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A.诗人远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含蓄高远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
B.首联上句写时间,意兴阑珊,下句写空间,兴致勃勃,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C.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D.末尾两句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下列各项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唐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与骈俪文对立。在他们的实际创作成绩和理论倡导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古文创作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
B.牢,本是养牲畜的圈,可用来指祭祀用的牲畜。“太牢”指古代祭祀用猪、牛、羊各一头,“少牢”指祭祀用猪、牛各一头。
C.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从第一部《史记》到最后一部《明史》,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被称为“正史”。
D.古代兄弟之间长幼排序时以“伯仲叔季”为次。“季”是最小的,不管多于或少于四个,“季”都是最末的。“伯仲”也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归
王生文
工龄满四十年后,张郎中渐渐患上了职业倦怠症。想想也是,从十八岁跟老师学习诊脉起,天天替病人把脉,左右手的三个指头都把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走在大街上,随眼一望,熙来攘往的人流里,总有三五个人向他问好,不用说那都是让自己把过脉的人。他粗略算了下,这四十余年里,他至少替人把了两百万次脉,能不倦怠吗?
要说这种倦怠,也是比出来的。小区里几个来往密切的要么退休了,要么办了内退,只要天气好,他们就相约骑自行车去郊外的水库里钓鱼。张郎中原本并不喜欢钓鱼,可老哥们儿那么热衷,又加上几次在小区相遇,哥们儿几个争相送他几条活蹦乱跳的优质鱼,张郎中就有些心动了。心动支配行动,不几日,张郎中便在一位好友的推介下,买回了一根价值不菲的鱼竿,只等一退下来便加入他们的行列。
就在张郎中憧憬退休生活的时候,院长找他谈话了。院长说,中医越老越是宝贵人才,夸他三个指头胜过B超准过化验,甚至盛赞他医德高尚,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实话也好,奉承话也好,落到实处就是不仅要留张郎中继续坐诊,还让他带几个刚刚招聘来的研究生。谁知,院长话刚说完,张郎中连连摇头,丝毫不给院长进一步做工作的余地。
退休前的一天,院长挂了个号,等门诊室里就剩下张郎中一人时,径直走进去,坐下,也不闲话,直接撸起袖子把手腕往桌上一放,说:“趁你还在医院上班,今天好好给我把一次脉。”
“院长不管什么时候需要我把脉,一个电话,我随叫随到。”张郎中忙不迭地张罗着替院长把脉。
“不。”院长接上话说,“你一旦脱下我们中医院的白大褂,我就是病入膏肓,也不会找你。”
张郎中自然明白院长是在生他气,但他去意已决,也就不再说什么,伸出三个指头开始替院长把脉。
把完脉,看过舌苔,张郎中说:“院长,您是阴虚火旺,我给您开几服药吧?”
院长摇了摇头说:“我这病你能治,但不需要吃药。
张郎中望着院长,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院长也望着张郎中,这才道出心里话:“那几个研究生光有理论水平,把脉还没入门,你要是不带他们一程,我这阴虚火旺恐怕吃再多的药也没有用……”
张郎中没有勇气再望着院长,将脸朝向窗外。院长见状,知道张郎中是铁了心要退休,再强留只会让彼此尴尬,便收回手臂,怅然若失地走了出去……
就这样,张郎中如愿办了退休手续,身如脱笼之鸟,将钓竿一拿,天天随老哥们儿一起去水库垂钓。
郊外的水库,山清水秀,天光云影,张郎中置身其间,觉得五脏六腑都被洗了一次,好不惬意,他分明已不再是一个郎中,而是寄情于山水的一位钓翁。
一日晚归,不想被一位老患者在小区门口截住了。老患者见了他像见了救星一样说:“张郎中,我可等到您了,您给我看看,我吃了二十多服中药,怎么一点儿效果也没有?边说边掏出一张处方笺给他。张郎中接过来看了看,示意患者随他在路边的一条石凳上坐下来,然后替他把了一会儿脉,又看了一下舌苔。做完这些后,张郎中眉头紧锁,看来院长对他说过的话并不夸张,他只好将患者带到家中,给他重新开了一张处方,并交代了一些事项。
打这之后,张郎中钓鱼的激情直线下降,后来干脆不去了,赖在家里这里寻寻那里觅觅,连几本蒙着灰尘的线装药学书都翻了出来,扔得床头茶几上到处是书。爱洁净的老伴一边数落他,一边把他翻出的书又收归原处。可没过多久,他又把当年老师送他的《图解中医脉诊入门》《中医诊断基础学》等书和自己早年把脉坐诊的日记翻了出来。
一天深夜,老伴被说梦话的张郎中用脚蹬醒了,她一骨碌坐起来,只见张郎中正在说梦话:“你这是阴虚火旺……需要吃当归、川芎、黄芪……”
老伴揭开被子一看,原来张郎中右手在跟左手把脉。老伴笑了,将他推醒说:“你这病我能治……”
张郎中睁开眼,吃惊不小:“我的病你能治?你会把脉?”
老伴努了努嘴,示意张郎中看他的手,张郎中低头一看,忙将右手指从左腕上移开,苦笑着问老伴:“你说说我这病怎么治?”
“只要一味药,当归。”
张郎中若有所悟地望着老伴。
“我昨天已经打过电话,院长说今天一早他开车来接你回医院……”
“当真?”
“要不我能治你的病?”
“真是知我者老伴也。”张郎中喜出望外,说着就要披衣下床,老伴一把夺过衣服,嗔怪道:“才三点,你给我睡觉。”
张郎中求老伴把衣服给他:“还睡什么睡?是我辜负了院长,我得去负荆请罪……”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交代张郎中因为经常拿自己和小区里交往密切的几个老伙计比,造成心理失衡,从而患上了较严重的职业倦怠症。
B.文章第三自然段院长夸张郎中三个指头胜过B超准过化验,并盛赞他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目的是想挽留张郎中。
C.文章划线部分院长对张郎中掏心掏肺的一席话表明,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光有理论没有实践经验是行不通的。
D.本篇小说结构清晰,情节具有一定波折,作者采用生活化的语言,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读来流畅自然,如话家常。
【2】文中的“张郎中”是一个具有真性情的大写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张郎中这个形象的?请结合文意具体分析。
【3】小说以“当归”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代青年担当着强国兴邦的重责大任,应该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勉。
(2)在《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李白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描写的是寻常事物,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登 高 》 中 , 道 出 郁 积 杜 甫 心 中 的 自 身 之 苦 和 国 运 之 恨 , 无 限 悲 凉 难 以 排 遣 的 句 子 是“ ,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 。”
(3)《琵琶行》中以环境从侧面展现音乐魅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昭君生前容貌倾城,死后却魂魄无依的凄凉。
(5)李商隐《锦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美好事物的可望而不可即。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第十一章中,老子总结无形的东西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用途的句子是:“___ ,___ ” 。
(2)《老子》第三十三章中,“___,____” 两句表明人的肉体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的精神可以永垂千古,那才是真正的长寿。
(3)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
(4)《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春天到来后美丽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写秋日傍晚开阔江面上美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滕王阁序》中,王勃于滕王阁上俯瞰时,看到了许多富贵人家,还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一派繁荣富庶的景象。
(5)庄子《逍遥游》中引用《齐谐》里的话,重点描述大鹏对风依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含蓄地表现思妇想要向漂泊在外的丈夫传递信息也不能实现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登山之路迷离恍惚,道路弯曲不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5)在《拟行路难》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出下面的空缺处
(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5)《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6)《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7)《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8)《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闭 门
陆游
寂寂云山千万重,闭门不忍叹涂穷。
高秋酒熟雪浮瓮,中夜剑归雷吼空。
近报犬羊逃漠北,岂无貔虎定关中。
君王犹记孤忠在,安得英豪共此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云雾笼罩,群山万重,四周一片寂静,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压抑的情感基调。
B.颔联“中夜剑归雷吼空”和秋瑾的“夜夜龙泉壁上鸣”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含蓄委婉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C.颈联运用借代的手法,描绘了“犬羊”逃至漠北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听闻捷报后的喜悦之情。
D.尾联作者以问句作结,表达了自己长期被闲置不用的苦闷和建功立业的渴望。
【2】最后两联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侃①,字士行,本鄱阳人也。早孤贫,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鄱阳孝廉范逵至,过存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以易酒肴,乐饮极欢。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迁龙骧将军、武昌太守。时天下饥荒,山夷多断江劫掠。侃令诸将诈作商船以诱之。劫果至,生获数人。自是水陆肃清,流亡者归之盈路,侃竭资振给焉。又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时周颚为荆州刺史,先镇浔水城,贼掠其丁口。侃使部将朱伺救之,贼退保泠口。侃谓诸将曰:“此贼必更步向武昌,吾宜还城,昼夜三日行可至。卿等谁能忍饥斗邪?”部将吴寄曰:“寄欲十日忍饥,昼当击贼,夜分捕鱼,足以相济。”侃曰:“卿健将也。”贼果增兵来攻,侃使朱伺等逆击,大破之,获其辎重,杀伤甚众。
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②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外③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无使生无益于时,死无识于后!”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樗蒲④之具,悉投之于江。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贼人稻!”命鞭扑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岁岁丰登。
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钉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侃尝出临津就船,明日,卒于樊溪,时年七十六。帝诏谥曰桓,且祀以太牢。
(节选自《晋书·陶侃传》)
【注】①陶侃:东晋时期名将,其曾孙为东晋末年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②甓(pì):砖。 ③阃(kǔn)外:统兵在外。 ④樗蒲:赌博器皿。
【1】下列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B. 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C. 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D. 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孤贫”中的“孤”指年幼而死了父亲,而“独”则是指年老而无子。
B. “领枞阳令”中的“领”表示暂代官职,表示这一意义的词语还有“署”和“权”。
C. “贼掠其丁口”中的“丁口”即人口。古代称成年男子为丁,女子和未成年男子为口。
D. “帝诏谥曰桓”中的“谥”指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侃重情重义。虽家境贫寒,但他和母亲一起倾力热情招待来客。他还不顾天气寒冷,雨雪交加,前去迎接医生,以报答庐江太守张夔的重用之恩。
B. 陶侃很有计谋。山夷县多发生强盗拦江打劫船只事件,陶侃命令众将假称商船来引诱强盗,强盗果然上当,多人被活捉。
C. 陶侃磨砺志向、勤勉努力。他在州府无政事时,就早上将上百块砖搬到书房外,晚上再搬回来。有人问他原因,他说他正致力于收复中原。
D. 陶侃劝勉人们要珍惜时光。看到部下因闲聊玩乐而荒废了正事,他就让人拿走酒器和赌博的器皿,并全都投到江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无使生无益于时,死无识于后!
(2)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贼人稻!”命鞭扑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岁岁丰登。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期《开讲啦》节目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表示不认识著名节目主持人撒贝宁,他解释了原因,他不看电视,不会接受被动灌输。他一般是主动搜索信息,关注什么,搜索什么,像看专业文献一样。
对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和感悟?请联系当下社会生活,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思考,阐述你的看法。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