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说:说出来
比去,以手阖门 比:及,等到
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感谢
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相当于“何”,为什么
C.其莳也若子 莳:栽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去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系:连接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经考察后予以推举
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无乃尔是过与 D.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这项世界遗产具有怎样突出的价值呢?
开拓海洋、“梯航万国”的先行者。
就地理位置而言,泉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航海条件:陆终于斯,海生于斯;季风吹拂,物产丰饶。正因如此,泉州人遣舶祈风向海而生,成为古代中国开拓海洋、“梯航万国”的先行者。元祐二年(1087年)北宋在泉州设立市舶司,泉州港的航海图卷由此展开,磅礴发展乃至成为世界海港城市的杰出代表,在世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就城市规划与布局形态而言,泉州古城堪称海港城市的样板:港口选址于河海交汇之处,既得交通之便利又可避台风之侵扰;城市沿河而建,码头、街铺、市场、仓储依次分布;衙门、官舍、民居、番坊相间错落。不仅如此,泉州城还依托晋江水系和发达的陆路交通体系,形成了支撑港口贸易发展的经济生态系统:瓷窑、茶园沿河而建,冶铁、纺织密集发展;城内有能工巧匠开设的手工业作坊,城外则成为商贾云集、番坊密布的市场贸易区。
历史上,由泉州港联袂出海的商船,航程远及于暹罗湾、爪哇海、马六甲海峡乃至印度洋、波斯湾海域,创造了灿烂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在看似遥不可及的远洋绝域留下了美丽的帆影。
① 。
泉州港连接着中国与世界,承载了人类古典航海的历史记忆,也是“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具有全球代表性的海洋文化遗产。
在这座被刺桐树掩映的美丽海港,曾经接纳了来自东南亚、波斯、阿拉伯乃至地中海世界的使者、商贩等。崇拜海神妈祖的“天后宫”、佛教的开元寺、伊斯兰教的清净寺、印度教的“番佛寺”,还有源出波斯的摩尼寺、发端于叙利亚的景教寺以及来自地中海世界的基督教堂,都曾耸立在刺桐城的天际之下,堪称天然的世界宗教博物馆。不同肤色、信仰和语言的族群,在泉州城内可以和谐共处,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富有文化多样性的城市遗产景观。
泉州之于海上丝绸之路,犹如敦煌之于陆上丝绸之路,叙述着人类美好交往的传说。在世界上众多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中,泉州独具东方神韵,是海纳百川、文明荟萃的神奇之地。
② 。
泉州这座被后来者发现、被考古人“发掘”出来的有着世界影响的港口城市,在现在这座古今叠压的城市格局中逐渐完成了拼图。
北宋时期在泉州设立的市舶司,是文献可确考、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早期海关机构,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曾经“瓷行天下”的德化窑、磁灶窑遗址,相关窑址持续时间长、文物标本齐备、技术链条清晰,是研究外销瓷的重要参考。作为海洋文明的窗口,泉州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影响力还可以从无数沉船的水下考古中得到生动展示。1973年发现的泉州后渚沉船,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海船之一。其流线型船型设计和水密隔舱结构代表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杰出成就。从其出水船货,仅香料一项,即可看出当年香料之路上的产品应有尽有,完美展示了一张古代海洋贸易网络的历史画卷。
(摘编自姜波《古代中国航海文明的见证者》
材料二:
泉州申遗成功,不仅反映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了解古代中国与世界海洋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互鉴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
泉州古称“刺桐城”。公元10至14世纪,即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时期,泉州在繁荣的国际海洋贸易中蓬勃发展,成为各国商旅云集、多元文化交融的“东方第一大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涵盖了社会结构、行政制度、交通、生产和商贸诸多重要文化元素,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独特而杰出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这一新晋世界遗产,既集中体现了中国开放多元、互利共赢的文化传统,也提供了认识“一带一路”深厚历史底蕴的一个重要视角。
作为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远抵东非、欧洲。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不仅实现了贸易上的互通有无,推动了经济发展繁荣,而且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来,已有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有力推动了沿线国家经贸往来,也极大促进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当前正持续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海丝”沿线国家的国际协商与合作,共同做好“海丝”的保护,开展主题研究,探讨跨国联合申遗策略,共同把全人类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交流互动进一步加深,将不断拓展“海丝”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力。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文化上的固步自封、唯我独尊和极端主义正导致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矛盾和冲突,所谓“文明冲突论”等错误言论亟待破除。回顾历史,泉州为世界展示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案例。面向未来,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历史铸就的光辉成就基础上,坚持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必将创造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
(摘编自孟庆川《泉州申遗成功,“海丝”故事焕发新光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北宋市舶司的考证,对瓷窑、水下沉船的考古发掘,标志着泉州这座古今叠压的城市格局拼图的完成。
B.陶瓷等商业的繁荣发展,手工业作坊、市场贸易区的兴盛,支撑起泉州港口贸易发展的经济生态系统。
C.泉州发展成世界海港城市的杰出代表,既有地理位置的有利因素,也有北宋设置海洋贸易行政机构的因素。
D.古代“海丝”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一带一路”构想下的“海丝”也极大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来客,容纳多种宗教和宗教建筑,这些都是古代泉州极具独创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体现。
B.泉州“打铁街”之名沿用至今,甚至被泉州人带到了遥远的马六甲古城,这从侧面证明了泉州海洋贸易的影响之远。
C.泉州的社会结构、行政制度等文化元素和独特杰出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现了开放多元、互利共赢的文化传统。
D.当今一些国家设置贸易壁垒,夸大甚至扩大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这些问题都可借泉州的案例得到根本解决。
【3】结合材料内容,泉州的申遗条件与下列世界遗产申请标准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体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价值观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B.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C.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现行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D.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
【4】综合材料一的行文思路,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分论点。
【5】两则材料都围绕“泉州申遗”论述,但内容上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其异同。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的部分。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阿房宫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后世统治者如果不能汲取秦覆灭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3)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应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引用志怪书《齐谐》的内容称,当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
(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末尾喊出“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对权贵的蔑视,以及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时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 ,___________”,表现出诗人因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的君子,就要“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名句填空
(1)在《逍遥游》开篇,庄子在写出了鹏有不知几千里长的背之后,又用形象生动的笔法写出了鹏“_______________ ”的壮观气势。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代人只是一味哀叹而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被后代人哀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3)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绪之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姜夔的《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反衬今日扬州的荒凉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庭坚《登快阁》中诗人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晖里,倚栏远眺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杜甫《春望》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说是典型的“有我之境”。
(2)《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非苦就行,放析就功,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既辞行,过大行中李息,曰:“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缪矣。”息畏汤,终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后张汤果败,上闻黯与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大行:官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
B.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
C.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
D.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虞即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称为太平盛世。
B.廷尉是古代官职名,西汉时也称大理,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长官。
C.五铢即汉王朝统一的基础流通货币。其得名源于它的重量,枚重五铢。
D.楚地是指古楚国所辖之地,后来引申为湖南、湖北附近区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汲黯不畏权贵,喜欢直言劝谏。汲黯曾当面质问汉武帝,气得汉武帝罢朝而去,其他大臣们为汲黯担心不已,他却自有主张。
B.汲黯性情戇直,廷争不假辞色。汲黯多次指责张汤,面对张汤故意深究条文、苛求细节的反驳,他回击刚直,甚至有点怒不可遏。
C.汲黯忠于职守,不愿外任为官。汲黯只愿当中郎,希望能出入宫禁之门为汉武帝纠正过失,汉武帝却找借口调汲黯赴任外地。
D.汲黯为政清明,获得皇帝褒奖。汲黯治理淮阳郡务,一如往昔作风,治理效果明显,朝廷让他享受诸侯国相的待遇继续治理淮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2)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5】外任前,汲黯劝说李息要向汉武帝揭露张汤其人其事,李息却没有这样做,后来李息因之被汉武帝治了罪。为什么说李息并不冤枉?
12、菊花说,腊梅的香让人意志坚强;腊梅说,莲花的香让人不禁吟诵;莲花说,玫瑰的香让人销魂断肠;玫瑰说,菊花的香可以使人神清气爽。
很多人往往只看得到别人得天独厚的优势,却忽略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光芒。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有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才能做最美的自己。
请以“做最美的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