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鸡西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任何一部作品的完成都不是一挥而就的,相对于影视剧本的制作,可能图书的准备时间 更长。

    ②他靠无所不至的周到服务发展了自己的事业。

    ③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意气风发地走在追梦的大路上。

    ④省人口计生委表示,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绝非信手拈来般容易,这项政策的制定 必须要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科学测算论证。

    ⑤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

    ⑥作为基层民警,老李面对辖区内的邻里纠纷,总是不胜其烦地做沟通调解工作,深受群 众的爱戴。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④⑤⑥   D. ②④⑤

     

  •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哀吾生须臾

    ②不知东方既白

    B.①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C.母立于兹

    ②汝姊在吾怀,呱呱

    D.①飘飘遗世独立

    ②相与枕藉舟中

  • 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沁园春 长沙》的上阕, 也是一般的写秋,但这秋景却全是词人眼中之景,打上了词人鲜明的情感烙印。 是树叶经霜变红似染过的“万山”③ 湘江中百舸争流的场面,④ 搏击长空的雄鹰和水中自在来往的游鱼,都是经词人眼中筛选过的景物,并经过词人眼光折射出来。 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不是“愁”,而是热烈、喜人的场面。⑥ 词人要抒发的是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这是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

    A

    尽管

    不管

    /

    还是

    之所以

    是因为

    B

    虽然

    尽管

    或是

    或是

    所以

    /

    C

    虽然

    无论

    还是

    或是

    /

    因为

    D

    固然

    不论

    或是

    /

    因为

    因而

    A.A

    B.B

    C.C

    D.D

  •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 5、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是( )

    A.“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左迁”一词。

    B.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前的一天或两天。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C.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时用“家父”。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道德语言主要是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道德语言,是全民用于记载道德生活经历、交流道德思想、表达道德情感、叙述道德意志、描述道德行为方式的工具。中国道德语言自成体系、具有民族特色,对源远流长的中国道德文化发挥着强有力的建构作用。中国道德语言是中华民族伦理价值诉求的汉语表达系统。在汉语表达的意义体系中,伦理意义居于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中国道德语言的主要功能是表达伦理意义。所谓伦理意义,是体现人类伦理价值认识、伦理价值判断和伦理价值选择的语义系统,其核心要义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应然性或规律性。中华民族借助道德语言来表达其伦理价值诉求,实质上就是要表达我们追求的伦理意义。很多汉字具有伦理意蕴。《礼记》说:德者,得也。这不仅意指两字同音,而且意指两者同义。古代中国人所说的在本然意义上是指得到,具体指人们获得仁义礼智信等美德的事实。可见,字蕴含着要求人们以德求得或以得拥德的伦理意涵。有些汉字可以直接表达伦理意义。例如,字的字形直观地显示出两个方面的伦理意义:一是指心正,没有歪心思;二是指专心,没有三心二意。因此,的伦理要义是忠心心忠。在汉语中,忠心心忠字内含的伦理要求。

    中国道德语言反映中国传统社会作为伦理型社会的现实。中国人具有崇尚伦理的悠久传统,强调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人们普遍以弘扬伦理为美、为真、为善,以背离伦理为丑、为假、为恶。中国传统社会作为伦理型社会的现实通过道德语言的地位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中国人最重视道德教育,坚持道德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并且将它付诸落实,因此,几乎每一个人从小就会受到比较系统的道德教育,并且会掌握比较系统的伦理话语体系。在中国,很多人知道岳母刺字等经典道德故事,能够熟练地引用《周易》《论语》等经典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者爱人、天下大同等伦理术语。中国人普遍喜欢从伦理的角度来观察和谈论生活。在传统社会,道德生活就是合乎伦理的生活。人们可以对政治、宗教、文艺生活采取超然的态度,但对伦理和道德却高度重视。遵循伦理的规范性要求,过有道德修养的生活,人们普遍信奉这样的道德信念: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中国道德语言借助文字、词语、语法、修辞等形式将道德文化表达出来,使它内含的伦理意义变成可以言说、交流、沟通、解释、理解的东西。没有道德语言的建构作用,道德文化只能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当然,中国道德文化对中国道德语言也发挥着同等重要的建构作用。它是道德语言旨在表达的内容。如果没有道德文化提供的具体内容,中国道德语言便没有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的关系本质上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中国道德语言是具有巨大魅力的道德语言形态,这是因为它表达的内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中国道德文化是具有巨大魅力的观念形态,这是因为它的表达形式是特别具有解释力、说服力、感染力的道德语言。中华民族历来追求美善合一的生存方式。我们创造了优美的道德语言,并且用它来表达我们向善、求善、行善的道德生活,从而谱写了别具一格、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一部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就是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历史。

    (摘编自向玉乔《中国道德语言的价值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道德语言是只由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道德语言,自成体系、具有民族特色。

    B.中国道德语言是中华民族伦理价值诉求的汉语表达系统。在汉语表达的意义体系中,其主要功能是表达伦理意义。

    C.在传统社会生活中,人们高度重视伦理和道德,却忽视政治、宗教、文艺生活。

    D.中国道德文化对中国道德语言发挥着建构作用,其中道德文化是形式,道德语言是内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多个角度论证中国道德语言对中国道德文化强有力的建构作用,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B.文章首段对中国道德语言对全民发挥的作用作了总结性概括,并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C.文章第二、三自然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来论证中国道德语言反映中国传统社会作为伦理型社会的现实这一观点。

    D.文章最后两段主要论证中国道德语言和中国道德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作者看来,道德语言和道德文化同等重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很多汉字具有伦理意义。如“德”字蕴含着要求人们以德求得或以得拥德的伦理意涵;“忠”字的伦理要义是“忠心”或“心忠”。

    B.道德文化提供的具体内容是道德语言产生的前提条件,同样,没有道德语言的建构作用,道德文化只能处于被遮蔽的状态。

    C.中国道德语言之所以是具有巨大魅力的观念形态,这是因为它的表达形式是特别具有解释力、说服力、感染力的道德语言。

    D.我们可以用优美的道德语言来表达我们向善、求善、行善的道德生活,从而谱写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一文中作者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的女子经过痛苦的反思后与负心的男子决绝的句子是“反是不思,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2)《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王安石借盘庚之事道出了自己的行事准则:三思而后行,确认正确,无怨无悔。

    (3)《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后,从胸中涌出无限哀怨。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运用《史记·鲁周公世家》的典故表达诗人殷切渴望贤才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比喻来哀叹人生的短暂以及人的渺小,又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对永恒的羡慕。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用高山打比方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

    (3)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4)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__________,恍惊起而长嗟。___________,失向来之烟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六国论》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唐朝统治者要吸取秦人灭亡的教训,勿使后人再为此哀叹。

    (4)写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战败张皇南逃的句子是_______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浔阳三题·湓浦竹

    白居易

    浔阳十月天,天气仍温燠。

    有霜不杀草,有风不落木。

    玄冥①气力薄,草木冬犹绿。

    谁肯湓浦头,回眼看修竹。

    其有顾盼者,持刀斩且束。

    剖劈青琅玕②,家家盖墙屋。

    吾闻汾晋间,竹少重如玉。

    胡为取轻贱,生此西江曲。

    【注】①玄冥:冬神。②琅玕:竹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浔阳十月天,天气仍温燠”,从地点、季节和天气特征等方面交代了湓浦竹的生长环境。

    B.第三到六句紧承前文,写初冬虽有风霜,但草未凋零,树未落叶,为下文写湓浦竹的境遇作了铺垫。

    C.最后四句,先宕开一笔写汾晋之地的竹子,后反问湓浦之竹,抒发了对湓浦竹受到不公待遇的慨叹。

    D.本诗和《琵琶行》中的“黄芦苦竹绕宅生”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创作手法,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2】本诗和《琵琶行》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湓浦竹寄寓了诗人什么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樊哙曰: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寿,向尊长敬酒或馈赠礼物,以恭祝其寿辰。

    B.细说,小人的谗言。

    C.杯杓,酒杯和杓子,文中借指饮酒。

    D.足下,古代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上的座次尊卑有序:项羽坐西面东,最为尊贵;范增坐北面南,次之;刘邦坐南朝北,位次低卑。

    B.范增暗中指示项庄,以为刘邦舞剑为名伺机击杀刘邦,因项伯用身体遮护刘邦,项庄未能成功。

    C.樊哙闯入营帐,怒斥项羽背信弃义,违背自己当初定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约定,项羽对此无言以对。

    D.刘邦不辞而别,张良以其酒醉为由致歉,并敬献白璧、玉斗,范增愤怒击碎玉斗,感叹项羽错失良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5】刘邦能够从暗藏杀机的鸿门宴成功脱身的原因是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作文

    幸福是一个万花筒,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幸福观。幸福其实很简单:身边的一缕清风,窗外的一弯明月,朋友的一声问候,家人的平安幸福等。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它不在远方,就在你身边。

    要求: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以“身边的幸福”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