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高考结束,许多家长在没有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借箸代筹 ,为孩子规划着未来。
②中芯国际前任CEO 张汝京在辞职当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辞职实为负荆请罪 ,希望辞职能够让中芯国际和台积电真心和解,不至于影响中芯国际的运营。
③这次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侧目而视 ,赞叹不已。
④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重逢,看到彼此白头如新 ,回忆着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他们感慨万千。
⑤世界杯小组赛结束后,不少传统豪强表现令人大失所望,球队的教练也因为用人不当、布阵无方陷入了四面楚歌 的尴尬境地。
⑥许多作曲家都没有珠圆玉润 的歌喉,他们创作的歌曲必须经过歌手二次创作,才能产生打动听众的效果。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2、“生且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 )
A.男角
B.女角
C.儿童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上古神话中,有一支西北大荒神话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叛神的形象。这里有偷了天帝的“息壤”跑到人间治水的鲧,后被天帝命火神祝融杀于羽郊,神话说他化为黄龙而入于羽渊。这个叛神有点近于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不过有书说他不服尧让位于舜而率众造反。这里有人面蛇身而朱发的水神共工,他与火神祝融交战,不胜而怒,头触不周之山,把支撑天地的天柱撞倒,所以才有女娲炼石补天,积灰止水。这里有敢和黄帝争战的刑天,失败后,被黄帝砍下脑袋。断头的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继续拿着干戚作战。
在叛神的诸神中间,以环绕后羿的神话最有叛逆的特色。神话说当尧之时,天上十日并出,草木不生,民无所食。后羿原是天神,奉帝命而降大地,以箭射落九日……后来他爱上洛水之神宓妃,射瞎宓妃丈夫河伯的左眼,被河伯上诉于天帝,而失败于天帝,这时的后羿已是叛神之神了。成为叛神的后羿不能自由上达天都,他西上昆仑取得不死之药,但是不死药带给后羿另一个更大的悲剧:他的妻子嫦娥因为不死的诱惑背叛了他,偷吃不死之药,飞身入月。后羿最后死在他最心爱的学生逢蒙的桃木杖下。逢蒙认为天下能胜过自己的唯有老师后羿,所以设下埋伏,杀了后羿。叛神、叛情、叛师,古代后羿的神话是由叛逆而组成的悲剧。
古代神话中的诗情、悲剧、叛逆,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的另一个人文意境,存在于后世无数中国人的思想之中,个体自我的成长使它已不再浮现神话所含有的原初隐喻和象征,它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意义。
在这种人文特性的笼罩下,这种叛逆思想在文学上一般衍化为两支系统。一支是作为“士”的知识阶层的情感流露,大都体现为诗词创作常以“佯狂”的形象出现,流露出一种愤世嫉俗、不与黑暗现实合作的自然情绪;而在具体的文化规约下,这种倾向又大都有隐者的因素,回归自然是这批人所共同具有的美学理想。另一支主要体现了市民精神,尤其是进入明代以后,这种市民精神又主要以爱情婚姻的题材出现,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许仙与白娘子的民间传说等。
当然,这只是一般而言,“士”的文化与市民文化一直处在相互影响之中,清代的《红楼梦》可以说是融合了当时中国的各种思想精神,其流露出的叛逆精神就很难用某一简单的概念加以框定。
这种人文意义的逐步加强,固然明确了文学的特指内涵,但随着知性原理在思想方法上占统治地位,所观照出的世界也逐渐演化为一个价值的世界、一个有序的世界、一个善恶可辨的世界。这在美学上,反而丧失了神话所体现出的那种原初的混沌与无序,那种更有审美意义的叛逆悲剧。在美学上,比较接近于神话的,有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其中“哪吒剜肠剔骨,还骨肉于父母”,除了表示“好汉做事好汉当”外,还意味着对亲情的割舍,在当时的道德文化中,确是一种大胆的叛逆。最富悲剧意味的还是纣王的儿子殷效,殷效的母亲因纣王而死,要报母仇就必须杀父,可是他又是殷王的太子,如果要维护殷商的江山,就必须助父抗周。结果终于叛师,违背了答应师父的诺言而抗周,最后惨死在太极图中。这幕悲剧展现出一种人的不可选择的叛逆结果,应该说具有极为震撼人心的美学力量。
神话是集合了许多无意识活动的群体思想,具有人类更多的普遍性。后世的文学在具体文化的规约下,则呈现出它的特指涵义,因为文明社会的价值判断逐步加强,社会要求代替了人的自然情欲,在知性原理的分割下,逐步丧失了神话所具有的那种原初的隐喻和象征。
(摘编自蔡翔《叛神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北大荒神话系统提供了鲧、共工、后羿、逢蒙等众多叛神形象,尤以后羿的神话最有叛逆的特色。
B.东西方神话具有相通性,偷天地“息壤”而被杀的鲧和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这两位叛神如出一辙。
C.随着社会的价值判断逐渐加强,在知性原理的分割之下,后世文学逐步丧失了神话原初的隐喻和象征。
D.《红楼梦》糅合了“士”文化、市民文化等各种思想,流露出的叛逆精神比较复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鲧偷天帝“息壤”而被杀和他不服尧让位于舜而造反的不同讲述,反映了神话在后世演说中或有改变。
B.个体自我的成长使古代神话的许多特质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意义,市民阶层对婚姻爱情的追求与知识阶层流露的“狂”“隐”情感皆由此衍生。
C.《封神演义》中殷效的结局呈现出震撼人心的美学力量,他的叛逆体现了人的不可选择性。
D.神话中叛逆思想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蕴含人类较多的普遍性,深挖其价值被文学创作者奉为圭臬。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人物形象不能体现叛逆思想的一项是( )
A.《琵琶行》中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
B.《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悲剧。
C.《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对已往与未来的思考。
D.《孔雀东南飞中》中刘兰芝与焦仲卿双双殉情。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猿猴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杜甫通过猿声对夔州凄清秋色的描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蜀道难》中李白借助黄鹤和猿猴对山势之高、蜀道之难的刻画。
(2)在《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进入祠堂后见到的盎然春色的景象。
(3)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黄庭坚《登快阁》一诗中也有类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八佾舞于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3)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5)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了堆土成山、填平洼地为喻,说明做学问做事情要靠自己坚持:“_________”,停下来,是自己停下来的(其咎在己);“_________”,可以前进一步了,也是自己前进的(进益在己)。
(2)《过秦论》中“_________,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恢宏;《屈原列传》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评断公允。
(3)高适《燕歌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两句叙写了战士们面对与敌人短兵相接而死亡却拥有保卫国家志士般的气节。
(4)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是对激荡人心的高亢音乐的描写,与《琵琶行》中“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异曲同工。
(5)李商隐《锦瑟》颔联“______,______”,运用典故描绘了或美好或缥缈的梦境。
7、(1)《逍遥游》中庄子的笔下,列子的运行异于常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其运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的《阿房宫赋》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指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危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虽然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含意却极宏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酒之缘历史悠久,诗人高兴时“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闲适时“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忧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默写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芥之为舟。(庄子《逍遥游》)
(5)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7)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8)《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9)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10)沧浪之水清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楚辞·渔父》)
(11)故知一死生为虚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秋尽
杜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①,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②。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②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格调。
B.“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
C.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袁绍杯”则表明自己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
D.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脏私,忠贤暨共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
C.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D.少保是官名,明清时少保从一品,太保是其副职。文中是荣誉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光斗为人刚直。大力整肃吏治。他的字为遗直,正与他的性格相符;他担任御史时,捕治吏部恶吏,起获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极大震惊。
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对无理要求。他的建议得以施行,水利大兴,百姓得利;刘朝以东宫名义索取戚畹废庄,他将信件原封返还,坚决拒绝。
C.左光斗揭露赃私,受到小人陷害。他与人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引起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愤恨,魏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绕过法司,害死光斗。
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的兄长因为替他奔走呼告而劳累致死,母亲也为他伤心致死。直到魏忠贤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
(2)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5】杨涟、左光斗等人为什么要承认莫须有的罪名?请简要说明。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奉献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具备牛的干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