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乌海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 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天职。

    ② 快餐文化充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它对于面临工作压力大和个人空间日益狭小的现代人,有让人心明眼亮的作用

    ③ 昨天,在学校男子篮球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中,我们班代表队在经历了匪夷所思的窘况后及时调整,最终战胜对手,获得了冠军。

    ④ 从去年春节开始,派发微信红包已成为亲友间节日的新问候方式,可以说大快人心

    ⑤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国务院绝不会发空头文件,为官也绝不能尸位素餐

    ⑥ 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A. ① ③ ⑤   B. ② ④ ⑤   C. ② ③ ⑥   D. ① ③ ⑥

     

  • 2、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谥号是朝廷对于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B.旬,是计时间的单位,可以指十天,也可以指十年或者二十年。例如:《报任安书》中的“兼旬而愈”的“旬”就是十天的意思,“兼旬”指二十天。

    C.国子监、太学是我国古代的中央官学,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庠序是中国古代的地方学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庠”,后世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D.汉代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监察和秘书工作。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马克思墓地

    唐弢

    马克思墓在伦敦市郊北部的海格特小山上。我在英国时正值铁路工人罢工,交通不便,陪我的孔慧怡女士又没有去过那里。7月12日早晨,我们决定先到北区的查林再说。大风骤起,阴云密布。从筑路工人口中问明路由,缓步上坡,路不太陡,但对像我这样一个心脏病患者来说,还是有点吃力。两旁是属于中等阶级的住宅,看去简单朴素,幽静整洁。大约走了半个小时,便到坡路尽头,绿树成荫的滑铁罗公园已在眼前。进入大门,绕着池塘穿行,芳草如茵,杂花满圃。出北门向左一拐,便是与小山同名的海格特公墓,马克思和他的爱妻燕妮、外孙哈利·龙格、“忠诚的琳蘅”——海伦·德穆特等葬在一起。公墓的铁门半掩。里面到处是十字架,到处是大小不同、式样各别的墓碑。我们沿着一条长满蔓草的小径往南,读着每一块墓碑上的名字,其中有资本家、小商人、教师、海员……找不到一个我们曾经听到过的熟识的名字,更不用说全世界都知道的卡尔·马克思了。

    不久,我从小径左边发现一座方形尖顶、巍然矗立的高高的碑石,碑座正面刻着墓中人的姓名。原来这是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埋骨之处。艾略特生前从热心教会的善行转变到介绍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大大地轰动了当时英国的思想界。她的长篇小说《亚当·比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取材农村,描写社会动态,刻画人物心理,从生活里提出了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像莎士比亚、狄更斯笔底的人物一样,马克思也引用过艾略特小说里的人物,去比拟他的朋友和熟人。例如在给她大女儿燕妮的信里,就说地质学家达金斯有点像艾略特小说《费利克斯·霍尔特》中的主人公,不过达金斯不像费里克斯“装腔作势,而是有学识的”。他还告诉燕妮,自己曾开玩笑警告达金斯,要他别让艾略特夫人遇见,否则,“她会立刻抓住他,把他写进她的文学作品里”去。看来马克思酷爱文学,很有风趣,常用艺术形象强化自己的观点,加深对方的感受,不肯轻易地放过从文学作品中得来的一切动人的印象。

    我们继续前行。远处,一缕青烟冉冉上升,有个老人将成堆的枯枝点燃了,一面烧,一面不停地从四周把落叶扫拢来。我们加快步子,正待向前问讯,立刻发现自己原来到了一个比较开阔的地方,绿荫环抱,不需要再问什么,马克思的头像已经赫然在望了。

    头像底座是一块方形的浅色大理石。全部高三米余,宽一米五,正面中间微凹的小块白石,刻着墓中人姓名及其生卒年月,底座上端是英文金色大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端则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比起中国传统的墓碑来,两句话也许简单了一些,但我以为选得十分恰当。正如李卜克内西说的:“马克思不需要人家为他立纪念碑,他已经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为自己树立了纪念碑。”是的,这才是不朽的纪念碑。因此,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逝世后第三天,他被合葬在海格特公墓一角的爱妻燕妮的墓穴里,离此一箭之地。我们现在站的并不是当年恩格斯作墓前演说的地方。这里是1954年新迁的墓址,由几个国家的共产党筹资建成。它并不豪华,却显得庄严,大方,雄伟,特别是1956年劳伦斯·布雷德肖雕塑的马克思青铜头像安上以后,这位思想家便以他的坚毅、慈祥、风趣,同时又带一点期待的神情,从高处凝望着这个世界,凝望着人类的正在变化的一切。

    布雷德肖的马克思头像的确是一个杰作,就我见过的马克思画像或者塑像而言,似乎还没有一个能够超过他。为政治伟人——尤其是像马克思那样伟大的思想家造像是不容易的。布雷德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当然也不是十全十美。罗丹的《巴尔扎克》放手大胆,给人以一种粗犷的美,而他的《维克多·雨果》却是浑朴的、厚实的。我们的雕塑家为了保持严肃而不敢过于放任,为了表示正直而不想使棱角流于圆熟,我的印象是有点拘谨。这是艺术上的问题,又不完全是艺术上的问题。

    我们在墓前大约流连了半个小时,天,始终是欲雨不雨的样子。当我转到滑铁罗公园,出了大门,踏着坡路走上归途的时候,脑海里时隐时现地闪动着马克思的头像,闪动着他的带一点期待从高处凝望这个世界的神情。这个神情使我困惑。我忽然若有所悟:呵,他在沉思,他的期待也正因为他在沉思。

    恩格斯的墓前演说开头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不,我现在要说,他没有停止思想,他还在思想。100年过去了,在伦敦北郊海格特小山上,我亲眼看到马克思带一点期待的神情凝望着这个世界。他没有停止思想,他还在思想。他在凝望中沉思。

    马克思在沉思。

    1983年6月30日追记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艾略特的小说创作情况,这既突出了艾略特的文学成就,也衬托了马克思的理论贡献。

    B.“全部高三米余,宽一米五”“微凹的小块白石”“英文金色大字”等数字说明和细节描写,给人留下了非常具体的印象。

    C.拿罗丹的雕塑作品作对照,指出布雷德肖雕塑的马克思青铜头像不是十全十美的,其原因并不完全是艺术方面的。

    D.这篇文章以游踪为线索,详细记述了作者在英国伦敦北郊海格特公墓瞻仰马克思墓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

    【2】“大风骤起,阴云密布”“天,始终是欲雨不雨的样子”两处天气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这位思想家便以他的坚毅、慈祥、风趣,同时又带一点期待的神情,从高处凝望着这个世界,凝望着人类的正在变化的一切”,马克思有何期待?下文又两次写到马克思的这种期待神情,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一个文明的社会唾弃挥霍浪费的行为,《礼记·礼运》中的“____________”就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⑵《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自言他之所以种树种得好,是因为“____________”。

    ⑶《蜀相》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凝练地概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

    ⑷《苏幕遮》中,周邦彦以虚景作结表达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5、名篇名句默写。

    (1)《逍遥游》 中“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大鹏徙于南冥时气势磅礴、高飞而起的壮观图景。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蜀相》 中哪两句概括了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能自由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需有所待。(《逍遥游》)

    (2)孔子安贫乐道,对于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富贵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面对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不禁遥想当年刘裕“___________________”的北伐壮举。

    (2)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着力描绘寒潭之水和傍晚山峦的色彩变幻,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大量运用铺排夸张,极言秦之豪奢。宫殿建筑物上突出的钉头众多,甚至“_________”;瓦缝复叠繁密,以至于“_____________”;揭露秦王朝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2)李煜的《虞美人》中,词人怀想故国,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是人非的深沉感喟。

    (3)《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开篇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3)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

    (5)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6)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___ ”,采用互文修辞手法描写作者与友人下马上船,举杯饯行却没有音乐的烦闷心情。

    (7)《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比喻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富春

    吴融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

    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

    注解:①谢客: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谢灵运,小名客儿。②秦人:指桃花源里隐居的人。③严光:字子陵,东汉高士,曾隐耕于富春山。④桡:船桨。问津:问路。孔子迷路,使子路向隐者问津而遭到讥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写随着船的行进,富春山水好似在热情地送迎诗人,诗人以比拟手法写富春山水的可爱。

    B. 第二句写诗人从船上观赏雨后傍晚时分富春江两岸的美丽景色,这里山翠水绿,清新如画。

    C. 第三四句写江上的帆船因承受重物行驶得缓慢,潮落后露出江中的沙洲,飞鸟频下啄食。

    D. 后两联用典,这里既有诗人谢灵运,也有隐耕于此的严光,典故的运用使诗歌更典雅畅达。

    E. 这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先写在船上所见之景及对船行的感受,再即景抒情。

    2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擢进士第,又登宏辞科。善五言诗。贞元末,王叔文于东宫用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顺宗即位,禁中文诰,皆出于叔文,引禹锡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刘禹锡有母,年八十余。今播州西南极远,人迹罕至。其老母必去不得,则与此子为死别。伏请屈法,稍移近处。”乃改授连州刺史。去京师又十余年,连刺数郡。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不扬,非天不生材也。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今州县咸以春秋上丁有事孔子庙,其礼不应古,甚非孔子意。请下礼官博士议,罢天下州县牲牢衣币,籍其资半畀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可以营学室,具器用,则贞观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梦得尝为《西塞怀古》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会昌二年七月卒,赠户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刘禹锡传》《新唐书·刘禹锡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B.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C.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D.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言诗是古代诗歌的重要体裁,唐以前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五言律诗定型于唐代。

    B.禁中指皇帝、后妃、重臣等居住的地方,因禁卫森严,一般人不得任意出入,也可称为禁内。

    C.宰相是对我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与丞相不相同。

    D.上丁指农历每月上旬的丁日,唐代开始,于每年仲春(二月)、仲秋(八月)的上丁日祭祀孔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禹锡才能出众,曾得重用。才干得到王叔文极力称赞,王叔文引荐刘禹锡进入宫中,与他一起商议国事,他提出的建议都得到认可。

    B.刘禹锡仕途不顺,屡遭贬谪。王叔文失败后,他受到牵连,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召回京城,又被贬为播州刺史,还未到任又改任连州刺史,在外任职多年。

    C.“先考中进士科,后又考中博学宏辞科”和“名望和位置不显达,高官都愿意与刘梦得交往”这两件事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刘禹锡有才华。

    D.刘禹锡善写文章,影响较大。晚年刘禹锡和白居易的诗歌文章当时没人能够超越,白居易在自己的诗集序言中盛赞他的文章才华,并写道刘禹锡的诗也受到江南文士的推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

    (2)籍其资半畀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可以营学室,具器用,则贞观之风,粲然可复。

    【5】刘禹锡认为当时“天下少士”的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什么解决措施?请根据文意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诗,之所以优美,是因为诗可以指引我们走向远方;但也有人反诘道,诗,连基本的温饱都不能帮我解决,又如何带我走到远方?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