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无论岁月怎么发黄,那不染尘埃的情感,终会在记忆发黄的纸页上留有痕迹
②虽然书信正在悄无声息地渐离我们的生活,但那份美丽,依然值得我们永久地回味
③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情绪,更是一种文化
④那人情似纸般的纯净,不假修饰、任情感宣泄的年代
⑤书信曾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
⑥我们怀念那用笔带着心血书写思念的时代
A.⑤③②⑥④①B.⑤③⑥④①②C.⑥④②⑤①③D.⑥④③②①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对比《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新版标准与2008版标准,使我们发现最新版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在适用范围、类别构成、图形符号上都进行了不少调整。
B.在公安部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组负责人表示:“现在有人不对自己负责,不对社会负责,不对家庭负责,他就应该付出自己应有的代价。”
C.在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诉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和国际泳联案的公开听证会上,孙杨呼吁全世界的体育组织遵守运动员基本权利,确保运动员能够最大可能地发挥竞技水平。
D.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两名患者被确诊为肺鼠疫病例后,北京市组织由权威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治组积极开展救治工作,并邀请富有经验的专家来京参加会诊。
3、下列文化常识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B.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楚辞》《礼记》《周易》《春秋》。
C. 《战国策》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D. 《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是解释《春秋》的著作。
4、与“若无罪而就死地”中 “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若是其甚与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D.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信义安所见乎 ②召有司案图 ③空自苦亡人之地 ④因泣下沾衿
⑤连辟公府不就 ⑥衡乃诡对而出 ⑦故使陵来说足下 ⑧嬉嬉钓叟莲娃
A. ③⑦⑧ B. ③⑥⑦ C. ④⑤⑥ D. ⑤⑥⑦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的裁缝店
李娟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是温暖平和,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的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次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僻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的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
多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试了也死活不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们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漂亮,可越这样就越害羞,双手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定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她定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
“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微笑。
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对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要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他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件、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锁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常加油,难免会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烙铁,“滋——”地一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
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
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游牧地区,喀吾图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裁缝店里的寻常事别有趣味。
B. 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
C. 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接受女顾客以鸡换衣,既是对她个人爱美之心的赞赏,也含有一种对质朴人情的认同。
D. 本文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并没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稳真切的生活感受。
【2】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淡淡的笔墨勾勒出朦胧隐约的田园景致。
(2)韩愈《师说》中以圣与愚相较来启示后学,其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古代圣人更加圣明的重要原因。
(3)屠呦呦吸收古人的智慧,借助古籍确定了治疗疟疾的方法。荀子《劝学》中的两句概括性语句“ _______,________”能解释其成功的原因。
(4)在古诗词中用“风”与“月”共同营造氛围、表达情感的写法较为常见,如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用动作描写来说明三个学生生在述志时,曾皙一直在弹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_____”,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3)荀子在《劝学》中以“木、金”为喻,引出“______,______”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子自诉忙于家务而起早贪黑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_________ ,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3)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 ,_________ 。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选做3小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
(2)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短歌行》
(3)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登青云梯。《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5)生乎吾后,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师说》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写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①
陆游
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
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
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
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②无人夜自舂。
[注]①陆游在1170年游历庐山,住宿东林寺。宦游8年后,1178年宋孝宗召他东归,途经九江庐山麓,再次住宿东林寺。②野碓(duÌ):此处指田野用水力舂米的水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首联叙事,对于一个“看尽江湖千万峰”的人来说,一个云梦泽哪里会芥蒂在胸中。
B. 颔联写诗人留宿东林寺,想邀明月一起来听寺里的钟声,表现了对幽静的东林寺的喜爱。
C. 颈联中“远客”是诗人自谓,他没想到今日又旧地重游,而且老僧还记得昔日相逢的情景。
D. “谁惊觉”的“谁”字不仅指人,也包括各种声音。意思是,究竟是谁把我从熟睡中惊起的呢?
【2】本诗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申屠嘉,梁人也。以材官①蹶张②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为都尉。孝惠时,为淮阳守。孝文元年,举故以二千石从高祖者,悉以为关内侯,食邑二十四人,而嘉食邑五百户。十六年,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文帝以皇后弟窦广国贤有行,欲相之,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久念不可,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常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嘉入朝而通居上旁,有怠慢之礼。嘉奏事毕,因言曰:“陛下幸爱群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上。上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嘉坐自如弗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史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上度丞相已困通,使使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此语弄臣,君释之。”
嘉为丞相五岁,文帝崩,孝景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適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垣③也。嘉闻错穿宗庙垣,为奏请诛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上。至朝,嘉请诛内史错。上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垣,故冗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呕血而死。谥曰节侯。
赞曰: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
【注释】①材官:勇敢的士兵。②蹶张:以脚踏强弓,使之张开。谓勇健有力。③庙垣:宗庙的外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嘉坐自如/弗为礼
B.上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嘉坐自如/弗为礼
C.上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嘉坐自如/弗为礼
D.上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嘉坐自如/弗为礼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谥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皇帝称“祖”。
B.侯,古爵位名。在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侯比公低一等。
C.顿首,九拜之一。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之间。
D.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叫“薨”,大夫死叫“卒”。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屠嘉勇猛强健,但无术学。中屠嘉以强驽射手的身份随高祖征伐项羽:司马迁认为他没有韬略学识,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
B.申屠嘉仕途通达,封侯采地。自随从高祖征伐始,申屠嘉多次升迁,享有食税权,最后位极人臣,并且被封为故安侯。
C.申屠嘉严守礼节,不畏皇权。文帝宠臣邓通在朝堂上不遵守君臣之礼,申屠嘉不顾文帝请求,下朝后把邓通召到丞相府严加责处。
D.申屠嘉性情刚直,不擅权术。申屠嘉想借穿门一事法办晁错,晁错的宾客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晁错,晁错害怕,连夜进见景帝并躲藏景帝宫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爱幸,赏赐累巨万。
(2)上度丞相已困通,使使持节召通,而谢丞相。
14、高一的部分同学对阅读《乡土中国》这本学术著作有畏难情绪。请你结合自己阅读该书的体验,给他们提供一点阅读建议。限100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