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B.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距关,毋内诸侯
2、下列对课文中的句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 ——这一问句激励所有的革命者应该保持革命的蓬勃朝气,做革命的中流砥柱。同时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示要像祖逖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的重任。
B.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悠长”“寂寥”象征当时社会现象的黑暗沉闷。这几句,以情而言,是独自彷徨、寂寥、愁怨;以景而言,是纸伞、雨巷、丁香、姑娘。此情此景,水乳交融,幻化为一体。
C.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再别康桥》)——“榆阴下的一潭”即拜伦潭,在康河上游,相传拜伦曾在那里游玩。在这里,诗人融情于景,将自己对祖国的留恋全部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D.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问句间接地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离开时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的无比疼爱。
3、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 ④若属皆且为所虏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⑥而今安在哉?
⑦此天子气也。 ⑧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A.①⑤⑦/②④/③⑧/⑥ B.①④/③⑥/②⑤/⑦⑧
C.①⑤⑦/③⑥⑧/② /④ D.①④⑦/③⑧/⑥ /② /⑤
4、下列句子,“而”的用法与“吾恂恂而起”的“而”相同的一组是:( )
A.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朋友的背叛、公司的破产、妻子的出走、家慈的谢世,这一连串打击几乎让他失去生活的勇气,但他还是成功走出了低谷。
B. 这两位回母校任教的校友,一个是我当年最喜欢的课代表,一个是昔日多才多艺的广播站站长,我一定会玉成他们的这段姻缘。
C. 我一直非常喜欢中国民族音乐,可是一直难以获得学习的机会,此次承蒙先生不弃,使我得以忝列门墙。
D. 城市的繁荣能从一个大型商场的状况看出来,我经常光顾的这家商场就充分体现了这个城市的经济现状。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外卖垃圾的危害不可小觑,送餐使用的塑料袋、塑料餐具等都属于塑料垃圾,大多均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这些塑料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通常直接焚烧或填埋,会给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可重复利用和可降解材料推广普及不够。目前,很多外卖平台出于成本考虑,使用的材料多是一次性、不可回收的,源头上导致了污染的产生;另一方面,塑料回收渠道不畅。塑料回收价格低、再资源化成本高,无论是垃圾回收企业,还是城市的“拾荒大军”,均对回收塑料制品没有兴趣。此外,回收难还与我国回收体系不完善有关。
(新华网《外卖垃圾渐成“围城”之势减少危害还要从源头入手》)
材料二:
三大网络外卖平台一次塑料餐具日均产生量(单位:个)
2014 年至2016 年我国废塑料回收情况
(数据来源: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
材料三:
每年约有800 万吨的塑料倾倒入海洋,中国的倾倒量大约占1/3。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到2025 年,海洋里每一条海鱼(按一条1千克来计算),就有330 克塑料萦绕在它生活的海域。到2050 年,塑料的重量将会超过这些海鱼自身的重量。曾经有一项研究表明,现在几乎所有的海洋物种的体内都有塑料污染物,包括地球上离人类最遥远的物种。这些塑料会带来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或者成为塑料微粒,积累在鱼类体内的、有致癌致畸风险的这些污染物会沿着食物链重新回到人类体内,最终带来各种疾病。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2004 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2010 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中国每年产生近10 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 亿吨,建设垃圾5 亿吨。
(2017.09.18《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
材料四:
塑料制品的回收其实是一个世界难题。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装得到回收,加上处理中的损耗,最终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
在调查中,很多餐饮企业老板都表示,使用塑料餐盒也是无奈之举。中餐食物多含汤水、油脂,使用塑料餐盒盛放更合适。虽然也有餐饮企业使用纸盒等包装,但大多数可降解餐盒并不适合中餐,因为容易渗水渗油,难以被消费者接受。除此以外,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上一些可降解餐盒大多也含有较高比例的不可降解塑料成分,其成本高于传统塑料餐盒,但在使用性能和环境友好型方面并无优势,既不能回收,在环境中破碎成片后反而更难处理。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普遍关注,一些外卖平台也认识到了外卖垃圾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有助于环保的行动。
2017 年4 月,饿了么推出新一代环保可降解塑料袋,目前正在全国范围推广。此外,饿了么还呼吁一次性餐具环保国家标准尽快出台,从原料、生产、使用到回收,对一次性餐具进行全链条监管,让企业有法可依,真正把环保落到实处。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则提出了“共享餐盒”的概念,“用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餐盒,比如不锈钢产品。对消费完的餐盒进行回收,消费者也不需要承担这个成本。”对于大量无人回收的发泡餐具,专家呼吁,建立起相应的补贴机制,鼓励对废弃塑料等再生资源进行回收。
(青年时报2017.09.15《激增的外卖垃圾该怎么处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在,外卖送餐使用的塑料袋、塑料餐具等塑料垃圾,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给环境带来很大危害。
B. 材料二中三大网络外卖平台一次性塑料餐具的日均产生量大得惊人,外卖背后带来的垃圾隐患引人深思。
C. 倒入海洋的塑料会带来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这些污染物会沿着食物链重新回到人类体内,最终带来各种疾病。
D. 材料三通过具体数字的对比,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如果不处理,将会毁灭下一代。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由于可重复利用和可降解材料推广普及不够和塑料回收渠道不畅等因素,塑料垃圾回收难。
B. 从材料二中我国废塑料回收情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塑料垃圾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成为再生资源。
C. 现在,越来越多的塑料垃圾开始倾倒入海洋,从而导致塑料的重量超过海鱼自身的重量。
D. 中餐食物多含汤水、油脂,使用塑料餐盒盛放更合适,这是我国外卖使用塑料餐盒过多的主要原因。
E. 市场上一些可降解餐盒因含有较高比例的可降解塑料成分,其成本高于传统塑料餐盒,不宜推广。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降低外卖垃圾的危害?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至死不悔追求美好德行的志向。
(3)《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五人墓碑记》中表明作者写作原因和目的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望见廉颇”“引车避匿”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3)《师说》中和《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语意一致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呦呦鹿鸣,_________________。 (《短歌行》曹操)
(2)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3)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 (《琵琶行》白居易)
(4)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
(5)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_______。 (《声声慢》李清照)
(6)_____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 (《劝学》荀子)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 (《师说》韩愈)
(8)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苏轼)
(9)及既上,_________________,明烛天南。 (《登泰山记》姚鼐)
(10)虎兕出于柙,_________________,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子路轻率地表明自己三年就可使一个内外交困的千乘之国“有勇知方”,其中表现内外交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水势浩荡,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恢弘的气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未曾给当朝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达诗人嫉恶如仇,不与群小同流合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明月作比,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揽求天下贤才的迫切心情。
(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翠屏口七首(其二)
周昂
地拥河山壮,营关剑甲重。
马牛来细路,灯火出寒松。
刁斗①方严夜,羔裘欲御冬。
可怜天设险,不入汉提封②。
[注]①刁斗,古代行军用具,白天用以烧饭,夜间击以报时警备。②汉提封,文中指金朝管辖的封疆。由于金军主帅无能,最终翠屏口落入蒙军之手,再不属于金朝版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用“拥”字写出翠屏口的地势险要,“剑甲”二字用了比喻手法,写出翠屏口戒备森严。
B.“灯火出寒松”一句写入夜之后,满山寒松下皆是部队宿营的灯火,含蓄地写出戍边的兵士之多。
C.诗的颈联描写刁斗“方”响起,将士们就“欲”穿上羔裘,“方”“欲”二字可见诗人的措词精工。
D.本诗在描写边塞生活的背后,暗含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诗人具有念及天下的广博胸怀。
【2】周昂主张诗文创作应“以意为主”,强调诗文创作要注重情感表达,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情感。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雾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峰,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衫万章①,夹路北转。洞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曰“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杆”,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知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溧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qiān)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平气易:心情和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厚斋严君治酒肴 治:准备,置办。
B. 繁卉被岩 被:覆盖。
C. 褰裳援萝 援:拉,拽。
D. 予故表而出之 表:表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组是
A. 而所游又皆佳士 而卒莫消长也
B. 同游者疲于跻攀 月出于东山之上
C. 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 则或咎其欲出者
D. 但溧之为州 来而记之者已少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
B. 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
C. 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
D. 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三句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 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岩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 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D. 本文虽属于游记,但从议论入笔,结尾又与开头呼应,揭示了主旨:中间两段详细记叙了游山的过程,内容充实,叙写生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是乐矣。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想写你的名字,
在蓝天碧海的沙滩。
一横是心疼,一竖是祝福,一点是思念,
可是我担心,海浪温柔的抚摸。
想写你的名字,
在冰清玉洁的雪地。
一钩是爱恋,一捺是牵挂,一撇是誓言,
可是我担心,阳光炙热的亲吻。
“你”可以是人,是我们的家人、老师和朋友,也可以是物,是一本书,是一座城市,是一个植物,你还有很多的内涵……请以“想写你的名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用规范字体书写;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