业因素的情况,《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从制度上给予了保障,从而消除了家长“有游无学”的担忧。

    D.三则材料,都是对游学现象的报道与评论,有利于我们从不同视角认识游学这一现象。

    【3】怎样才能正确地开展游学活动?请结合材料进行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

    (3)《登高》中写杜甫一生坎坷,晚年也很艰难,生活困苦,身体多病,所以只好戒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服饰用反衬手法写出其孤独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描写抒情主人公独立小桥,冷风吹衣,在疏林弯月的背景中营造出一种凄清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璟《浣溪沙》中描写秋季荷花凋零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好在诗句中用数字,晏殊《破阵子》中巧用数字描写寂静景色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描写了女主人公居室幽深空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张先《天仙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动静结合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水鸟栖息、花枝摆动的情景。

    (8)《八声甘州》中化用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一词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苏轼的《江城子》中和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有相同况味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表达了作者不苟合于世、宁愿独抱寂寞的高洁心态。

    (11)苏轼《水龙吟》中化用金昌绪《闺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一诗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晏几道《临江仙》中,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晏幾道《鹧鸪天》中和杜甫的“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异曲同工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秦观《踏莎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了自己独居驿馆的凄清冷漠。

    (15)周邦彦《苏幕遮》中描写荷塘一片新晴之景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李清照《醉花阴》中以极为细腻的体肤触感来表现秋夜特征,含蓄地说明自己的辗转难寐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岳飞《满江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表现出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

    (18)岳飞的《满江红》中,表现了蔑视功名,披星戴月,征战南北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19)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一派冷清趁机的景象。

    (2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极目远眺所见山之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用______________ 一句写车水马龙、人潮拥挤的观灯盛况。

    (22)诗词中有很多把抽象的愁情写的具体可感的诗句,比如欧阳修《踏莎行》中__________;秦观《踏莎行》中的________;贺铸《横塘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朝诗人沈如筠《闺怨》中的“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2)李白在《将进酒》中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极言人生短暂、韶华易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按要求填空。

    唐诗之中,李白、李贸、李商隐被人称为“三李”,同样以月为情感载体,却各具其妙。

    (1)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月表现了其逸兴豪情。

    (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月宫中的人物表现音乐的魅力。

    (3)李商隐《锦瑟》写月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怅惘的情怀。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在许多古人的文章中我们都可以学习到论证分析的技巧:

    (1)《屈原列传》中作者在分析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时,先指出大前提:一般人在遇到困窘的时候都会向上天和父母呼喊,而屈原在“________”的时候被人以谗言离间,他也自然会生出怨愤,发出呼喊,于是《离骚》就产生了。

    (2)在《过秦论》中,作者在分析秦始皇灭亡的原因时,认为与之前相比, “________”这些和以前没什么不一样,且陈涉各方面远不如六国,列举各种因素并一一排除后,得出其灭亡的原因在于不施仁义。

    (3)在《伶官传序》中,作者用一个反问句对唐庄宗的事例进行原因探究:“____?”排除了这个可能性后,推断出成败终究还是因为“人”的问题。文末作者再用一个反问句 “ ___?”将从唐庄宗这段历史教训中得出来的道理进行拓展,使文章的观点得到升华,更具有普遍意义。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云元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2)《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鲲鹏奋飞时“水击三千,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但它也并不逍遥,因为它“________”,依然有所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注释】①主父:即汉朝时的主父偃,久不得进,后终得汉武帝信任,官至齐相。②马周:唐朝人,西游长安时宿于新丰,被客店老板冷待,后因替他人上书陈事切中时弊,得到唐太宗赏识,拜为监察御史。③空:只。④拏云:凌云,比喻高昂的志趣。⑤呜呃:悲叹声。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在铸词造句、辟境创调上很有特点,如“零落栖迟”“幽寒坐鸣呃”“雄鸡一声”等,或语新,或意新,或境奇,都对表达诗情起到了积极作用,是李贺式的锦心绣口。

    B.“主人奉觞客长寿”写店主人奉觞敬酒,祝客长寿,这是失意的诗人冷眼旁观到的场景,和“零落栖迟”的处境吻合,也巧妙照应了题目。

    C.“主父”句以古人自喻,说自己像西游长安、久困不归的主父偃一样,家中的亲人因为盼望自己归来,将门前的柳树枝条都折断了。

    D.“马周”句使用唐初名臣马周年轻时投宿新丰的典故,马周当时处境狼狈,这从“天荒地老无人识”的夸张表达中可推知。

    【2】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均为劝酒之作,都含有怀才不遇之愁。《致酒行》结尾划线句与《将进酒》结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王禹偁尤雅重之,闻于时。淳化三年举进士,及第又得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陕州。历右正言,改右司谏。真宗初,何献五议,上览而善之。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制。是冬,从幸大名,诏访边事。何疏曰:“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将帅者何?或恃勇无谋,或忌功玩寇,但全城堡,不恤人民。边奏者何?护塞之臣,固禄守位,老幼杀伤,托言他盗。不救援者何?缘边州县,如辅车唇齿之相依,托称兵少不出,或待奏可乃行。俟辇输者何?敌骑往来,焱驰鸟逝,赢粮景从,万辆方行,迨乎我来,寇已遁去。此四者,当今急务。”真宗览而嘉之。俄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副使,又择州县守宰,省三司冗员,遴选法官,增秩益奉。未几,徙两浙转运使,加起居舍人。景德初,代还,判太常礼院。俄与晁迥、陈尧咨并命知制诰。何先已被疾,勉强亲职。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有司劾以失仪,诏释之。何惭,上章求改少卿监,分司西京养疾,上不许,第赐告,遣医诊视。医勉其然艾,何答曰:“死生有命。”卒不听。是冬卒,年四十四。上在澶渊,闻之悯惜,录其子言为大理评事。何乐名教,勤接士类,后进之有词艺者,必为称扬。然性褊急,不能容物。在浙右专务峻刻,州郡病焉。好学,著《驳史通》十余篇,有集四十卷。

    (节选自《宋史·孙何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B.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C.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D.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先例,该词在此文中含义与“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含义相同。

    B.权,暂代官职,文中表示古代官职任命或调动的词语还有判、改、出、徙、加等。

    C.西京,文中指洛阳,北宋时期实行两京制,首都汴梁称“东京”,洛阳称“西京”。

    D.浙右,即浙江东部,中国古代地理上以东为右,以西为左,如“淮左”“江右”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何年少多才,闻名于时。他十岁即懂音韵,十五岁能写文章,专心治学,好读古书,在同年贡生中很有声名,深受王禹偁推重。

    B.孙何善于献言,深受赏识。真宗初年,他向皇上进献五条奏议,咸平二年冬,他上疏奏陈边境弊病,都得到真宗的赞赏。

    C.孙何简政裁冗,精于吏治。他在出任两浙转运使时,挑选州县守宰,减少三司多余官员,审慎选拔法官,并提高官阶,增加俸禄。

    D.孙何抱病就职,看淡生死。被任命为知制诰时,他虽疾病缠身,仍勉强上任,医生劝他保养身体,他淡然面对,认为生死自有命定。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恃勇无谋,或忌功玩寇,但全城堡,不恤人民。

    (2)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5】《望海潮》结尾,柳永表达了对孙何的美好祝愿。柳永的祝愿是否会成真?请结合这篇传记加以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微写作

    《呐喊》《边城》两部经典名著中一定有你喜欢或不喜欢的人物,请选择一个人物(比如:阿Q,狂人,翠翠,二老……),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情。要求:结合人物的经历或性格。字数: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