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秀才”,又称“茂才”,指优秀的人才,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汉代为了选拔人才,有察举制度,考察和推举人才。
B.郎署是指郎官的衙署。汉代在皇宫、园囿、离宫等处皆设郎署,各置长,掌该处值卫郎官。后来也指尚书郎官所居官署。
C.晦朔,月亮的盈缺。晦,阴历每月的第一天。朔,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D.鲤对∶孔鲤是孔子的儿子,“鲤对”指接受父亲教诲。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放逐义帝而自立 ②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③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④欲以力征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昨天,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简称“中制协”)授权法务委员会发表声明,首次明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结果这个一直在全国排名前5的优质播出平台,一夜间掉到了第22名”,并借势声讨“收视率俨然成为评价中国电视剧优劣的唯一标准。收视高不论真假就可以领奖杯、拿奖金,获得高收益、高赞誉;否则便一败涂地。”
这份声明痛揭收视率造假黑手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黑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是“共谋”的事实。据调查,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以全国排行前20家卫视频道每年播出13000集电视剧计,全年有40多亿人民币被这股黑势力非法窃取。
(节选自2016年12月13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二:近日,中制协发表声明表示,针对我国电视剧市场上购买、播出电视剧业务中存在的收视率造假现象,将坚决打击造假行为,努力打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
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但是在我国,一些电视台广告部为争夺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造假行为,之后愈演愈烈。
(节选自2016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电视剧收视率作假现象由来已久,主管部门多次开会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但收效甚微,该现象依然呈不断蔓延之势。
本着“打铁先要自身硬”的原则,中制协在《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中说:今后凡我会会员单位参与收视率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列入企业信用黑名单,通报全行业。情节严重者依据协会章程给予开除会籍处分,并报告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取消其电视剧经营制作资质。承诺书要求全体会员坚决与收视率作假现象作斗争,有责任向法务委员会提供线索和证据,全力配合调查。与会的会员单位均表示响应协会倡导,并在这份承诺书上签了字。
中制协会长尤小刚表示,“我们也同时希望,国家尽快建立收视率调查的大数据系统,采用统一的、合理的、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让中国电视剧制作者能一门心思地提高电视剧的质量,真正让电视剧凭质量说话!”
(节选自2017年1月4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收视率仅仅是一项效果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多少人看了某节目或频道、看了多长时间等情况。然而,除节目本身因素外,收视率还受时段、编排等因素的影响,仅凭收视率高低无法判断节目质量优劣。况且,观众的观看感受多样复杂,收视率的冰冷数字无法判断观众是“身心愉悦”还是“边看边骂”。其实,业界对收视率能否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收视情况的质疑由来已久。收视率造假一事只是再次提醒我们,不应将收视率当成判定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业界亟须出台更专业、科学的电视评价体系,引入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在收视统计领域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收视统计机构加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维护客观公正的收视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只在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还在于电视从业者的态度。电视行业片面追求收视率的不良风气,导致明星价格虚高、内容同质化、审美价值取向低俗等问题屡见不鲜,已经伤及电视产业的肌理。与其饮鸩止渴,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行业规范,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钻空子进行收视率造假上,电视从业者不如潜心研究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容量下降的情况下开拓综艺节目、电影和网络剧等新空间,提高好剧、好节目的收看效率。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介绍了中制协发表声明的内容,首次对变味的“收视率”开战,揭示收视率造假这种“黑产业链”给黑势力带来的丰厚利润等。
B. 材料二揭示了有些电视台的广告部为了争夺广告资源而愈演愈烈进行收视率造假的现象,并表明了中制协将对收视率造假行为实施打击的态度。
C. 材料三介绍了中制协倡导的《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的部分内容,同时要求中制协会员坚决与收视率作假现象作斗争,杜绝收视率造假。
D. 材料四介绍了收视率的相关问题,分析了片面追求收视率的危害,希望业界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并点明电视从业者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等。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两项是( )
A. 材料一主要使用数据说话,文中列举的一系列数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电视剧收视率造假问题的严重性。
B. 材料一使用了“黑手”“黑产业链”“黑势力”等词语,“黑”字明确指出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性质以及中制协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的决心。
C. 材料一、二揭示了电视剧市场上多方参与形成收视率造假“黑产业链的现状,其中制作方、播出方是虚假收视率的购买者。
D. 材料三用“打铁先要自身硬”的俗语说明中制协要求协会会员签订“承诺书”做法的重要性,也侧面反映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蔓延之势。
E. 材料四是时评类文章,分析了涉及收视率的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第二段就从行业的角度分析片面追求收视率给电视产业带来的伤害。
【3】为什么收视率调查不能作为评定一部电视剧好坏的标准?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心境类似于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庄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阐释了真正的逍遥之境。
(4)庄子《逍遥游》中以一种植物和动物来为例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话是“_________ ,_______”。
(5)庄子《逍遥游》中写描写列子御风而行轻快美妙的样子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认为对待利与义的态度,君子与小人是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泰伯》中,曾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一个有抱负的人必须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3)《论语·里仁》中孔子提到了榜样的作用,写好的榜样驱使自己努力赶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坏的榜样促使自己自我审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默写。
(1)《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5)《师说》中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联系,高度概括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3)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______。(荀子《劝学》)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兵车行》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亲人离别时哭声震天的场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适《燕歌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露将士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待遇。
(5)杨炯《从军行》中用景物描写烘托战斗场面激烈悲壮、有声有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3)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
(4)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
(5)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
(8)_______,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②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
第二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蜀山的什么特点?尾联用君平的典故,有何用意?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对制策乙等,调盩厔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度支有囚系閺乡狱,更三赦不得原。又奏言:“父死,絷其子,夫久系,妻嫁,债无偿期,禁无休日,请一切免之。”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岁满当迁,帝以资浅,且家素贫,听自择官。居易请如姜公辅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养,诏可。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河朔复乱,贼取弓高,绝粮道。于是,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坐视贼,无能为。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复拜苏州刺史,病免。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
B.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
C.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
D.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冠,不满二十岁,还未行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体格未壮,故称弱冠。
B.制策,皇帝有事情写在竹简上以询问臣子,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
C.宰相,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一君之下仅设一人。
D.薄葬,古代丧葬文化之一,指人去世后埋葬时使用的葬具和随葬品节俭,丧葬仪式简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极富才华,受到人们称赞。顾况倚仗才华很少推重称赞别人,但见到白居易的文章却大加称赞,白居易的数千篇文章在当时被士人争相传诵。
B.白居易见解深远,维护皇帝声誉。白居易反对李师道进献私钱为魏征的孙子赎回旧宅,主张大臣不当掠君之美,应当由皇上做这件事,受到皇帝认可。
C.白居易心系百姓,上奏赦免囚犯。有囚犯拘禁在狱中,经三次大赦没有得到宽免,白居易上奏说父死子囚妻改嫁,债务无偿还日,请求赦免该囚犯。
D.白居易刚正耿直,获得同僚支持。白居易在殿中辩论时刚正鲠直,触怒皇帝;大臣李绛认为这有利于开启言路,此劝谏稍稍缓和了紧张的君臣关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
(2)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的这个夏天,一位即将进入北大的学子的文章引发了强烈反响。文章中写道:“尽管贫穷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很多人认为这篇文章很励志,让人看到了直面人生苦难的态度,但也有不少人对此难以理解,甚至口诛笔伐,毕竟像贫穷、疾病等人生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感谢苦难不过是麻痹人们的“鸡汤”。
人的一生难免遭受苦难,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感谢我们所遭受的人生苦难?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