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温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小明同学做事总喜欢拖拉,如果老师要劝诫他,选用下列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zhuó) 积(xù) (tài) 舐痔(shì zhì)

    B. 裂(guī)   厨(páo)   (yù)   (shì)

    C. 水(liáo) (sì) (dí)   (guǒ)

    D. (xiào) (jù) (dá)   (lóu)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听风看云喝茶

    三石

    “人生最为淡雅的事,莫过于三五知己一起听风,看云,喝茶。”亚东是在陪我喝酒后说的这句话,当时他正端坐在办公桌前那把宽大的椅子上,手握一杯清茶,茶香缭绕。

    我知道这句话不是亚东的原创,依稀记得出自洪如辉的散文《茶的画境》。我不好点破,但亚东显然没有侵犯洪如辉知识产权的意思,随即便对我说:“这是洪如辉书中所写,可如今对我而言,却成了难以实现的心愿。”

    我没有接腔,只是赶紧往亚东的杯里续上热气腾腾的水。

    当然,我还抽空找了洪如辉,让他将请亚东喝酒改成喝茶。

    我跟亚东是大学同学,当年关系好得能穿一条裤子,而洪如辉却是我多年的文友,虽然人仕多年,文章依然锦绣,只是仕途多不顺,一个文化局副局长当了十来年。此次局长位置空缺,洪如辉虽是文化人,却也免不了俗,脱不掉凡心。恰巧亚东空降到县里任职,如此三角关系,我自然责无旁贷。

    喝茶的地点不用挑选,是离城三五里地的采芝斋,洪如辉姐姐家的茶庄。

    我对亚东说:“山野之外,满山茶树的翠绿环抱之下,一间草棚,一张茶几,几张酸枝木的椅子,有风,有云,还有茶,只是不知道我和如辉兄算不算得上知己好友?”

    亚东虽然没有正面回应我的话,但此刻他的心境肯定是极为轻松的,清瘦的脸上不时露出些许微笑来,四下打量着说:“到底是老同学,一句平常话,便如此记在心上,让我如何不诫惶诚恐。”

    三人围坐,洪如辉便秀起了他的茶艺,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手法纯熟而老道,亚东不由得啧啧称赞。

    都说品茶如品人生,这句话洪如辉自然是写过的,只不过是不是他的原创还得另当别论。三个可以说是事业多少有成的男人坐在一起,除了听风看云喝茶外,还得聊天。聊天过程中少不了感慨人生,除了人生,还有文学,就是没有提起洪如辉想担任文化局局长的事。

    如此情景,以文化人自诩的我及洪如辉,自是觉得难以启齿。

    不过,我多少清楚,有些事情也不见得要说得那么明白,以亚东在官场多年的经历,不应该参不透此次茶香之外的余音。

    几壶清茶过后,已是晚饭时间。几样农家小菜,一只茶汤清炖的土鸡,没有酒,亚东却吃得是斯文扫地。

    分手的时候,亚东依旧不舍,还开玩笑说早晚还得来这采芝斋,听风,看云,喝茶。而此时,洪如辉如做贼般悄悄将两盒茶叶拎在了手上,在我用眼神示意下战战兢兢地放入亚东车内,局促地说:“两盒新茶,您带回去尝尝鲜。”

    看得出亚东不想收,甚至将手伸向了茶叶,但也许是顾及我的面子,他还是将手缩了回来,然后跟洪如辉握手告别。

    其实我一直没有跟亚东明说洪如辉的事,但在这之后不久,我便接到洪如辉的电话,告诉我他已经提拔担任了文化局局长,并让我过去一趟,一并去谢谢亚东的帮忙。

    原本准备约亚东再去采芝斋喝茶的,可亚东却让我们上他办公室。我跟洪如辉便赶了过去。

    洪如辉自然对亚东的关照表示感谢,亚东微笑着摆摆手说:“不用谢我,我了解过,早就该给你挑重担了。只是——”说到这儿,亚东停顿了下来,眼睛盯着洪如辉说:“我记得你在一篇文章里曾经说过:茶,注入无华的水,人的一生就可以在一杯茶里修行。有这句吗?”

    洪如辉点点头。

    亚东默默将边上的柜子打开,拎出两盒茶叶来,轻轻摆在桌面上,接着说:“茶,是好茶,但如果没有干净的水,你说,这样的茶,能够让人修行一生吗?”

    洪如辉的脸霎时便红透了。

    而我,同样尴尬得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掩饰地端起面前的清茶,一连喝了几口。

    茶,算不上是好茶,却清香留齿……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写亚东端坐在一把宽大的椅子上,手握一杯清茶,写出亚东在同学面前舒适、惬意、闲适的神态。

    B. 第五段交代“我”与亚东、洪如辉之间的关系,为“我”在帮助洪如辉一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埋下了伏笔。

    C. 亚东两次引用洪如辉文章中的话,一次表达自己的愿望一次批评洪如辉,后面一次引用表现出亚东对洪如辉的了解。

    D. 小说结尾的那一句,照应了上文亚东批评洪如辉的话,含蓄隽永;也照应了开头与题目,使小说结构严谨。

    2小说中的洪如辉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3小说标题“听风看云喝茶”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从情节线索、主题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名篇名句默写

    (1)《烛之武退秦师》说出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了“真秦之声”。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文人雅士日常所好,实则写出诗人客居临安时的闲极无聊。

    (2)《石钟山记》中充满求真辨伪的旨趣,“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郦道元和李渤两人缺乏深入考察精神的不赞同。

    (3)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称“沧海”,常见于唐宋诗词,如“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2)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阿房宫走廊纷繁曲折、屋檐高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作者用以芥做舟、置杯焉则胶的例子,直接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道遥游》一文中用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来比喻生命的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驾车出游,先后写了出游方式、游历经过、游中所见和游中所感,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游中所感。

  • 8、(1) 苏 轼 在 《 赤 壁 赋 》 中 侧 面 表 现 洞 箫 声 具 有 极 强 感 染 力 的 两 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庄 子   逍 遥 游 》 中 以 “ 朝 菌 ”“ 蟪 蛄 ” 为 例 来 说 明 “ 小 年 ” 一 词 的 两 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王 勃 的 《 滕 王 阁 序 》 中 描 写 水 天 一 色 的 画 面 , 被 誉 为 千 古 绝 唱 的 写 景 之 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五丁开山”的故事,既给人以想象,又交代了蜀道的由来。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晚自鸡头崖至天龙屯

    吴兆骞

    迢递回冈抱塞长,暮云归路剧羊肠。

    马嘶古碛塞沙白,鸦乱荒城夕照黄。

    病后关河空涕泪,战身世各苍茫。

    客游不异松花水,日夜滔滔下北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描写塞外风光,通过迂回的山冈,曲折的小路展现路途的艰险。

    B.首联“暮云”一词,既融情于景,又交代创作时间,还照应了诗歌标题。

    C.颔联运用视听结合、色彩对比、夸张等手法,极力渲染边塞的萧条肃杀。

    D.颈联既写战后山河的苍茫,又言个人病颓的身世,将个人与家国相融合。

    【2】尾联“客游不异松花水,日夜滔滔下北荒”寄寓了诗人哪些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祖欲长都洛阳,齐人刘敬说,及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六月,大赦天下。

    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节选自《高祖本纪》)

    1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孔将军、费将军   纵:出兵攻击

    B.空言虚语,非所也   守:坚持

    C.镇国家,抚百姓,馈饷  给:供应

    D.有功者之   害:嫉恨

    2下面关于《高祖本纪》中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氾水之阳”中“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B.“玺符节”,玺,原为印的统称,秦始皇规定皇帝之印称“玺”。符,为古代使者所持,作为代表皇帝的象征。节,为古代君主征调兵将时的凭证。

    C.弃市,是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礼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D.“郦生不拜,长揖”中的“揖”本意是指拱手行礼,也指古代的拱手礼,还有让出,逊主的意思。文中指平辈相见之礼。

    3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垓下之战中,韩信率兵发动攻击,遭遇失利后退却,孔、费两位将军又出兵攻击,楚军失利,韩信这才乘胜进攻,汉军取得垓下之战的胜利。

    B.刘邦取得垓下大捷后,乘胜平定楚地,回军定陶后,带兵进入韩信营垒,剥夺了韩信的兵权。

    C.取得天下后,刘邦与臣下议论自己取得天下的原因,大臣们认为刘邦之所以取得天下,主要是他能厚待有功之人,“与天下同利”。

    D.刘邦与群臣在未央宫宴庆时,刘邦为父亲祝酒,当众戏弄老父,显出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2)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作家刘震云在母校北京大学给2017届毕业生作演讲时讲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故事关于他的外祖母。外祖母割麦子割得非常快,是因为“只要扎下腰”就“从来不直腰”,“因为你想直一次腰时就会想直十次、二十次腰,我无非是在别人直腰时仍在割。”外祖母说。另一个故事是关于他的舅舅。舅舅的木匠活特别好,远近闻名。舅舅说:“别人打一只箱子花三天时间,我花六天时间。”“我打心眼里喜欢做木匠。”“我选择原料时,更喜欢那些长得虽慢,但品质更好的树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