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弃甲曳兵而走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学不可以已 年十七,好古文
2、下列选项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说完又抿了嘴笑着,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地分铺在门板上、桌子上(两张课桌拼起来,就是一张床)。
B.“北京话”双手抱住胳膊肘,和她们站得不远不近地说:“喂,我说小姑娘们,别扒窗户,危险”。
C.遇到患肝炎的顾客,老张就介绍买糖分多、对治肝病有好处的水果糖;遇到患气管炎的顾客,他就介绍买冰糖……
D.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挂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3、下面各句,填入文段最恰当的一项是
艺术家的同情心,不但及于同类,又普遍地及于一切事物。诗人常常看见桃花在东风中灿笑,蝴蝶暮色中愁送春归,这些都是诗人的疯话。画家和诗人是同样的, 。没有体得龙马的活力,就不能画龙马;要描一个花瓶,也必其心移入花瓶中,体得花瓶的力,方能表现花瓶的精神。
A. 但是画家更注重形式姿态的方面
B. 只是画家注重形式姿态的方面而已
C. 但是他们更注重形式姿态的方面
D. 只是他们注重形式姿态的方面而已
4、下列加点字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挟飞仙以遨游 B. 用心一也
C. 吾从而师之 D. 古之学者必有师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洎牧以谗诛
A.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B.戍卒叫,函谷举
C.并国二十
D.多于机上之工女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
陈忠实
①早晨醒来便听见哗哗哗的雨声。拉开窗帘就看到了从黑云里倾泻而下的闪着些微亮光的雨条。到俄罗斯一周了,走到哪里都是蔚蓝的天空和鲜亮的阳光。今天遇到下雨了。有阳光又有雨,当是感受俄罗斯大地自然天象变幻的一个难得的完满。
②冒雨去图拉,拜谒托尔斯泰。车经过图拉城时,雨,时下时停,出图拉城时,就看到远方天际一抹蓝天了。拐过两个交叉弯道,看到很长的林木遮蔽下的围墙和一个阔大的门,这就是托翁自己命名的“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庄园故居了。
③站在宽大的门口,一眼看见两排整齐高大的白桦树的甬道,通向林木笼罩的深处。甬道尽头往右拐进去,是一座涂成黄色的两层小楼,这是托尔斯泰的居室和写作间。在这座托尔斯泰写作和生活的黄色小楼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地,该算作院子吧。小院的三面,是稠密到几乎不透阳光的树林,林间长满杂草,俨然一种森林的气息。楼前的这方小院,除了供人走的台阶下的土路,也都栽种着花草,却不是精细的管理,完全是自由生长的态势。
④花草园子里有一棵合抱粗的树,不见一片绿叶,粗壮的枝股和细细的枝条,赤裸在空中,在四周一片浓密的绿叶的背景下,这棵树让人感到一种死亡的凄凉。
⑤我初看到这棵枯死的树时,贸然想到的是,它与周围的景致太不协调了,随后知道了这棵树非凡的存在,竟然有一种内心深处的震撼。
⑥枯枝上挂着一只金黄色的铜钟。托尔斯泰是贵族,却愿去帮助那些寻找救助的贫苦人,久而久之,那些四野八乡遭遇困境的乡民便寻到这个庄园来。托尔斯泰在楼前院子这棵树上挂的这只铜钟,是供寻访的穷人拉响的,听到响声,托尔斯泰就会放下笔推开稿纸,把敲钟的穷人请进楼里,听其诉叙困难和冤屈,然后给予帮扶救助。
⑦据说有时竟会在这棵树下发生排队等候敲钟的事。曾经有多少穷人贫民憋着一肚子酸楚和一缕温暖的希望攥住那根绳子,敲响了这只铜钟,然后走进了小楼会客厅,然后对着胡须垂到胸膛的这位作家倾诉,然后得到托尔斯泰的救助脱离困境。
⑧这棵曾经给穷人和贫民以生存希望的树已经死了,干枯的枝条呈着黑色,枝干上的树皮有一二处剥落,那只金黄色的铜钟静静地悬空吊着,虽依原样系着一条皮绳,却再也不会有谁扯拉了。救助穷人的托尔斯泰去世已近百年,这棵树大约也徒感寂寞,已经失去了承载穷人希望的自信和骄傲,随托翁去了。
⑨托翁晚年竟然执意要亲手打造一双皮靴,而且果真打造出来了,而且很精美很结实也很实用。我自然惊讶这位伟大作家除了把笔的效能发挥到了无可企及的天分之外,还有无师自通操作刀剪锥针制作皮靴的一双巧手;我自然也会想到这位既是贵族庄园主又是赫赫盛名的作家,绝不会吝啬一双靴子的小钱而停下笔来拎起牛皮;然而,他彻底腻歪了已往的贵族生活,以亲自操刀捏锥,表示一种背离,一种转向。
⑩托尔斯泰把他精心制作的这双皮靴送给一位评论家朋友。这位评论家惊讶不已,反复欣赏之后,郑重地把这双皮靴摆到书架上,紧挨着托尔斯泰之前送给他的十二卷文集排列着,然后说:这是你的第十三卷作品。
⑪这是俄罗斯人以素有的幽默方式,表达出对一位伟大作家最到位最深刻的理解。
⑫我真幸运,在林中的这块草地上领受到了明媚的阳光。
⑬雨在我专注于黄色小楼里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照片一页手稿的时候,完全结束了。头顶是一片蓝色的天空和自在悬浮着的又白又亮的云。林子顶梢墨绿的叶子也清亮柔媚起来。阳光从枝叶的空隙投到林子里的硬质土路上,洒在小小的聚蓄着雨水的坑洼里,更显一种明媚。
(取材于陈忠实《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
【1】作者在第⑤段中说,“随后知道了这棵树非凡的存在,竟然有一种内心深处的震撼。”请分析作者内心震撼的原因。
【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表示一种背离,一种转向。
(2)这是你的第十三卷作品。
【3】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4】以“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两句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正面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2)《沁园春•长沙》上阕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近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师生各有所长,可以互相学习,其原因是“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运用《诗经·郑风》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和“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3)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诗句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中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经过对比,发出自嘲和感叹后,面对江月和现实,不免流露人生消极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南朝宋武帝出师北伐横扫敌兵,有关战争描写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
9、根据课文填出下面空缺的名句。(每空1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氓》)
(2)____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离骚》)
(3)此地有_________ ,_________,又有_________ ,_________ 。(《兰亭集序》)
(4)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 ,_________ 。(《归园田居》)
(5)月明星稀,____________。(《短歌行》)
(6)____________,去日苦多。(《短歌行》)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行路为喻,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释了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都会有疑惑,进而强调了从师的必要性。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感叹。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在回答孔子的提问时,说希望通过三年努力达到的治国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帝①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②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释: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杜甫寓居夔州期间。当时西川军阀混战,烽烟不断,吐蕃不断入侵蜀地。白帝,即白帝城,建于夔州东五里的白帝山上。②诛求:官府的横征暴敛。
【1】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遮天乌云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云雨翻腾,意境开阔。
B.颈联写土地荒芜,山村寥落,烽烟不断,满目疮痍,凄凉萧索之极。
C.尾联借“寡妇”形象,控诉官府横征暴敛,百姓生活艰难痛不欲生。
D.全诗以风雨起兴,以虚写实,虚实结合语言含蓄蕴藉,富有感染力。
【2】下列诗句与“戎马不如归马逸”使用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白居易《琵琶行》)
B.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C.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颔联“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历来为人称道,试做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平谢病,上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上徙平为左丞相,太尉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论诛诸吕功,右丞相勃以下益户、赐金各有差。绛侯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谏曰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是时丞相为太尉本兵柄适会其成功今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春,正月,有司请蚤建太子。上曰:“朕既不德,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其安之!”有司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也。”上曰:“楚王,季父也;吴王,兄也;岂不豫哉?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有司固请曰:“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高帝平天下为太祖,子孙继嗣世世不绝,今释宜建而更选于诸侯,非高帝之志也,更议不宜。”上乃许之。上每朝,郎、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用采之,未尝不称善。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中郎将袁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圣主不乘危,不侥幸。今陛下骋六飞驰下峻山,有如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何!”上乃止。贾谊说上曰:“《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故其蓄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者甚众,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馀,何为而不成!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上感谊言,诏开藉田,亲耕以率天下之民。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十三·汉纪五·太宗孝文皇帝上》)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是时丞相为太尉/本兵柄/适会其成功/今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
B.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是时丞相为太尉/本兵柄/适会其成功/今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
C.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是时丞相为太尉/本兵柄/适会其成功/今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
D.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是时丞相为太尉/本兵柄/适会其成功/今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
B.立嗣,既可指古代中国家庭习俗,即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王位继承人。
C.陛下,是古代臣民对天子的尊称。古代用来尊称皇帝的还有“万岁”“殿下”“主上”等。
D.藉田,是古代帝王亲耕的土地;每年春耕之始,由帝王在藉田举行亲耕仪式以劝勉农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称病引退,对文帝说在汉高祖时自己的功劳更大;而在诛灭诸吕时周勃的功劳更大,希望将右丞相的官职让给周勃。
B.文帝拒绝早立太子,认为不选择贤德之人而一定要立儿子为太子,会引发楚王、吴王的干预,这不是以天下为重的做法。
C.文帝在霸陵想要纵马奔驰下山,袁盎认为君王应该顾及自身的安危,避免做出冒险的举动,文帝最终听从了他的劝阻。
D.贾谊对文帝说,百姓生活富足是天下太平的前提,如果百姓都自食其力,那么国家就会物用充足,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背本而趋末者甚众,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写作。
“继续奋斗、继续拼搏。如果我活着拼不上去,我死了大家继续往前拼!”近日,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播出的《亲历非凡2020》特别节目里,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的一段采访让人泪目,她坚毅的目光、铿锵的誓言给人奋力向前、拼搏进取的无穷力量。
拼,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斗争精神。面对艰难险阻,是迎难而上、敢于拼搏,还是屈服命运、不战而降,张桂梅用有力的行动作出回答。
根据材料,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字迹工整,②卷面整洁,③思想健康,④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