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众妙之门 妙:微妙。
B. 愿无伐善 伐:夸耀、炫耀。
C. 弃君之命,不信 信:相信。
D. 私存《嘿记》之文 存:心里怀着。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而红遍全国的章丘铁锅成为热搜对象,网友争相购买,章丘铁锅一时间洛阳纸贵。
B. 只要双方互敬互谅,自觉换位思考,你们一定会白首如新,经营好自己的温馨家园,共同感受到婚姻生活的幸福甜蜜。
C. 每年的4月1日,是西方某些国家人民最开心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可能地编造出一些骇人听闻的谎言,去调侃、哄骗、取笑、愚弄别人。
D. 近期,各个版本的延迟退休时间表又一次在网络上疯传。然而,就在延迟退休政策呼之欲出时,提前退休却抢先一步成为了不少在职员工的新选择。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也是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不久前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了今后5年的工作重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职业教育迎来“黄金时期”。从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到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深圳出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首个世界一流建设方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普遍共识与行动,为新形势下推进相关改革打下坚实基础。但与此同时,体系建设不完善、制度标准不健全、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等问题日益成为发展短板。此次出台的方案剑指薄弱环节,不仅从顶层设计层面搭建“四梁八柱”,更从改革落实层面画出清晰“路线图”。
(摘编自人民网《让职业教育承载更多梦想》)
材料二:
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要围绕国家发展和民生需求,坚持服务大局、育人为本、就业导向、多元办学、依法治教,把职业教育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就业大格局中谋划,深化教育链产业链融合,主动服务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要健全体制机制,建设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实施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吸引社会力量投入。要紧跟产业变革创新培养模式,强化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工匠精神培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建好贫困地区发展急需的中等职业学校,确保贫困地区有需求的青少年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能,为他们人生出彩提供更多机会。要落实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地位,为职业教育营造更好环境。
(摘编自光明日报《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材料四:
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瑞士,这里年轻人的择学、择业观让人耳目一新:超过半数的瑞士初中毕业生会进入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深造,成为拥有熟练技术的“现代工匠”。他们也铸成了闻名全球的“瑞士制造”基石。据统计,瑞士有300余种职业技能的培训,职业技校体系相当完善。学生进入技校时,校方和学生签订合同,这份合同需到教育部门或同业公会备案。学生严格按照教程规定学习技能,并同时完成文化知识的学习。按行业不同,学习技能的时间一般为2至4年。职业技校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一般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有的甚至在培训期间就被企业“预定”了。
当欧洲多个邻国因金融危机而失业率高企时,瑞士的失业率却一直稳定在3%左右,这与其教育的均街发展、着力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有很大关系。而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现代工匠”源源不断进入各行各业,也使“瑞士制造”在延续辉煌的同时,不断发展创新。
(摘编自环球网《瑞士职业教育打造“现代工匠”》)
【1】下列对“职业教育迎来黄金时期”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为新形势下推进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B.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写入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表述。
C.明确了体系建设不完善制度标准不健全、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等日益成为发展短板的问题。
D.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顶层设计层面和改革落实层面都作了明确要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延东副总理指出,强化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工匠精神培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B.深圳出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首个世界一流建设方案,剑指薄弱环节,搭建“四梁八柱”,画出清晰“路线图”。
C.近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2017年达到795万人,加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人数还会更多。
D.瑞士的失业率一直稳定在低位,“瑞士制造”闻名全球,与其完善的职业技校体系有着极大的关系。
【3】职业教育也是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的内在品质与才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2)姜夔在《扬州慢》中,运用虚实结合、对比的手法写出扬州城今昔变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海潮》中,柳永用“_____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便是心之所向。《蜀相》中“______,______”写出了春光虽好,诗人却无心赏玩,深刻地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怀念敬仰之情。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但由于草率行事,最终却“__________”。
(3)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写在兰亭集会时一仰一俯看到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的篇末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2)《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侍坐》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_______________”,以美人衬托周瑜的英姿勃发;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曹操军队的惨败反衬周瑜的军事才能。
(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锦瑟》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在地愿为连理枝,_____________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3)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结尾总结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的感叹。
(2)《逍遥游》中写人们的品德和能力可能达到最高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2)《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①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②。
【注】①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都城)。②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全诗都反映了他当时无拘无束和悠闲的日常生活。
B. “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恋之情。
C. “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指作者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感慨良多,铁马往事仍萦怀。
D. “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魂牵梦萦”正是其收复失土、报国心志的抒发。
E. 本诗写诗人登楼所见所想,描写、记叙与抒情相结合,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之思、赤子之情跃然纸上。
【2】梁启超称赞陆游“亘古男儿一放翁”,请概括并分析这首诗所体现的陆游的“男儿”本色。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史公曰: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世以混浊莫能用,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微而指博,后世学者多焉。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是时独魏文侯好学,后陵迟以至于始皇。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义从此缺焉。陈涉起匹夫驱瓦合适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
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夫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义,讲习大射乡饮之礼。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涉起/匹夫驱瓦合适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
B.陈涉起/匹夫驱瓦合适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
C.陈涉起匹夫/驱瓦合适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
D.陈涉起匹夫/驱瓦合适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由孔子整理修订,后有“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B.陵迟,本义指斜坡缓延,后引申为败坏,衰败。也作“凌迟”,在文中指魏文侯因为喜欢儒学被秦始皇凌迟处死。
C.六义,诗经学名词,指《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文中借此代指儒家的主要典籍或思想。
D.黄老,“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老”也称黄老学说或黄老教派,是我国道教早期重要教派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周室衰微,王道废弛,礼乐崩坏,邪道兴起,诸侯恣意横行,孔子整理修订“五经”,以当王法。
B.自从孔子去世后,他的学生分散到诸侯各国去,加之天下战乱,群雄并争,儒学在战国时代完全衰败。
C.等到刘邦杀死项籍,率兵包围了鲁国,而鲁国的儒生仍在讲诵经书、演习礼乐,这体现圣人遗留的风范。
D.汉武帝时,由于皇上内心向往儒学,延请儒生入朝为官并重用,天下学子潜心钻研儒学成为一时风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2)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佛系青年”是一个网络流行词,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是指那些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佛系青年”大多是刚走出大学校门的“90后",面对突然大增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他们选择退回到自我的小天地,享受内心的平静,不与别人争短长。
全国人大代表、奥运冠军叶诗文说:“我肯定不是‘佛系青年’,因为只要有比赛就一定要有欲望,要有拿金牌的欲望,不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对此你怎么看?请以“我看佛系青年”为副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