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爱国主义推动中华民族在顺境中顽强拼搏,在逆境中开拓创新,为独立解放和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始终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撑。
B. 我们知道澳大利亚四所私立大学在 11 月 5 号因破产而闭校,致使 2 700 多名外国留学生失学,其中也包括近千名左右的中国留学生。
C. 今天,《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则通讯,全面分析介绍滨海新区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新区建立统一行政机构、构建精简高效管理体制将带来的积极影响。
D. 困扰国内足坛多年,已成为阻碍中国足球健康发展“毒瘤”的假球赌球,终于因司法介入而突破了以往行业管理的局限,被人们期待能有“实质性进展”。
2、(题文)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树之以桑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 序八州而朝同列 D.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无能为也已 B.共其乏困
C.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D.朝济而夕设版焉
4、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迁:贬官,降职。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
B.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引申至举步、迈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C.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昌黎,称陶渊明为五柳先生,分别是以官职、籍贯、号来称呼人。
D.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佩插茱萸、用艾叶驱五毒以防疫祛病等习俗。
5、下列各项不能完全构成反义词的一项是( )
A.灿烂--暗淡 凋零--盛开 模糊--清晰
B.忘记--想起 庄重--轻浮 热情--冷淡
C.酷热--冷酷 抽象--具体 细腻--粗糙
D.繁华一萧条 热闹--宁静 隐蔽--暴露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堡
陈盛
迈克老爹的房子足足有四层之高,整个松树谷小镇找不到一个可以跟它比肩的建筑,因此我美其名曰城堡。
房子里保留着20世纪荷兰的一些经典装饰。为此,迈克老爹总是毫不掩饰自己尊贵的出身。他对经过城堡的人说:“看吧,你家屋顶上有巨大的辛格窗吗?”
事实上,城堡基本没有得到过修葺,东面因为受潮,墙体开裂并长满了青苔。迈克老爹一家人在城堡里进进出出的,有时候我就担心,这座古老的建筑,能否承载得起生命之重。
这不,还有迈克老爹呢!
“笃笃……赫赫……”
城堡跟我的酒店仅仅隔着一条马路。我时常看到迈克老爹在这座城堡底下的一块空旷处砍柴,他佝偻着身子,灌一口酒,一个树桩就被劈开了。松树谷四周有数不尽的葡萄农场,因此迈克老爹有砍不尽的树桩。
就是这样,萝拉还是窝着一肚子气。她逢人就说:要不是听说迈克继承了巨额遗产,我会带着杰克嫁给一个糟老头?然后住在这个又老又破的房子里?
杰克是萝拉带来的儿子,成天从街头走到街尾,再从街尾走到街头,结果成了松树谷有名的“逛鬼”。
有一次杰克因为打架而被逮捕,迈克老爹花钱将他保释出来后,对他进行生平第一次的训斥。“如果再有一次,我就用斧头将你的脑袋砍下来。”说完,迈克老爹叹了口气,“你要是流着我们荷兰人的血液,就会珍惜我们尊贵的身份了……”
迈克老爹的话触到萝拉的痛处,因此招来萝拉母子疯狂的报复。三个人扭成一团,要不是城堡又窄又陡的楼梯间容不下两个人,迈克老爹就会被他们撕碎。
从此城堡的国王变成男仆。
“笃笃……赫赫……”
时值冬季,迈克老爹显得异常忙碌,夜里还要继续劈柴。城堡底下的空旷处早已经不再空旷了,袋装的木柴横三竖二地垒成一堆堆。
也只有在冬季,我才能看到布兰顿,他是迈克老爹与前妻生的孩子。冬天的松树谷失去了生机,农场一片萧条,这样的情况要持续一两个月。布兰顿只好回到城堡,坐等春天的到来。
流着荷兰的血的人回来了!萝拉因此感到焦虑,她怕母子俩最后就连这个破房子也继承不了。她到迈克老爹跟前抱怨,家里本来就不宽裕,这不,又添了一张嘴。迈克老爹因此不得不再次作出妥协。
有一天,迈克老爹来到我的酒店,我递过去一个五升的桶装酒,他反常地要求换成一升装的。看到我的异样的眼神,迈克老爹急急地走了:“布兰顿回来了,不让喝,伤身子。”
可是,迈克老爹没走多远,又折了回来。
“老板,你既然卖酒,为什么不试试……进一批木柴?”
我不知道迈克老爹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在冬天,我们都喜欢把木柴烧成炭来取暖,然后把木炭烧得火红火红的,把一块块牛排放在上面烧烤。”迈克老爹举起手中的桶装酒,咂咂嘴,“这时候就可以打开这桶美酒。”
我怀疑迈克老爹的用意,他跟我说过,等他攒够了钱,他就把城堡修复一番。他说那是荷兰裔祖父留给他的城堡。
我想,我小小一个酒店,是不足以支撑起迈克老爹这么一个伟大的理想的。可是,当我看到理想被一桶桶劣质酒延续的时候,我又妥协了。
第二天,布兰顿送来一百袋的木柴。布兰顿有着迈克老爹那般略别于当地人的宽尖脸,不怎么说话。他像迈克老爹那样,将木柴横三竖二地码得整整齐齐的。
一周后,迈克老爹的提议开始见效了,我最少也得请他吃一次烤肉。后来我选择给迈克老爹的桶装酒打折,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最体面的一个回馈。不出意外,迈克老爹乐呵呵地接纳了。
位处南半球的开普敦,在冬天不是刮风就是下雨。七月份的一场风雨,甚至绵延了整整一个多月。恶劣的天气,惊醒了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我敢说,松树谷的窃贼几乎是倾巢而出。沿街的商铺无一例外地在夜里陆续被盗。
听说有人在“脸书”上发起号召,要让所有海外商人滚出南非去,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失去工作。萝拉母子便积极响应,这样子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将流淌着荷兰血液的人赶出城堡。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心里暗暗叫苦。
一天早上,我正愁眉不展,“逛鬼”杰克嚷嚷着要买酒,他的身后是一群“逛鬼”。我惊恐地将他们悉数驱赶了出去。
“老板,你不要担心,他们的店铺被盗,但是他们未必敢来你的酒店。”
迈克老爹冒雨前来买酒,我习惯性地提了一桶一升装的,迈克老爹却一把推还给我,他告诉我,布兰顿不让喝,担心他的身子。
我愣了一下,突然想起什么,问道:“迈克老爹,我的木柴呢?”
酒店的木柴早就脱销了,如果迈克老爹再不送来木柴,我只好更换进货渠道了。迈克老爹无奈地说:“雨天没法作业,木柴也让雨水打湿了。”
这时候,酒店门口又有三三两两的“逛鬼”在交头接耳。
迈克老爹转身出门,很快又走了进来,这时候,他的手中多了一把斧头。他朗声道:“这把斧头砍掉无数的木桩,也可以砍掉无耻的头颅。”
迈克老爹的话让我感动,只是,这场风雨很快就要淹没松树谷小镇的一切了!
“笃笃……赫赫……”
第二天拂晓,这种久违的声音在城堡下响起。天气意外地放晴了,原野也开始泛绿了。几天后,松树谷农场陆陆续续出现了工人的身影。
我想,我们都等到了春天的到来。
(选自《台港文学选刊》2020年第6期,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围绕“城堡”的衰败和准备修葺展开情节,将迈克老爹一家人的生活穿插其中,凸显了平凡人的美好心灵。
B.只要有梦想,人活着就有自己的价值,迈克老爹心存梦想并为之奋斗的经历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小说主题深刻。
C.布兰顿勤劳朴实,杰克不守法律,小说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两位年轻人不同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D.小说以“我想,我们都等到了春天的到来”结尾显得含意隽永,运用心理描写细腻地表现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描写“我”的内心世界,突出了“我”对迈克老爹建议酒店营销木材的疑惑。
B.上承迈克老爹的建议,下启酒店营销木材的情节,使小说的结构显得自然圆润。
C.将“我”的疑惑与迈克老爹的建议进行对比,写出迈克老爹在穷困中的智慧和抗争。
D.把迈克老爹的建议比作“葫芦里卖的药”,形象地说明了迈克老爹行动的诡秘。
【3】小说结尾描写了酒店门口“逛鬼”在交头接耳,迈克老爹转身出门,他的手中多了一把斧头。这样写暗示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4】“笃笃……赫赫……”一句单独成段并三次出现,这样安排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 (《诗经·氓》)
(2)月明星稀,________。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
(3)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 (《赤壁赋》)
(4)仰观宇宙之大,___ ,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5)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离骚》)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 。”
(3)像我一样,像我地 , , , 。(戴望舒《雨巷》)
10、补出下列诗文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清倒影,_______________,悬泉瀑布。
(4)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6)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白处。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巧妙地写出了康河畔柳树的姿态之美。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 (《雨巷》)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青溪口送人归岳州
刘长卿
洞庭何处雁南飞,江菱苍苍客去稀。
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
黄花泡①露开沙岸,白鸟衔鱼上钓矾。
歧路相逢无可赠,老年空有泪沾衣。
(注)①渑:沾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虽为送别诗,但在表达别离的伤感之外,又夹杂着诗人个人命运的慨叹。
B.“江菱苍苍客去带”中,“去”字写出友人离开的动作,“稀”字则写出送行人之少。
C.诗中“雁”“江菱”“黄花”“白鸟”等意象的层层叠加,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D.颈联转向描述青溪口,看似明丽灵动的秋景中,蕴藏着诗人别离后的孤独与伤感。
【2】这首诗的颔联广受后人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贏滕履踽,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横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劝学》)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不行:没有得到施行
B.受相印 受:接受
C.未烦一兵 烦:劳烦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神明:非凡的智慧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B.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C.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D.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B.约从:邀约合纵。战国时齐楚赵等国联合抗秦称“合纵”,可引申为缔结盟约。
C.廊庙:廊,指殿下屋;庙,指太庙。文中的“廊庙”指供奉君王先祖的太庙。
D.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文中用于形容极短的距离。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秦游说秦国失败,资财耗尽,狼狈回家,回家后被家人轻视,从此发奋苦读。
B.苏秦苦读《阴符》,一年后学有所成,认为自己堪称当世的君子,后来成功游说了赵王。
C.苏秦受到赵王重用,行合纵离横的策略,团结了“山东之国”,也大大提高了赵国的地位。
D.苏秦苦读乃至以锥刺股,终有所成,印证了《劝学》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观点。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4、想象思维就是依据经验,加工、重组或改造出新的形象或场景的思维方式。在写作中我们常常会运用想象思维来描绘某个场景,比如下面一段文字:
仔细想了想,或许确实有过那么一两回吧。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比如某个刚下火车的凌晨——
睡眼惺忪,满脸疲惫的你,不情愿地背着包,拖着灌铅的腿,被人流推搡着,在昏黄的路灯陪衬下,涌向出站口。踩上站前广场的那一刻,一束极细的猩红的浮光忽然鱼鳍般游来,吹在你脸上——你倏的意识到:日出了!
(摘自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
请以“孤帆远影碧空尽”为主题写一段文字。要求(1)所写文字能运用这种思维方式;(2)主题突出,文意完整;(3)字数为50-80字(含标点符号)。