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妪,先大母婢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遇刚武侯,夺其军,可四千余人 可:大约
B.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夺:争夺
C.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存:思念
D. 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 焉:代词,他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两分硬币
黑岛传治
“妈妈,买根陀螺绳儿嘛。”
藤二缠起妈妈来了。
“问问爸爸,看叫买不。”“说行哩。”
妈妈对所有的事情都很小气,一个原因是家里的日子难过。尽管是答应给买了,还要把堆房翻腾一遍,看清楚是不是还有健吉玩旧的绳儿。这沿河的小村庄的孩子们,都聚集到庙门前去,把新绳儿缠在新陀螺上使它转动起来,两个人一组撞陀螺,比输赢。孩子们把这种玩法叫作“撞嘎嘎”。缠好绳儿使劲一抽把陀螺撒出去,它就飞快地转动起来。两个人一起撒,轮流让自己的陀螺去撞对方的,直到一方的陀螺停止转动,陀螺先停下来的就算输了。
“瞧,光俺一个人用这样又黑又旧的陀螺呢。也给俺买个新的陀螺吧。”
藤二缠着妈妈。
“陀螺,不是有一个嘛,不买也行了。”
“这个,瞧,不都这么黑了吗?……人家都是新的!”
“净说傻话,这个陀螺还不好!”健吉说,他深信自己从前用过的陀螺好,又舍不得拿钱给弟弟买陀螺。
“嗯。”
原来,藤二是哥哥说啥都相信的。
“这个陀螺好呀,不信跟他们比比看。能够打败它的陀螺,谁也不会有的。”
说到这里,陀螺用旧的,算是说通了。可一到跟妈妈两个人去买绳儿时,藤二又贪婪地摸弄起铺子里装在木盒中的涂得红红绿绿的新陀螺来了。
绳儿一共有几十条,都剪得一般长,其中只有一条比起别的来短那么一尺左右。那是按尺码量着剪下来,最后剩了那么一条不足尺码的。
“多少钱一条哇?”
“一条一角钱呀,那条短的就算您八分钱吧。”
“算八分钱……”
“是啊。”
“那么,这条短的就好了。”
说着,妈妈拿出一角钱递给老板,被找回来两分钱硬币,就仿佛是赚了两分钱一样感到高兴。直到妈妈催藤二回家,他还在玩弄那盒子里的新陀螺,看起来十分爱惜的样子。然而,却也并没有硬逼着妈妈给他买,就跟着妈妈回来了。
邻村庙前的广场上,来了串乡的摔跤班子。孩子们都结伴去看热闹。藤二也想去,但是正赶上收割稻子大忙的节骨眼儿上,而且牛棚里上了扼(牛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的牛,也正拉磨磨粉,团团地围着中间的柱子打转,得让藤二看着。
“连看牛都讨厌,那该怎么办呀?”不知怎的,藤二讨厌看牛。他把绳儿拴在牛棚房檐下的柱子上,两只手握住绳头儿用力抻着。
“那么,你就去赶麻雀吧。”
“不。”
“你这么任着性子怎么行啊?粉得磨,麻雀又会来吃稻子!”妈妈带着生气的口吻说。藤二似乎在跟柱子拔河一样,转过身子去拉绳儿,过了一会儿,低声说:“大伙儿可都去看摔跤的了。”
“像咱家这样子的穷棒子,哪儿能够去干那样的事啊!”
“嘿!”藤二失望地喊着,还是一个劲儿地抻着绳儿。
“那么抻,绳儿可要断了。”
“哼,比人家的都短呀!”
“抻也长不了——那么抻要摔到后面去的呀!”“嘿,一抻就长了。”
这时候,爸爸回来了,盯着藤二说:“阿藤,你嘟囔什么呀?”
“瞧,这不是挨说了吗?——喏,看着牛啊。”
妈妈趁机安顿好藤二就下田去了。爸爸把稻子倒在漏斗里,看到温顺的牛正在望着人脸,慢腾腾地拉着磨,就出去了。藤二自从买了陀螺绳儿,到孩子们中间去转陀螺,就慢慢发现自个儿的绳儿比别人的短很多。这使他感到不开心。把绳儿的一头并齐,一比,他的绳儿比谁的都短。他才六岁,跟上了学的大孩子玩“撞嘎嘎”总是输,所以他总是不断地抻绳儿。他一边看着牛,一边把绳儿套在中间的柱子上,揪住两头用力抻,嘴里仿佛在念叨着:“绳儿啊,长长了吧。”
牛就在他身后团团地转着。
健吉正在割稻,去看摔跤的孩子回来了。归途中,他们到处停下来玩着陀螺。后来,一家三口又割了一会儿稻子,眼看太阳就要落山,才担着稻捆儿回家来了。
“牛棚里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哇?”
“嗯。”
“藤二上哪儿去玩了吧?”妈妈放下稻捆儿走上前去往牛棚里一瞧,吓了一大跳,颤抖着叫了起来:“阿健啊,快来!”健吉扔下稻捆儿,赶忙跑过去,发现看牛的藤二,手里握着陀螺绳儿躺在阴暗的牛棚里,他的脖颈断了,满头是血。黄牛呆呆地站在那里,仿佛是在守护着孩子。夕阳穿过竹窗棂,照着黄牛的眼珠。一两只苍蝇在黄牛身旁嗡嗡地煽动着翅膀……“畜生!瞧你干的好事!”黄牛吓得口吐白沫,在牛棚里跑来跑去。牛扼打烂了,六尺扁担也打断了。三年过去了。
“那时候,叫他去看摔跤的就好了!”
“不给他买那么短的陀螺绳儿就好了,可是——他是把陀螺绳儿套在柱子上用力抻,一只手抻脱,栽倒在地上,给牛踩死的。不给他买那根短绳儿就好了,可是——省下两分钱又顶什么用啊!”妈妈一想起藤二,就这么念叨起来,直到如今,还要流泪哩。
(有删改)
(注)此文作于1925年,当时日本的资本主义侵入农村,地主富农残暴,大量农民破产,十分贫困。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写“孩子们‘撞嘎嘎’”“串乡的摔跤班子”“上了轭的牛拉磨磨粉”“麻雀又会来吃稻子”等内容,弥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B.买陀螺绳儿的时候,藤二玩弄着新陀螺,看起来十分爱惜,却并没有逼着妈妈买,说明他年龄虽小却比较懂事,答应了不买就不再缠闹。
C.藤二讨厌看牛,也不愿意去赶麻雀,是因为他想跟着其他孩子一起去邻村看摔跤,同时也是因为自己的陀螺绳儿短经常输掉比赛不开心。
D.“妈妈一想起藤二,就这么念叨起来”,类似《祝福》中祥林嫂说阿毛的事情,“妈妈”念叨的内容主要表现了“妈妈”因儿子死去的悲伤。
【2】简要分析小说以“两分硬币”为题的作用。
【3】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尾画线句子的作用。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有“朦胧、象征”的诗美追求,善用典故是其创作的一大特点,如《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化用了“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点明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了战士们戍边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战士的思念。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首向来萧瑟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9)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
(1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
(1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
(15)到黄昏、点点滴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陶渊明在春天出游时所看到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2)《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2)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以比喻手法描绘杨玉环见汉家天子使者悲楚委屈落泪的句子是 , 。
(3)《春江花月夜》中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此时没有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锦瑟》一诗中,运用庄周梦蝶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现诗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想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自己追求美好理想,即使身死多次也不后悔的决心。
(3)庄子在《逍遥游》中赞扬宋荣子超绝尘世,宠辱偕忘,并以“__________, ______”两句赞扬他能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
(4)庄周在《逍遥游》中认为,小有小的凭借,大有大的凭借。比如“_________”,那么就只能承载草芥;而学鸠不理解,所以对大鹏的行为提出“_____________”的质疑。
(5)《氓》中回忆儿童时代尽情欢娱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
9、名篇名句默写
(1)《陈情表》中形象表现李密形单影只,孤独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自己的苦楚不是蜀地官员能够体会的。
(3)《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里面有了书香之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唇
北宋·林逋
金谷1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释:1.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后荒芜。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既无“草”字,也与草无关,下阕以“萋萋”写草,词约意丰。
B.上阕的“乱”字有“混乱,无序”之意,突出了园子无人看管,与“谁为主”紧扣。
C.下阕的“暮”字,可指送别时间是傍晚时分,也可指当下是春色将尽的时节。
D.下阕的“长亭”是送别之地,“王孙”是作者送别之人,紧扣“离歌”之“离”。
【2】同样是借草言情,下列诗句中“草”所蕴含的情感与本词相似的一项是
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B.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王安石《北山》)
C.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二》)
D.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为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3】本词使用了“金谷园”的典故,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个典故在词中的作用。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帝崩。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B. 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C. 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D. 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B. “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 “陛下”,本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进言天子时须先呼台下侍者而告之,后成为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敬称。
D. “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意义相同的词语还有“崩殂、驾崩、仙逝、薨、不禄”等等。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邓皇后恭良孝顺,善解人意。祖母为她剪发时不小心弄伤了她的额头,她为了不伤害老人家的好意,就忍住痛苦没有出声。
B. 邓皇后识大体明大义,不娇宠。她入宫后虽深得皇上恩宠,但她对皇上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探病且久留一事予以拒绝。
C. 邓皇后宅心仁厚,明察秋毫。有一次宫里丢了大珠,她不想严刑逼问导致伤害无辜,而是通过察言观色把罪犯找了出来。
D. 邓皇后心忧黎民,厉行节约。她主政时,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她关注民生疾苦,减少自己的生活用度,天下恢复了太平。
【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天,孔子外出,天正在下雨,可是他没有带雨伞。有人建议:“子夏有,跟子夏借。”孔子一听就说:“不可以,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借的话,他不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给我,他肯定要心疼。”
请根据阅读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