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广安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文化常识,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政”。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B.庄子,名周,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现存《庄子》一书,共33篇。

    C.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宋国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D.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与白朴、马致远、王实甫并称“元曲四大家”。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一座富于挑战性的高山,站在山脚抬头望,大片山石林立,高山仰止的感觉扑面而来,胸中不禁肃然。

    ②各种各种品牌的汽车展销商津津乐道自己的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向人们展示、 讲解这些因环保要求和技术创新而出现的新款汽车。

    ③嫉妒心强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仅不赞一词,反而会恶语相加乃至造谣中伤,使对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

    ④王经理告诫年轻员工不要三心二意,得陇望蜀 ,应该珍惜当前的工作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⑤月光如水的夜晚,沏一壶清茶,邀三五好友,共聚院中的葡萄架下,海阔天空地畅聊一 番,忘却尘世的纷扰,该是何等的惬意!

    ⑥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漫画发展方兴未艾,一批执着追求漫画艺术的漫画家们,努力寻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漫画创作之路。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劳动美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因此,为了充分发掘生产劳动中的审美因素,加强劳动美学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当前美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A. 但是,我们一直没给予应有的重视

    B. 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我们应有的重视

    C. 但是,我们研究得还不够深入

    D. 但是,一直没有被我们研究过

  • 4、下列各词中,可以兼为介词与连词的是

    A.   B.   C.   D.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②实施新政策不到三年时间,咱村就已改头换面:不仅重见青山绿水,而且家家都致富了。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游国恩先生不问家事,自己躲进书房,钻入文学研究的世界,长吟短叹,目不窥园,不断地有新作发表,业内人士读了,赞叹不已。

    ⑤针对媒体热炒的“比飞机还要快的超级高铁”新闻,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认为铁路运行加速度有一定的科学限制,不能想入非非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A. ③④⑤   B. ①②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个深奥的问题——宇宙从何而来、如何产生?这个问题催生出宇宙大爆炸理论。20世纪20年代,俄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和比利时宇宙学家乔治·勒梅特通过求解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发现宇宙是膨胀的,但是当时这样的观念没有被科学界所接受,就连引力场方程的创造者爱因斯坦也极力反对。这样的僵局直到1929年天才科学家埃德温·哈勃通过天文观测发现确实如此,人们才开始接受宇宙一直在膨胀的事实。

    既然如此,回溯到很久以前,宇宙被限制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空间内。换句话说,宇宙起源于一次极其猛烈的大爆炸,也就是说,宇宙是“炸”出来的。尽管弗里德曼和勒梅特一直都孕育着这一思想,但是正式撰文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是弗里德曼的学生乔治·伽莫夫。1948年他和同事们提出了标准的热大爆炸模型。但即便人们接受宇宙膨胀的事实,伽莫夫的热大爆炸模型在当时也不吃香,强有力的反对者便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大爆炸”正是他的嘲讽之词。

    伽莫夫提出的热大爆炸模型认为,宇宙开始于高温高密的原初物质,温度超过几十亿度,整个宇宙是各向同性的,物质分布是均匀的。随着宇宙膨胀,温度和密度逐渐下降,慢慢演化形成了现在的星系等天体。他们预言大爆炸之后38万年的时候,宇宙已经冷却到电子和原子核结合形成中性原子,这时光子失去碰撞对象电子,成为背景光子(即微波背景辐射),至今依然弥漫在宇宙当中,当前整个世界浸泡在背景光子海洋当中,且背景光子的温度在今天约为几开尔文。可以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直接证据,能否找到它,对这一理论能否立足至关重要。幸运的是,196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无线电工程师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偶然间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强有力地支持了大爆炸理论。随后,美国航天局和欧洲宇航局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进行了更加精细的探测,如1989年美国发射的微波背景探测者卫星COBE探测到的背景辐射谱是完美的黑体辐射谱,这给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明。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当前解释宇宙起源最成功的理论。该理论涉及的研究方向和内容非常超前,好多人类目前还无法回答,如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什么样子?宇宙早期正反物质不对称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们出现在大爆炸之前还是之后?大爆炸锂丰度异常问题等等。

    大爆炸核合成发生在大爆炸开始之后3分钟,温度降到约为10亿度的时候,质子和中子有效结合生成氘,生成的氘核进一步与周围的核子发生反应,生成的新核素继续与周围的核子反应下去。由于宇宙膨胀温度和密度不断降低,整个过程持续约2000秒就基本趋于结束,最终只生成氢、氨、锂三种初期元素。大爆炸理论预测的轻元素丰度与天文观测值非常符合,只有锂-7的丰度二者之间存在3倍的差距,这就是困扰大家几十年的宇宙大爆炸锂丰度异常问题。

    自宇宙大爆炸理论被提出以来,其建立的基本假设和直接预言的微波背景辐射都被后来的天文观测所一一证实,毫不夸张地说,大爆炸理论是当前人类解释宇宙起源最成功的理论。但是如此完美的理论中也有不完美之处,就是前面所说的大爆炸锂丰度问题。如何解决锂丰度问题是横在该领域科学家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

    从核物理的角度看,元素丰度是由控制核合成的核反应率决定的,而核反应率又是由核与核的反应截面和反应核子的能量分布共同决定的。之前的研究思路基本都是从核反应截面不准确的角度出发来寻找答案,因此几十年来各国科学家在花费巨大的加速器上不断开展实验,不断精确化相关反应的核反应截面。如此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消耗非但没有消除锂丰度的差异,反而是加大了。

    锂丰度问题作为宇宙大爆炸理论遗留的一个长期未解难题,填补上这最后一块拼图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另辟蹊径,从天体系统反应核子所满足的能量分布这一角度出发,利用非广延分布成功找到一种解决锂丰度异常问题的方案,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从此,在宇宙大爆炸锂丰度问题上,有一种解决方案来自中国科研人员。

    探索宇宙起源遗留的未解难题,是纯基础科学研究,属于满足人类好奇心、求知欲,揭开未知世界,促进科学进步获取新知识的研究范畴。短期看可能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和应用价值,但是该类研究的意义宏大深远。可以总结为:弄清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为人类创造新知识、建立新的认知体系,指导后代利用掌握的科学来不断探索、认识和改造未知世界,同时利用探索过程中衍生的新原理、新技术造福人类自己。事实证明诸如无人驾驶、太阳能技术好多当前生活中应用到的科技早期发端于宇宙太空探索。此外,探索宇宙也更能彰显国家实力,增强民族自信。

    宇宙广袤无垠,探索永无止境。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璀璨夺目的文明,而地球上其他物种却没有,核心就是人类会思考,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人类对古老而神秘的宇宙的认识还非常有限,人类需要不断进步,科学需要继续探索。

    (摘编自侯素青《宇宙是“炸”出来的吗?》)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两位科学家发现宇宙是膨胀的,但是这一发现在当时并没有被科学界所接受。

    B.1929年哈勃通过天文观测证实了宇宙一直在膨胀这一事实,而宇宙大爆炸理论则是由伽莫夫正式撰文提出的。

    C.美国贝尔实验室两位无线电工程师首先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强力支持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D.宇宙大爆炸理论涉及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对于当前的人类来说都没法回答,这有待人类继续努力和不懈奋斗。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宙是“炸”出来的,即宇宙起源于一次极其猛烈的大爆炸,这是对于“宇宙从何而来、如何产生”这一问题的回答。

    B.“大爆炸”本是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对热大爆炸模型的嘲讽之词,但结果却使人们从此接受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C.宇宙大爆炸后是大爆炸核合成,最终生成的初期元素种类不多,而天文观测的锂丰度异常与大爆炸理论预测存在差距。

    D.为了解决大爆炸锂丰度问题,世界各国科学家都付出了巨大努力,我国科学家另辟蹊径,提供了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理论物理学家劳拉认为,当恒星死亡坍塌时,星球自身也将流失一大部分的质量,最终,死亡的星球所剩的密度不足以形成黑洞。

    B.宇宙学家保罗·斯坦哈特和尼尔·图罗克认为,物质和辐射在整个宇宙中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就像保持宇宙膨胀时的密度和温度一样。

    C.稳态理论是20世纪宇宙学中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在结构上是恒定的,宇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本上处于同一种状态。

    D.早期的宇宙,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再进一步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4】宇宙广袤无垠,探索永无止境。请结合文本,谈谈探索宇宙起源遗留问题有何意义。

    【5】人类探索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过程,给予我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指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一个人的言谈是其性格特点的外在流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公西华谦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谏逐客书》中,作者以泰山、河海两个比喻作陪衬,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领导者只有广纳贤才,才能彰明美好的德行。

    (3)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也有非议,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荆轲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中,作者由叙述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表达感伤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未曾留下教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与年龄无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洒酒祭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壮志难酬的消极之感。

    (6)荀子提出“性本恶”,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等是后天改造获得的,《劝学》中,他说若想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需要不断广泛学习。

    (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永遇乐》中,辛弃疾回顾元嘉年间北伐,宋文帝因准备不足,落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借用和化用是诗词创作中的常用手法,曹操的《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借用《诗经·郑风》的句子表达渴望贤才的愿望。

    (2)习近平主席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自然是我们永恒的财富。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表达了自己回到大自然之后十分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枯松倒挂倚绝壁。

    (2)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9)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复鸡人报晓筹。

    (10) 孟子主张兴办教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11) 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比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深刻、生动、凝练、富有诗意,具有“点铁成金”之妙。

    (12)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 ①卢纶:唐代诗人、儒学名家,和司空曙都在大历十才子中。②分(fèn):情谊。③蔡家亲:表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景物描写为主,交代境况,秋夜寂静,闲居荒野,左右无邻,学业困顿,开篇具有冷寂悲凉味。

    B.颔联中的写景比、兴兼用,不单纯是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

    C.颈联“独沉久”写诗人长期离群索居、处境困窘,“愧”字流露出对卢纶既感激又无以为报的心情。

    D.尾联可以看出诗人与外弟的亲密关系和真挚情谊,不仅仅因为是表亲,更是因为相互欣赏,情趣相投。

    【2】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的情感是以“悲”为主还是以“喜”为主?请说出你的理由。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武王谓甘茂①曰:寡人欲车通三川②,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

    甘茂至魏,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

    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实为郡。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多张仪而贤先王。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是王欺魏,而臣受公仲侈③之怨也。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

    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果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

    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阳饵王。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挫我于内,而公仲侈以韩穷我于外,是无伐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有改动)

    【注】①甘茂,楚国下蔡人,秦惠王时至秦为将,秦武王时任左丞相。②三川,韩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灵宝以东,此处指宜阳。③公仲侈,韩国相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B.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C.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D.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通三川,指秦武王欲开辟一条能够行车通往三川的道路,是攻打三川的委婉说法。

    B.“今王倍数险”与《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两句中“倍”字含义不同。

    C.再拜,指再次拜谢,古代一种隆重礼节,用于表达敬意,一般向尊贵之人施再拜礼。

    D.曾子,即曾参,文中甘茂借“曾子杀人”一事说明了“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的道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王欲出兵攻打韩国,命甘茂与向寿前往魏国结盟。甘茂至魏后让向寿归告武王:已与魏结盟,但希望不要攻打韩国。

    B.张仪帮助秦惠王攻取巴、蜀、河西、上庸等地之后,天下人并没有因此认为是张仪做得更多,反而都称颂是先王贤明。

    C.曾参的母亲最初并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杀人,但因为不断有人前来报信,才最终相信并惊恐万分地“投杼逾墙”而逃。

    D.甘茂久攻宜阳不下,樗里疾和公孙衍对此有异议,武王虽有动摇,最终仍派甘茂继续攻打,也算知人善任,言而有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

    (2)我羁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阳饵王。

    【5】甘茂起初为何不想攻打三川?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江南的冬景》中有这样描写: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一片春叶,一滴秋雨,一声鸟鸣;一个微笑,一句话语,一个动作……往往都是那么撩人心扉,耐人回味。我们有多久没有凝视生活里的细节了?自然界、人世间的美丽往往表现在那不经意的细节。请以“生活的细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