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山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那样的时代中,有的人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却很少有人像瞿秋白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

    ②在座谈会上,抗洪救灾英模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水库除险加固、河流治理、城市供排水、道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③只要上下一致,勠力同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人民必定能够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④看着景区里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什么总有一些人对“禁止烧烤”的警示牌习以为常

    ⑤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让世人再次想起八年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授命,同舟共济,把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

    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大学演讲时说,中哈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出则接宾客          遇:遇到

    B.平其功                 伐:夸耀

    C.道德之广崇          明:阐明

    D.使使秦受地          如:到,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七夕节,到底在过什么

    曹雅欣

    七夕节之所以也被唤作是中国的情人节,是由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参与了其中。牛郎织女的故事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至少在西汉初年,这个神话传说就已经盛行于民间。

    于是,七夕之时,闺中女孩儿们遥想着牛郎织女的挣扎与幸福,也在七夕的星空下许愿,希望为自己求得一份好姻缘。所以,与上元节的情人会不一样,七夕节只是情人盼,是没有约会、没有情郎、没有爱情的空想阶段。

    其实,女孩子们的乞求许愿,与其说她们在求一段爱情,不如说她们是在求一个良人,更不如说她们是在求一个人生。

    这就涉及到古人的生活方式与婚姻观念:

    在古人看来,女儿在家是客,是暂居于娘家,只有当她出嫁、嫁到了终身仰仗的夫家、嫁往了托付整个大半生的外姓家庭里,那才算是有家。所以:女有夫,就叫有家;相对应的,男有妻,叫做有室;男女成婚,双方共同组成了家室

    因此,女子出嫁,叫归来,是回归到了命中注定、三世有缘的屋檐下。古语称女孩嫁人,就叫之子于归

    在《诗经》里的一首贺新娘曲《桃夭》,是为踏出闺门的新娘子送上的一首贺歌,里面就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女子归来,家室完整。因此,女人成婚,是将终身赌注给了她要陌生面对的丈夫以及她要只身融入的夫家。所以闺中女儿期许未来的姻缘,说她们甜蜜幻想爱情那是奢侈的,她们紧张揣度丈夫与夫家,那才是真实的,因为那个男人、那个夫家的好坏,决定了她无可悔改、不可转圜的下半生命运。

    七夕节,是我们臆想中的情人节,但古代女子甚至无缘言情、无心痴盼情人,只要命运赐给她的能是一个比较好的良人,那就是姻缘善待了她的人生。

    七夕的情人节,如果两心情热,那就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如果心境秋凉,那就是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但无论如何,这一个情人节的本质:从牛郎织女的本源苦情算起,就是一个相思相望不相亲的节日,是苦中作乐而已的暂时私会;从女孩儿的闺中岁月看,又是一个望穿秋水候良人的节日,是没有良人时的一厢情愿。所以秦观最著名的宋词《鹊桥仙》形容这一个情感节点,也只好半是安慰半是无奈地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若两情相悦,自然还是朝朝暮暮的好,何必常做久别离;若两心相依,每一天便都是幸福情人节,不需要特定日期的苦盼。

    所以,七夕节的风俗,古代女孩的乞求,无论乞求心灵手巧也好、乞求良人姻缘也好,都有无限辛酸在其中。——那样苦苦地求盼,那样深深地许愿,那样迷信地通过游戏来求一个吉祥预兆,正是说明了女性不能自主命运、不能把握幸福的悲哀。

    而今天过七夕节,很少有人再乞巧了,但是反而,我们的时代靠女性的投身职业、女性的自主婚姻,完成了古时女子在星空下专注乞求的幸福人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是爱情故事,所以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神话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西汉初年,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

    B七夕节只是没有约会,没有情郎、没有爱情的空想阶段,只是闺中女孩遥想着牛郎织女许愿,为自己求一份好姻缘而已。

    C古代女子终身仰仗托付大半生的,是外姓的夫家,因此,女子出嫁,叫归来,回归到命中注定、三世有缘的屋檐下。

    D古代闺中女儿期许未来的姻缘并非甜蜜幻想爱情,而是紧张揣度丈夫与夫家的好坏,揣度自己不可改变的下半生命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得一项是(  

    A古人认为女儿在父母家是客人,有了丈夫才算是有家,而男儿有了妻子,也才能叫做有室,男女成婚才能算是组成家室

    B古语称女孩儿嫁人叫之子于归,因为他们在送新娘子踏出闺门之时,会送上一首贺曲《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古代女孩,会在七夕节乞求心灵手巧,或乞求良人姻缘,但怎样的求盼、怎样的许愿,都蕴含着无限的辛酸。

    D七夕节,只是我们臆想中的情人节,而对于古代女子,若命运赐给他一个还不错的丈夫,就是她很好的婚姻的运气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夕节的风俗实质是通过游戏来乞求一个吉祥预兆的迷信活动,它说明了古代女性不能自主命运、不能把握幸福的悲哀。

    B七夕节从本质来看,无非是是相思相望难相亲的暂时相会,或望穿秋水候良人的一厢情愿,而非今天理解的浪漫幸福。

    C文章引用诗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意在告诉我们,只要两情相悦,每一天就都是幸福情人节,不需要特定日期的苦盼。

    D现在过七夕节,或许还有人乞巧,但更多的女性已投身职业、婚姻自主,无需再在星空下专注地祈求幸福的人生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苏轼与客人江中泛舟,在舟上共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明自己对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思考。

    (3)姜夔《扬州慢》中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衰败且与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滕王阁序》中.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通过“______”不仅寄托了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还流露出了洒脱旷达之情。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的结局。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表现了陶渊明想顺遂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尽头的想法。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孤寂凄凉,便觉时光难捱,而在《醉花阴》中“________________”借袅袅香烟、阴沉天色写因愁浓而怨天长。

    (2)在《逍遥游》中,庄周用水与舟的关系,来形容大鹏飞翔必须依赖天空的广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自己刻苦求学并自得其乐,所以无视物质生活贫乏的句子是“________”,以“________”一句总结自己求学的经历,发人深省。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物是人非来抒发亡国之痛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这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4)《书愤》中“_________”一联,抒发了作者感叹岁月蹉跎、壮志难酬之情。

    (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生命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恩德的两句是“______。”

    (6)《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礼记•大学》中写到:“__________。”也就是说只有达到“至善”的境界,志向才能坚定不移;志向坚定不移才能心不妄动。

    (2)苏轼这首《江城子》词是“记梦”的,写梦中相逢:“________________”,酸甜苦辣霎时涌上心头,只能在默默无言中相互倾诉十年的思念痛苦,两句诗把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3)“酒”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诗人常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感叹人生。唐代诗人李白就写过很多这样的诗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勃

    (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高亭掩,江山此夜寒。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首句点明送别地,次句宕开一笔,从巴南一下子掷向塞北,三句点明送别的具体地点和分手时间,尾句从正面着笔,表明有人因离群而啜泣。

    B.第二首诗,前两句将夜色刻画得细致入微。秋意渐浓,江畔上空湿雾如烟,笼罩亭阶,月飞南端,时光飞逝,离人难舍;末二句写离人去后情景。

    C.通观两首诗,前一首诗是为后一首诗作铺垫,精彩全在后四句;诗人在后四句中从心理活动的描写发展到对客观事物的描摹,笔法精妙。

    D.两诗都点到“月”,而且点明是秋夜,加之王勃一度远游四川,诗中又有地点“巴南水”,可以断定这是中秋前后作者客居四川时写的送别诗。

    (2)第二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手法?黄叔灿在《唐诗笺注》里称赞王勃第二首诗末句有一字使用精妙:“诗人之情,俱从此字托出。”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汉王既用滕公、萧何之言,擢拜韩信为上将军,引信上坐。王问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曰:“然。”“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贺曰:“唯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楚,请言项王为人。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谨,言语呴呴,人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印刓绶弊,忍不能与,此所谓妇人之仁。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都彭城,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多怨,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名虽为霸王,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邯、欣、翳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约,大王当王关中,民户知之。大王失职之蜀,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东出,秦民归汉,汉王遂诛三秦王,定其地,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韩信之谋也。

    (节选自刘向《新序》,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 断:判断

    B.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臣:使……臣服

    C. 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 附:依从,依附

    D. 民无不恨者 恨:痛恨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 因问王曰 愿因太傅而结交于田先生

    C. 大王之入武关 陷之死地而后生

    D. 今大王举而东 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

    (2)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

    (3)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4根据文章内容,请分条概括出韩信认为项王的弱点有那些。

    (可用原文作答,每点不超过六个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小刚今年军校毕业,他想申请去西藏援助边疆建设。对此,他身边的人发表了很多看法。

    妈妈:去西藏太远了,咱家就你一个孩子,妈妈要很久才能见你一次,妈妈会想你的。

    二叔:援边多没意思,又不挣钱,跟二叔做生意,几年就让你住上小洋楼。

    朋友:西藏那边条件太差了,你去,要吃很多苦,安全也没有保障,还要浪费大好光阴……

    对于小刚的选择,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